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思想新体制

2018-09-10 19:57:02高尚全
全球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祖宗商品经济体制

摘要: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推动了整个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闭关锁国转向全球全方位开放;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社会的五大转变,国家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改革40年来最成功的经验是解放思想,40年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新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新体制只能在实践中才能构建好,要靠实践中群众和基层的创造与完善。改革是创新,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也可以说,也可以做。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并无必然联系,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建设民富国强的新中国。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新思想新体制

作者简介: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推动了整个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闭关锁国转向全球全方位开放;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社会的五大转变,国家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的改革历程与经验值得很好的总结。

一、40年来改革成功的经验是不断解放思想

中国改革40年来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解放思想。正因为解放了思想,才能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所以可以说,40年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新的思想,是经过全党全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是经过并总结了长期实践的经验得出来的。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名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40年的改革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障碍,这个障碍主要是思想理论的障碍,例如姓资和姓社的争论;姓公姓私的争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国家投资是社会主义,私人民间投资是资本主义等等。改革初期,有人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不能说,更不能做。改革冲破了这些思想理论的障碍,但改革是无止境的,思想解放也是无止境的。不久前网上有一篇文章说,“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就是消灭私有制。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没有消灭私有制,而且大大发展了私有制,中国的路走错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那篇文章甚至号召:“在私有企业里面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向资本家夺权,推翻剥削制度。”还有一些人以本本为依据,狠批所谓私有化,说国务院36条是私有化,国有经济比重下降是私有化,物权法也是私有化。是不是私有化?笔者认为私有化的帽子不能乱扣,否则会严重影响改革进程。国资委的领导讲了,我们国有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44万亿元了。这144万亿元在我国经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私有化了,那还有必要成立国资委吗?还能起那么大的作用吗?所以说我们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私有化,而是实践提出了要求,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定要坚持这个思想。我们要敬仰老祖宗,但是老祖宗处在什么时代?是100多年前的时代,那时还没有电灯,他如果能够看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看到物联网,看到云计算,看到人工智能,他一定高兴的不得了。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那个时代,我们要不断创新,要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才能跟着时代的步伐向前推进。改革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仍然要不断解放思想。

二、新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个新思想怎么形成的?应该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001年在深圳召开了一个高级顾问会议,讨论深圳如何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参加会议的层次很高,包括广东省的领导、深圳市的领导,还有学界的马洪(中国社科院院长)、刘国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和笔者。在讨论过程中,有一个顾问提出,我们要当示范区,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不明确怎么能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呢?他提出的问题有道理。但是当时会议一时冷场了,大家也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当时笔者讲了四个特征。第一,以民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基础;第三,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目标;第四,民主政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马洪同志随即补充了第五个特征: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就是五个特征了。

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浪网”和“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的网站上都有这样的报道,“高尚全:2001年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特征”。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特征时,在民主政治中讲到了加强党的领导,现在看来不突出,应该把党的领导放在第一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新体制只能在实践中才能構建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构建“三有”新体制,这个新体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靠群众和基层的创造。上级管理部门和研究单位下基层不是指手划脚,而是虚心学习,总结经验,提升推广。笔者在浙江大学兼任了多年的管理学院院长,并建立了民本经济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调研,认为浙江的经验值得推广。记得2003年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他在西湖国宾馆宴请了杜润生和我两个人。在宴会上,我对习近平同志说,浙江的经验不能光是浙江来分享,还应由全国来分享。我说浙江人的“五千精神”有动力、有活力、有创新力,值得推广。

什么是“五千精神”?第一是千辛万苦来创业;第二是千家万户搞生产;第三是千方百计来经营;第四就是千山万水找市场,你到南美也好,到北美也好,到欧洲也好,到大洋洲也好,都可以看到浙江人,都可以看到浙江人办的市场。为什么?因为你创业了以后,你要找市场,所以不管水有多深,山有多高,都有浙江人的足迹;第五是千头万绪抓根本,政府职能是创造良好的环境,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

“五千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老百姓和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为老百姓为企业提供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老百姓安心可以创新创业。有了这样的环境以后,老百姓就富起来了,给国家上缴的税收也就多了,政府就有能力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这样就进入良性循环。笔者讲的“五千精神”,习近平同志表示点头赞同。浙大创立的民本经济研究中心,就是专门研究总结浙江经验的。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经济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体制。那么“三有”体制靠谁来创造,靠谁来执行,还是要靠广大老百姓,要靠老百姓自己来创造。过去搞计划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老百姓是被动的,是“要我干”的体制。现在搞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和老百姓,动力不一样,活力就不一样了,创新力就不一样了。最近笔者去了浙江桐庐,他们创造了“只跑一次”改革,令人很受启发。什么是“只跑一次”?过去老体制,企业办事要跑无数次,盖许多章,时间很长,影响了创业创新,影响了企业发展。现在是“只跑一次”,只要盖一个章就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全覆盖来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倒逼了各部门的改革,倒逼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只跑一次”改革,实现行政审批信息全上网,综合监管全入库,行政监管全覆盖,确立标准管理、信任管理,倒逼审批制度改革,使工业投资项目审批从原来的42个环节减少到10个,从原来用时131天减少到10天。所以这个只跑一次的改革很值得推广。

与此同时,在法律上如何为老百姓创业创新提供服务。浙江省人大作出了《关于推进和保障桐庐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定》,为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他们为了只跑一次,清理了法律法规,发现与“只跑一次”改革不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有22部,行政性法规有33部,大量法规都是部门制定的,这些法律不适应只跑一次改革,所以该废的要废,该立的要立,该改的要改。

“只跑一次”推动了改革,推动了创新,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深化。所以我们的新体制还是要靠实践,要总结基层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原国家体改委是很注重实践的经验与地方的创新的,专门成立改革试点司,改革试点成功了再在全国推广,这个作法值得总结。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三有”新体制,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和基层的实践创新精神。

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也可以说

在改革历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很高的评价。小平同志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做‘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他说的“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是指的什么呢?是指《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是新话,老祖宗没有說过的话。在改革初期一直存有姓资姓社的争论?老的习惯思维是首先问一下老祖宗说过没有,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就不能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就不能做。笔者参加了这个《决定》的起草,当时在起草中讨论要不要写上商品经济?阻力是很大的。有的同志认为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根据笔者的调查,哪里搞了商品经济,哪里的经济就发展快,哪里的老百姓口袋就鼓起来。因此,提出搞商品经济是老百姓的要求,是实践的要求,没有问题。所以笔者坚持要把商品经济的理念写入《决定》中去。但是,在起草小组内部就通不过,有的同志怕写进去后我们从事的事业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以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的名义在西苑饭店开了一个理论研讨会,有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商品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经之路。笔者把会议讨论的情况汇总后,向中央建议提出商品经济的必要性;提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并无必然联系,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建设民富国强的新中国。马洪同志组织社科院同志起草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的再探索》的文章。中央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在《决定》中采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这是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中央《决定》中写了。所以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也可以说,也可以做,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责任编辑:谷岳

猜你喜欢
老祖宗商品经济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文物表情包
人类的老祖宗
老祖宗的童年
中关村(2017年6期)2017-06-22 08:23:39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0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14:00:19
浅析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人形象
商(2016年25期)2016-07-29 21:11:07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人民论坛(2016年8期)2016-04-11 12:45:50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