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东
摘要:科技发展,经济腾飞,社会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在于养创新人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探索、去研究、去创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新
引言
创新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兴趣,二是闲暇。兴趣是保持学习不衰的原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引发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需要将学习内容裹上“糖衣”,这个“糖衣”就是教学情境。情境因内容而有意义,内容因情境而充满生气。闲暇是指探究时间和空间要充分,探究的方式方法要自主,学生有了“闲暇”,就会展开联想的翅膀,放飞自由的想象,创新的火苗才会燃烧起来,创新的思维才会迸发出来。
一、加强直观教学,创设乐学情境,在操作实践中培育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多媒体的无穷魅力,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从而调动情感,激发想象,促进思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具的演示功能和学具的助学功能,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和观察思考来提高学习兴趣,萌发创新意识。
1.课件激趣,萌动创新
在学习“行程问题”时,可以用电脑设计动画,把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相遇、相距等不同的运动状态直观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解决行程问题的方法;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可通过电脑对各种图形的动画进行分割,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对“平均分”的理解(平均分是最公正、最合理、最美好的分割);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对图形加以分解、拼合、动画绘制、切割变形、翻转、平移,再加上色彩、配音,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效果。
2.教具助学,启迪创新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可充分发挥教学具的助学作用,先出示两行圆片,第一行贴4个,第二行贴8个,然后提问:“第二行里有几个4?”因为有2个4,所以第二行的圆片数是第一行的2倍。接着提出:“如果要使第二行圆片数是第一行的3倍,又该怎么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带着兴奋的心情,利用学具边思考边摆放。在这基础上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他的摆法:在第二行后面摆了4个圆片。同学们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我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纷纷摆弄起学具来。一位男生提出疑问:“老师,可不可以这样……”我请他上台演示自己的想法,只见他迅速将第一行的一个圆片移到第二行的末端,再将9个圆片平分三份摆放。(见下图)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我也由衷地为他高兴。在他的启发下,同学们也想出了许多方法。
二、实施开放教学,注重数学思考,在多元学习中培育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之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实践、去创新。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敢于创新
在教学“圆锥体的认识”时,先要求学生带着思考走进学习内容,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上再请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走向同学。结果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有的说:“老师,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不会是扇形?”有的异想天开:“如果沿着高把圆锥一分为二,切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经过分析探讨,同学们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更让我始料不及,有位同学问:“老师,等底等高是唯一条件吗?可不可以在不是等底等高的情况下使得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呢?”(见图1)另一位同学问:“老师,怎样的圆锥体能和圆柱的体积相等呢?”我没有及时回答,而是请他们自行解决。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研究中,最后依据公式“V=1/3sh”想出了许多策略,争先恐后地说:“等底等高不是唯一的条件,可以把圆锥的底面积扩大2倍,高縮小2倍,其结果不会改变。”(见图2)“要使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可以将圆柱的底或高缩小3倍就行了。”“还可以将圆锥的底或高扩大3倍。”……这正是自主学习、积极探求、敢于创造的真实体现。
2.合作学习,广泛交流,勇于创新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出示一个没有任何数量条件的平行四边形(人手一份作业纸),要求学生计算出面积。一开始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个个不知所措。就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时候,我让他们分组讨论,看谁有高招。有的拿出尺子量了起来,还有的画出了它的高。计算时,一部分同学用两条邻边的长度相乘,理由是长、正方形的面积就是两条邻边相乘的;另一部分同学用底和高相乘,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可以拉动的长方形框架,拉动对角使之变成平行四边形,(见图3)引导学生发现邻边长度不变面积却逐渐缩小,显然用邻边相乘求面积有误,最后利用教具演示,使同学们明白了“底乘高”的道理。
3.开放学习,启迪思维,善于创新
开放性练习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创新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学开放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多向性和挑战性,能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设计练习时既可以考虑条件开放,也可以考虑策略开放,既可以考虑问题开放,也可以考虑结论开放。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流畅性,我请同学们连续不断地说出生活中与“7”有关的事物(7色花、7色光、7个小矮人、7仙女、7星瓢虫、一星期7天、北斗7星、电话号码7位数……);说出商和除数都是9的除法算式(□÷9=9……□);说出圆柱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易拉罐、铅笔、钢管、爸爸的烟卷、妈妈的针线……);说出体育运动中的“球”等等,同学们如数家珍。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变通性,我请同学们用1,2,3,6,7,8中的四个数组成两位数使它的和是99,通过讨论同学们很快根据1+8=2+7=3+6=9,想出了只要把每组数中两个数同时作为十位数或个位数即可,于是写出12+87,21+78,71+28,17+82……共12个算式。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请同学把体格长方形平均分成四等份,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了多种多样的分解图案。
三、坚持质疑问难,努力激发想象,在尝试探索中培育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精心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爱上创造,学会创造。
1.引发生疑,诱导创新
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引发疑问:“请同学们高高举起你们的双手,它能编出乘法口诀,你们相信吗?”学生瞪圆了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伸出小手,左看看右瞧瞧,如堕雾里。当我向他们说明如何用双手表示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以后,同学们豁然开朗,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模仿起来。接下来的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正当他们露出得意的神色时,我又紧追不舍地问道:“誰能发现口诀中隐藏的秘密?”同学们由好奇转向探索,终于发现“乘积的个位数字递减,十位数字递增,且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得9”的规律。原本以为可以到此结束,不料又有一位“智多星”向我提出了“用几乘9,积就比几十少几,如9×3=27=30-3。”他的这一发现迎来了阵阵掌声,学生奇思妙想、标新立异的个性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张扬。
2.激发想象,培育创新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7”像什么?“8”像什么?一块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几块?一个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会剩下几个角呢?在操场上,20名同学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画出一个圆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描述“18-9”吗?由甲、乙两数的比是4∶5,你能想到些什么?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思想”,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图中大圆的周长与两个小圆的周长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如左图)通常同学们需要通过对数量关系进行计算才能理解大圆的周长等于它所含的两个相等的小圆周长之和,但是在没有提供数量的情况下,又如何判断出它们之间的长度关系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若左边的小圆逐渐变大,挤压右边的小圆(如右图)直到右边的小圆消失,通过这样的动态想象,小圆的周长转化成了大圆的周长。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圆的周长等于其所含的两个小圆(可大可小)的周长之和。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努力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以境育情,融情入境,把数学生活化,把学习情境化,努力为学生营造一方有知识、有思想、有情趣、有创造的学习乐园,就一定能够培育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健.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4(26).
[3]李如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4]叶艳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
[5]薛志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探析[J].创新人才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