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满足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石

2018-09-10 07:22李宁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双语教育美好生活

摘要:因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对比于中东部发达地区,新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双语教育是满足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石,有助于新疆各族人民弘扬历史文化传统,增强各族人民文化自信,增加实际经济收入,增进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等。

关键词:新疆各族人民;双语教育;美好生活

收稿日期:2018-03-04

作者简介:李宁(1985),男,山西省长治市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疆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作为我国西北一隅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我国发展比较不平衡、发展比较充分的地区,严重制约了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困难局面,新疆要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奋斗目标的压力着实不小。因发展底子薄、基础差等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尤其是自16世纪海上贸易崛起取代古代丝绸之路,世界经济中心从路上贸易转移到海上贸易的不利世界经济背景,教育尤其是双语教育对促进新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自古以来,新疆因地處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多民族、多宗教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正如著名中亚、南亚历史研究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3]历史上新疆是印欧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汉藏语系等多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汇地带,至宋元明时期新疆部分民族语言文字实现了突厥语化,宗教上皈依了伊斯兰教,形成了今天新疆以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突厥语为主的多语言文字,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宗教格局的文化特点。因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民族人口等社会结构与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差异,新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近70多年来新疆与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一道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了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1978年GDP为39.07亿元到2016年为9617.23亿元,连续近40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以上的长期发展,在西北五省市自治区中名列前茅,其中新疆各民族社会文化事业实现时代性的传承与发展,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疆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因诗歌是新疆各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其地域文化特点突出,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丰富了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基因,是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渊源之一。[4]

一、弘扬新疆各民族文化传统

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古代丝绸之路是新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新疆尤其是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绿洲地理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基本上难以满足绿洲城邦的发展,而商业特别是中间贸易是其发展繁荣的关键。古代丝绸之路顺畅,绿洲城邦兴盛,而古代丝绸之路断绝则绿洲城市衰亡。因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新疆各民族及其历史祖先是丝绸之路新疆段的贸易中转商,具备多语言、多文字的手艺是最基本的经商条件。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具有双语乃至多语教育传统,如已经消失于历史之中的粟特人号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财团,其足迹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印度半岛到匈奴、柔然、突厥,从罗马、波斯、嚈哒到中原,遍及欧亚大陆,不仅是丝绸之路商业活动的载体,更是多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消失的是粟特人融入到了今天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血缘之中,但是16世纪之后古代丝绸之路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走向衰落,新疆沦为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欧亚大陆中心地区的新疆各族人民被沦为世界上落后、野蛮的群体之一。尤其是在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斗争之中,因新疆部分民族皈依伊斯兰教、操东突厥语的历史传统而受到来自中东、中亚恐怖主义、“双泛”(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三股势力”的负面影响走向了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被裹挟到了“圣战入天堂”的邪门歪道之中,否定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成果,否定发展、否定现代化,更有甚者鼓吹、制造暴恐案件,意图分裂新疆。在此世界政治经济的大变革的近代历史时期,部分新疆民族沦为了西方殖民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分裂中国的工具。自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来,虽历经近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因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依然是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的斗争、战争,海上贸易为代表的世界经济中心依然在沿海沿江的便利地区等不利政治经济条件,新疆发展的水平、速度依然无法与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相比尤其是与东部地区沿海沿江地区相比。新疆发展基本上依然还将继续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状况之中,而面对新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条件,新疆各族人民急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弘扬双语、多语的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把握习近平主席复兴古代丝绸之路而在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历史性机遇。目前新疆已经被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我国面向欧亚大陆发展的窗口和前沿地带,因过去近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尤其是近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国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资源等多方面已经具备主动“走出去”开拓欧亚大陆新市场、新资源的能力。[5]在复兴丝绸之路壮举的历史进程中,新疆过去500年的劣势将逐步转变为优势,在历史、地理、文化和人才的天然优势是新疆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实现发展平衡、发展充分的基石,尤其是在双语语言的历史传承上。在此复兴丝绸之路的历史机遇时期,新疆和新疆各族人民弘扬双语教育的历史传统,培养和教育新一代双语人才,包括自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双语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和具备双语能力的党政干部的双语文化的软实力,积极主动发挥新疆各族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弘扬新疆作为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软实力,实现新疆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

二、增强新疆各民族自信

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的今天,没有一处是不受其影响的角落,没有一个民族不受其影响,积极主动的融入现代化历史进程,双语教育是首选。双语教育确保新疆各民族人民走在现代化的历史轨道之上,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在当今世界生存发展的心理和智力前提。[7]而环顾当今世界,部分民族尤其是中东等的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至今不承认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被沦为了被遗忘的群体,形成了极端自信与极端自卑双重民族性格,是极其容易走入极端的群体,更有甚者沦为暴恐分子反对基督教世界的工具。回顾历史和现已出土的历史文物、遗迹,新疆自古就是一个乐观、开放、多元包容并蓄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客观来讲,因新疆尤其是南疆沙漠绿洲地区残酷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当地民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自然尤其是人口与耕地、人口与水资源的无数次斗争之中,人类常常被自然所消灭,如楼兰、精绝等被黄沙掩埋于历史之中的绿洲城市。[8]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斗争之中,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地形成了积极乐观、享受世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魏书·高车传》记载:“高宗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直到今天,新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麦西来甫歌舞游戏也可见乐观、开放的性格特点,这区别于内敛、含蓄的汉族等农耕民族。麦西来甫是指随时随地可以达成的欢乐歌舞聚会,两人以上即可歌舞娱乐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日常生活到婚丧嫁娶的重大场合,歌舞是维吾尔族表达情感的第一选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情感、知识、技术的传承样式,而以麦西来甫等歌舞也塑造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性格,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网络游戏等娱乐方式的传播,新疆各民族传统的娱乐方式受到了外来挑战,传统的麦西来普等歌舞沦为了落后和落伍的表现,特别是中青年群体身受汹涌而来的新型娱樂方式的全方面“轰炸”。[9]业已从维吾尔族生产生活中消失的传统麦西来普等娱乐方式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维吾尔族文化正在面临世界性文化的冲击,娱乐方式的消失只是维吾尔族现代化过程中的表现之一。一方面新疆各族人民面临保护和传统本民族自身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也面临推进本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责任,如何在传承与发展的两难困境之中实现融合与发展是新疆各族人民不得不面对的历史抉择,而若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传承、文化自信和文化现代化。双语教育是新疆各族人民既实现自身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又实现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历程的重要方式。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忘记民族的语言文字就是民族灭绝,作为承载了维吾尔族语言文字的诗歌、歌舞以麦西来甫面临的危机就是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危机,双语教育在继承新疆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传统之上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技术等实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确保新疆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也引导了新疆各民族语言的现代化、时代化。双语教育为新疆各族人民培养了具备世界视野的现代人群,是引导新疆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先行者,极大地树立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

三、增加新疆各民族收入

因地处边疆地区且多为操突厥语的少数民族,新疆双语教育推广面临严峻的不利局面,但是又是一项不得不迫切执行的政策,其首要原因在于双语教育有助于新疆各族人民增加就业、保证就业,是提高自身收入的必备素质。环顾全球,法语法文曾经是世界各民族、国家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之后是英语英文。汉语汉字是当今中国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重要补充。因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各族人民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日常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确保每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传承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以汉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国家,汉语汉字是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汉语汉字在全国大面积、多频次的应用于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尤其是在世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全世界都在讲普通话、讲中国话。[10]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儿、美国总统顾问伊万卡的女儿都在学习中国语言,在前往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恭贺中国农历新年之中朗诵了著名唐诗宋词,展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重视,更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汉字汉语是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工具,伴随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上升,汉字汉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进一步提升。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新疆与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经济交往交流交融上升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期,来自全国的企业、组织参与其中,掌握汉字汉语的新疆各族人民是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又因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同志通识本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汉字和英语英文等,属于多语种的新型人才,在新疆人才市场深受欢迎。为事业时代要求和人民述求,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新疆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双语教育工作,这是一项事关新疆各族人民切身利益的百年工程,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生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双语教育体系,为新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新疆历史、地理、文化特点和世界经济中心发展趋势,新疆自身的发展动力不足,是制约新疆各族人民收入提高的原因之一。[11]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带一路”倡议、全国支援新疆建设等从中东部发达地区向新疆输血,增强新疆发展动力的措施,确保新疆再无零就业家庭,尤其是在南疆地区在吸引外部投资的前提下组织、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乌鲁木齐、合肥、广州等城市直接参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城镇化中实现自我成就、自我发展,实现自己和家庭小日子的美好生活,从小处、从身边推进新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

四、增进新疆各民族交融

计划经济时代,新疆是超越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发达地区,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前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东西部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影响新疆融入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步伐,为发展新疆,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连续性的发展措施。过去改革开放初期,新疆发展主要是以粗放式为主,自党的十八以来,面对过去一段时间,新疆民族宗教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多次在不同场合和调研新疆的过程中,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凸显。针对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要求,双语教育是新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的措施之一。[12]目前,新疆以天山山脉为界,分为南疆与北疆,南疆是环塔里木盆地为周边形成一圈沙漠绿洲的居住格局,主要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北疆地区自然环境较为良好的草原地貌,雨水和灌溉水资源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东天山山脉北麓城市群,包括昌吉、玛纳斯、石河子、奎屯等城市,以汉族为主的新疆各族人民聚居于此。南北疆地理格局反映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分布差异,同时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格局。南北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与农村、牧区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新疆过于突出,经济发展差距影响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上的事实不平等,是制约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利的经济因素。经济上的发展差距与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交流语言文字文化差异,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制约了新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破坏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目前,短期之内新疆实现与中东部地区一般的快速发展、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目标基本难以实现,但是双语教育这一百年大计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见效,从脱盲的成人教育、幼儿园儿童教育等起点低、成效高着手,增进成人间、儿童间的无隔阂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新疆各族青少年是新时代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一代。目前新疆已经超越部分发达省市,提前实施15年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已经完成4408所新建和改扩建的农村双语幼儿园,为新疆尤其是南疆各族人民筑起美好未来的根基。另外,新疆为了更好地实现双语教学,在提升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加强双语教师职业水平,招聘符合新时代新疆双语教育标准的高水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生,适当放宽年龄、户籍等硬性条件,努力提高新疆双语教师整体的政治觉悟、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文化知识和教学技巧。[13]

五、满足新疆各民族美好生活需要

历史上,新疆各民族的传统的语言文字为保存和推进新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伴随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不得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传承和弘扬新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这是新疆在新时代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事关新疆各民族能否实现美好生活的重大课题。[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双语教育是实现新疆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新疆发展的人力资源来源。[15]21世纪人才最重要,硅谷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代表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而硅谷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全球化的人才聚集效应。目前新疆发展已经脱离了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的初级模式,而走向精细化、科技化的现代化产业路径,人才是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双语人才是新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基础。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新疆与全国一道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因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新疆发展整体上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又因为地处边疆地区,是对抗分裂势力、恐怖主义等“东突” “双泛”的前沿地区,在面临发展问题的同时更面临安全问题,事实上新疆是祖国中东部地区稳定发展的安全屏障。正如清朝收复新疆的重臣左宗棠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在安全和发展两种因素相互交织的背景下,要实现新疆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其难度要高于中东部地区省市,更难以全面实现新疆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尽管面临如此复杂而困难的局面,但是新疆各族人民有信心、有力量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信心和力量来源于祖国,目前我国以保持近40年的平均8%年度GDP增长率,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积累,祖国是新疆发展的信心和力量来源,筑牢各族人民民族团结的钢铁长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全国支援新疆建设等经济举措;全民免费双语教育、民生工程、零就业家庭、200万套农村安居工程、30万套城中村改造、全民免费健康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与“三股势力” “两面人”斗争到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等政治措施,多举措综合治理新疆,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安全需要、经济需要、文化需要、教育需要、政治需要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

[2]李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哈萨克跨国民族问题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2-65.

[3]李宁.试析新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内涵[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7(4):42-46.

[4]梁霄,由亚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文化特点下社会治理路径探析——基于SWOT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5):46-49.

[5]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2-41.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

[7]杨淑芹.多维视角下对新疆双语教育目标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5-109.

[8]本书编委会.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6.

[9]方晓华.新疆双语教育问题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9-95.

[10]顾华详.新疆双语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5):110-118.

[11]马岳勇,董新强.少数民族文化语境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7-21.

[12]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14-16.

[13]王坤.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职后培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4):80-83.

[14]杨梅,郑枫.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6):54-56.

[15]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3.

Abstract: Due to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is un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compared with tha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holding back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tandards of living in Xinjiang. Bilingual education is going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a better life for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It contributes to promoting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enhancing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 increasing real income and facilitating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mong them.

Key words: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Bilingual education; A better life;

編辑 朱荣华

猜你喜欢
双语教育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加强督导,让“双语教育”回归本源
双语教育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研究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浅论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