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英
(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模糊一些,这是语文教学界的共识。这种模糊性在诗歌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目标模糊,所以学生在看诗歌时不知道应该看什么,无法深入品味诗歌的美妙,继而心生倦怠;老师在教诗歌时也不知道应该教什么,更无法将诗歌赏析的内容讲得比诗歌更美妙,因而心生惧怕。那么,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多一点体悟?笔者以为,老师不妨让学生在读诗中读出点问题、读出点悬念来,即使问题是用多种方案解决甚或不解决,学生也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在笔者看来,诗歌不是为了给我们确定的知识和收获,而是要给我们不确定的想象和回味。所以,诗歌教学能否以引起思考、提出问题或者说引起想象留下悬念为目的呢?能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来引起阅读兴趣呢?
人教版必修1中选用了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让很多读者都能读出一种朦胧美,还有一种说不清的忧伤,丁香般的姑娘凄婉迷茫地留在了记忆里。仅此而已吗?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为何要说“像我一样”且有意重复?诗人希望遇到一个和自己心意相通的姑娘,未曾谋面的人预先就惺惺相惜,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但是,如果让“彷徨”“寂寥”的“我”遇到一个可爱、天真、满面笑容的姑娘,岂不更能安慰“我”?或者,让我遇到一个像我一样渴望爱情的姑娘,是否更符合常规思维呢?不,作者坚决地否定了俗世或者说大家都能想到的普通思路。这就是反常之处。那我们不妨追问一句:诗人为何要渴望遇到一个“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像我一样”的女子?
课堂上,如果我们追问至此,那些轻松跳过此段的眼光必定会为此停留徘徊,这个时候咀嚼探索的过程就有可能产生了。有了此段的疑问,再引导学生了解背景,了解作者此时孤独的心境,才有真正的作用。经历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且被通缉的作者躲在好友家里应该是疑惑且茫然的,是无法理解那些变故的。作为一个进步诗人,他无法简单地接受这些变故,更不能置之不理。但“冷漠”又是必须的态度,因为自己已经在通缉之中,所以躲在“凄清”的小楼里独自“惆怅”也就成了必然。这样我们就从诗歌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作者。
另外,诗人还给了其他暗示。渴望遇见,那就让相遇成就一段浪漫的邂逅吧!不。诗人的笔再次出人意料: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两个惆怅的人,一场凄清的雨,一条悠长的雨巷,两把油纸伞,彷徨着,相遇了。天空是不是要开出美丽的彩虹?世界是否可以从凄清里转出温馨?是否可以从惆怅里生出些许幸福或快乐?没有。诗人让丁香般的姑娘“远了,远了”,一路消散了她的芬芳,她的气息,甚至她太息的眼光。为何?如果渴望爱情,让我们看到一场美好的相遇岂不最理所当然?
于反常处多一句追问,学生的眼前就会多一条纵深阅读的道路。不管他们怎么想,怎么探索,也不管他们能想到什么,能探索得多么深入,只要他们愿意停下来咀嚼,我们的目的——在文字里发现美,发现乐趣——就达到了。由此,语文素养也就有了提高的可能。
爱情主题也好,诗人内心孤独的倾诉也罢,或者是其他主题的观点,在这首诗里都不影响我们的探究,探究的结果也可以因人而异。但是,老师课堂上的引导都可以依据同样一个出口:提出问题,涵泳思考。
反常处易见问题,常规处难见思考。诗歌教学中的提问不仅可以从反常处提出,还可以从常规处深入。
《氓》是人教版必修2中的第一首诗,歌咏一个普通的女子在遇到一个始乱终弃的男子时那种绝对不普通的冷静与决绝。“氓”从春秋时期走来,从时间上来看,他古老且陌生。可是,认真品味后我们又会发现,他是如此的新鲜和熟悉。清除了基本的字词障碍后,学生肯定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情节:一对男女相恋,婚后女子发现男子用情不专,最后年老色衰的女子被休或是主动地自请回家,二人分手了。这是古往今来最常见的悲情故事,就情节而言,学生感觉很熟悉、很简单了。但是,《诗经》成为经典并不仅仅是因为这点情节,让我们从常规无疑处挑一个小点来追问一下看看。
诗歌第一节言“匪我愆期”,“愆”者,超过,延误也;“期”者,预定的时间、期限也。意即:不是我延误期限。既然提到“期”,可见之前有约定婚期。希望按这个时间结婚,但为什么会“愆期”?“子无良媒”。有译文将此句译为“你无媒人失礼仪。”果真是没有媒人吗?若无媒人,是不是应该说“子无媒”,何苦多一“良”字?“良”者,好也,是媒人的修饰语,若讲究直译,则该是“你没有好媒人”。可见,男女主人公本来是想走常规的“媒妁之言”的婚姻道路,但是请的媒人不够好,才导致了约定期限被延误。那么,可不可以追问一下:何谓好媒人?请媒当然要尊称其为“良媒”,这应该是一处极其常规的表述。但是似乎没这么简单。
能促成婚事的当然是良媒,反之则不是。那么“氓”的媒人为何失败?一般父母不同意婚事的原因基本都在物质基础、社会地位、个人素质等方面,对此本诗有没有交代呢?“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一出场就抱着“布”,而女主人公家出场时就是“丝”,从布与丝的贵重与否中我们应该可以想到男子家经济应该是比较困难的,后文“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也验证了这一点。也许这就是女方家长反对的一条理由。但经济状况似乎也不应该是“良媒”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良媒也不可能将男方的经济条件给说上去,所以此条理由并不充分。那会不会是女方家庭社会地位高于男方家庭呢?诗歌中没有一个字的交代,何况“良媒”也不能解决已经出现的地位不对等现象,故此种猜测可以废弃。再来看个人素质也就是个人能力和人品德行方面,我们可否大胆地猜想一下,是不是因为男方的为人有问题,这种软性条件当然就要靠“良媒”的一张嘴了。“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告诉我们,男女主人公在少年时就相识了,而且就有交往了,这就透露出二人的居住地应该相距不远,女方家长可能对男子的为人有所了解,而这对于男子而言,这种情况下务必要“良媒”来给他增色才有可能求亲成功。
另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一条呼应性的信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意即兄弟不知道我的情况,嘲笑我。按照常理来说,家中的姐妹婚姻失败返回娘家,关心姐妹的人是不是应该报以同情?不关心的甚至怕姐妹成为自己累赘的人是不是应该生气?可是这里不是这样,他们是“咥”,是嘲笑。他们嘲笑什么?是不是嘲笑当时预言这个男子用情不专,一定会导致分手的下场成真了?
到此情况就比较明显了,男子婚后的恶行并不是婚后才有的,而是婚前就有预兆的;女子的悲剧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一个字就能让我们联系到现实,就能让我们想象到当时的情景,这是多么高超而又简洁的用笔啊!而这份高超和简洁必须经过深入追问才能感觉到。
诗歌犹如盖着婚纱的新娘,若隐若现间透露着美丽;犹如雾中花,即使看不清,远远地也能闻到似有似无的香味。那种美妙的感觉总是来得模糊而又不可言传。正因为如此,就让我们用一个个似花茎的小问题带领学生细细探究吧。“细嚼花须味亦长”,诗歌的茎须越嚼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