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春
摘 要:学者马飞龙在研究教学理论时提出了变异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要在明确所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后才能对有关内容进行区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重该变异理论,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的关键属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语言规律。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变异理论 修改病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00-01
修改病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初中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然而在表达时还是会有病句出现,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引入变异理论指导学生修改病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分类整理,对症下药
根据变异理论可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键点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错句进行分类,总结出每一种不同类别的错句的关键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建议,这能让学生快速把握住修改病句中的关键问题。
在学习《繁星》时,有学生提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这句句子是否出现了语义重复的问题呢?‘密密麻麻的意思已经暗示了‘繁星,两者重复。”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说其他同类句子,并加以总结,讨论要如何避免出现语义重复的问题。有学生提出:“要避免语义重复的问题,就要看看修饰词和中心詞之间是否出现语义上的重复,如‘青年,本身就有年纪轻的意思,所以在提到‘青年时不用再特别说‘年轻的青年。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则是语义重复了。”除了语义重复方面的病句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其他方面的病句,对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若干句子。“门一关,就能阻止外人不再进来”;“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水不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些句子都有多个否定词,也正是由于否定词的存在,造成其语义重复而出现病句。在分类辨析之后能帮助学生尝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一切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的落脚点都是学生。学者程红兵提出教学要源于学生,所有教学内容的起点都要来自学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病句时也要以学生的错误或其发现为起点,对其进行总结,并在复习课中将这些内容反馈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此过程中获益,这样才能不仅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2 攻辩质疑,提炼属性
在学生搞清楚什么是错误的句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属性,这能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提炼好的相关属性,不要用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
在学习《画山绣水》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某些句子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如“不是不吞,是它脖子上套了个环儿,吞不下去”,这句句子中有多个“不”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它到底吞了没有,有没有吞下去?”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分析带有否定词的句子,搞清楚什么叫做双重否定,要如何才能正确地造出一句双重否定的句子。学生在总结后得出了双重否定句的属性特点,认为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其意思比肯定句更加强烈,能增强肯定句的效果。在分析双重否定句时学生还尝试总结了双重否定句的句型特点,一种是用两个“不”组合在一起,形成双重否定句,如,《画山绣水》课文中的“不是不吞”就是其中的例子;另一种是用一个否定副词代替“不”,如“没有理由不去”,这里用“没有”代替了“不”,同样表达了双重否定的意思。
在组织学生提炼属性时,教师可以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树立学生正确的认识。在讨论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正确的,同时也对错误的产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再次表达时便会有意识地避免发生同类型的错误。
3 多重变型,提升能力
变异理论认为在学生明确所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后,还要经过多重变型才能提高认识。在变型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明确地注意到该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在组织学生复习修改病句时,教师也要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如下句子,如:“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越……越……”这个句型。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几个同样运用了该句型,但是在语义上却有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尝试总结该句型的正确变体,提升其学习能力。如有学生在总结后提出,这种句型有前为动词,后为形容词的用法,这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如“越想越懊恼”;又如前为形容词,后为动词的用法,如“挫折越多越会珍惜”,又如课文中的例句也是这种句型;还有前后都是动词的用法,如“越看越像”。此时有学生提出:“这种句型是否只能在空格处填入形容词或者动词,否则就是错误的句型。”又有学生提出了范例,认为前后中可以有一个地方填入名词,如“越看越女人”、“越职业越好”,虽然此类句子不是很多,但也是确实存在的。在探讨变体的过程中,学生对“越……越……”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者马彦明在研究变异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时提出,在指导学生修改病句时,教师不仅要展示原型句,还要展示各种变体句,引导学生在原型与变体中展开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认识,掌握规律。
总之,修改病句是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抓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着力点,巧妙施策。同时,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修改病句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共性和差异性,不仅让学生总结病句的类型,判断其属性特点,同时还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变体中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