浅论电教化教学在中学美术课堂的优势

2018-09-10 10:27任俊杰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作用

任俊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教化教学已经逐渐进入课堂。在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对于美术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本文对电化教育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作用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电教化 美术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46-01

新课改下,美术教学更加充分地切合了人文主义精神,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思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使学生的思维、意识、个性、技能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这方便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下中学美术课堂的需要,而电教化教学方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它可以突破多重时空局限,激发学生感官,把课堂效益最大化。

1 电教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喜欢一堂课,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其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传统的美术课堂,老师往往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在现行的中学美术教材知识涉及面十分广泛,学生对很多东西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教师对枯燥的知识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则可以利用丰富资源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任何需要的情景展现给学生,通过情景交融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春》这一课是一堂典型的名画欣赏课,其中还涉及到文艺复兴的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如果以单纯的讲述,学生很难感受到盎然的春意中蕴含着的人文主义精神。于是在教学本课时,笔者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各种手段,将画面中的场景人物进行分割、局部放大,让学生清楚真切的感受到每一处细节,每人的体态服饰和表情,让人从画中“走”出来。在解析画作品的时候,笔者巧妙利用声音媒体,以舒曼第一交响曲作为背景,应情应景、图声交融,将学生情绪带入画中。最后通过动态的变化将分割的局部重组整体,形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强烈地激发了学生对这一时期画作的探寻。在拓展环节笔者引导展示了《西斯廷圣母》《蒙拉丽莎》等画作,阐明了作品人文主义思想,学生恍然大悟。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了课堂本身的精彩程度,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电教化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电教化教学可以营造情境,将枯燥的知识原理动态化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手段将知识更加深入地植于学生的脑海。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放电影”的方式将教学过程闪现,还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大胆设想,将同样的原理和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上,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电教化的直观动态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储存和思维的发散延伸。比如,在教学《色彩与生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画面的变化来区分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让学生了解到色彩的三个要素。利用图片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哪几种色才是三原色,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将原色色彩重叠调会有什么效果?这些在操作在多媒体设备上很容易反映出来,特别是不同的色彩混调之后出现新的色彩这一动态的变化很容易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在今后遇到色彩调配问题,学生脑海中就会出现教师展示的色彩混合这一动态变化,做到情景再现、举一反三,对于平时不常见的色彩,学生亦可根据调色原理,大胆创作想象,锻炼思维。

3 电教化教学可以扩大课堂容量,提供丰富的课堂资源

美术的世界浩瀚无垠,课本所反映的内容仅仅是冰山一角,美术跟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之中处处蕴含着美。要上好一节美术课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为教学资源的扩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可以随时准确无误地提供知识链接,而且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及时补充教学资源,扩大和丰富课堂的容量,使得整个课堂更加充实、高效。例如,在教学《如何欣赏建筑艺术》一课时,教材上主要剖析的例子是天坛祈年殿,由于篇幅限制之后在每一方面所举实例略显单薄。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经典的建筑可供赏析,比如,具有象征意义的德国勃兰登堡门;功能与空间堪称经典的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造型精密结构严谨的应县辽朝木塔,这些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实际展示本地典型建筑,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4 电教化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突破重点、难点

电教化教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把书本上有些具体难以操作的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出来,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有的知识点,仅靠教师语言描述,难以让学生理解,显得苍白无力,对于这些问题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运用多媒体则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突破思维。例如,人美版八年级上期美术教材第10课《布置理想家居》,在导入此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的家居设计场景及风格,使学生对家居的风格、色彩、区域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这一课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布置居室,培养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本课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展开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手段,利用相关3D软件营造不同风格的家居情景,切换主题色彩,调整家具大小,自由组合家具,变换家具位置,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设计之中色彩失调、风格不搭、摆放杂乱、空间不合理等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思维和意识,如此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就突破了重难点。在进行作业的时候,教师可将相关素材资源和软件发到学生的电脑之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来设计布置理想的家具,然后挑出典型作品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审美意识,完美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在现代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电教化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思维把现代教育技术用活用好,利用电教化手段搭建中学美术教学的新平台,做到技术与艺术的真正结合,把中学美术课堂变为灵动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影.立足电化教学手段,丰富美术教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3(34).

[2] 王超.运用电教媒体搭建美术教学的桥梁[J].好家长,2015(4).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作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