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
摘 要:扶贫工作作为一项巨大的项目,离不开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帮助。在经济发展期间,金融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既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关键,同时也是经济的主要支撑力,其对于综合扶贫以及产业扶贫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换句话来讲,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扶贫项目,都少不了金融资金的辅助。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金融扶贫工作而言,主要包含多个方面,分别为: 基于政府政策的指引之下,以金融系统为基础,借助规范科学的金融工具以及完善的金融体系来实施工作,将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落实于发展滞后以及收入较低的区域内,以此提升人们的收入能力,促使其稳定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脱贫的目的。在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农村金融扶贫的组织体系、运行制度以及服务产品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此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农村金融扶贫 产品服务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a)-037-03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的重视度。所谓农村金融扶贫,其实是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种方式,该项工作有着较高的重要性。十三五期间是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在这一阶段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扶贫力度,使用与之相符的对策。此外,在农村金融扶贫过程中,研究出来的成果众多,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金融扶贫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在本文中,重点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产品服务以及金融等方面入手,做出了相应的总结工作,以此推动我国脱贫的速度。
1 对于金融扶贫振兴农村相关理论的论述
(1)资金投入力度较低;当前,一直影响人们发展的主要因素便是贫困,在国际中,主要从经济学、政治学以及人口学等多个环节研究了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导致貧困的基本来源。首先,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论述了异化劳动是致使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当生产的财富越多,那么它产品的力量越大,它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技术能力和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在生产期间,弱化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失业导致贫困现象出现。马克思的一席话,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现象,这表明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立。现阶段,马克思制度致贫理论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上的批判,不过对于我国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避免资本排斥劳动情况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阶段我国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当前正处于经济不均衡状态,增加资本投入力度不仅不会出现人口过剩现象,相反,还会提升经济生长速度,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存在的贫困问题。比如,在农村区域中,贫穷并非是资本排斥劳动产生的失业,而是由于缺乏资本支持引起的产品发展落后,这从一定程度上为增加资本投入以及农村金融稳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美国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这一情况,也发现了限制落后区域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本稀缺情况,所以,要借助大规模投资以及生产来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缓解贫困现象。
(2)权利以及资源分配均衡;扶贫不仅仅依赖于资本的输出,同时还要求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提供相应的时机。美国研究学家曾经这样说,贫穷来自于低收入水平,除了经济落后的因素之外,还要从教育投资、分配制度等环节入手。它的理论不仅分析了不发达国家贫困积累循环的过程,同时还重点论述了通过完善制度以及制度保障等方式来提升收入能力,这对于扶贫方式从保障性救济转为开发性扶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贫困人员劳动力素质缺失;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其中还包含贫困人口自身劳动力素质缺失这一因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提出过人力资本理论,它指出了中国教育投资杂居GDP的比重不高,教育水平低下,使得高素质人才缺乏。贫困人口一般缺少摆脱贫困的动力,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有待提升。由此一来,舒尔茨觉得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便是加大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力度,在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改变贫困落后这一情况。在我国2018年提出的乡村振兴一号明确提出,要想脱贫,首先便是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将扶贫扶志相互结合到一起,以此实现扶贫的目的。
从上述分析情况可以看出,贫困区域落后的根本在于资本、根源以及教育机会的缺乏,这样一来,使得人口过于贫困。在农村发展阶段中,乡村产品发展滞后的基本原因是因为缺乏相应资金的支撑,并且农村金融发展落后无法有效满足资本。另外,我国城乡二次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在发展以及资源配置中呈现不均匀现象,资源缺乏严重限制了贫困区域的稳定发展。因此,将有限的资源放入重要区域中是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点。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突破以往发展的瓶颈,合理使用各项资本,将各种资源落实于农村发展过程中,是农村实现脱贫的基本方式。
2 关于现阶段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情况的分析
从现阶段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从金融角度出发,它涉及到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某一类型的系统进行研究。国外人员通过研究表明,非政府参与的金融机构产生的作用极大,其不仅有利于扶贫工作的稳定实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可以在基于商业资源的基础上覆盖较多的贫困户。还有的研究人员将农户获得资金和保险的方式划分为了多个方面,分别为正式的金融机构以及非正式的金融机构等,而其中正式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以及信用社等,然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金融机构而言,可能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现如今,绝大多数人们对于合作性金融的研究次数比较多,通常情况下,还是需要从客观角度出发,并且研究出其自身产生的真正作用。由此可见,在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户的合作过程中,不能仅仅限制在资金方面,还需要对用户提供一定的帮助。外国学家认为,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美国农村金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作用不能表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同样的情况,还要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服务问题。另外,需要将评估系统纳入到信贷过程中,从而降低金融的限制力。
2.2 国内研究情况分析
面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讲,农村下金融扶贫组织制度一般是由5种类型的体系组建而成的,分别为政策过程中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大规模商业金融机构以及农业银行组织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等多方面组成。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按照有关系统的研究,并且从机构视角进行出发,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组织体系,为其提出一定的参考依据。祝树民旦认为,有些政策性金融自身是要满足市场提供出的要求,并且还建立起相应的规章体系,将其引进扶贫中去,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构建相应的小康社会,其意义深远。
在我国农业银行发展阶段,它自身是一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并且还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出积极作用,以此为贫困地区增加充足的资金等,从而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关学家明确指出,在我国农村经济条件下,它是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并且它比较适合现有的农村发展需求。所谓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产生的作用极高,其中主要表现在可以逐渐缓解农村带来的金融要求、还需要延伸农村金融服务的周期以及强化农村金融合理利用等多种形式,不仅如此,还提高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不断提升对农民的经济收入等。另外,在农村资金互助社中,服务的目标需要接近实际,主要是交易和运营成本和办理业务方便、使用灵活等方面的优势。王萧通过分析得出,互助社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自身没有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这个时候需要增加金融渠道道路,不断增加可用资金,提高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强化资金管理以及完善人才体系的基础上促使其发展。
3 对于农村金融扶贫运行体系的研究
3.1 需要加大国外农村金融扶贫体系
从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我国对其的研究,当前尚未统一规定的标准,不过获取的成果产生的作用较高。有的研究人员一般是从金融机构入手,对农村金融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看出,金融机构运行期间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成本过高,因此,解决成本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市场信息存在的不充分问题解决掉,并且引进信用评价。在本文中,从操作模式、金融政策、激励机制以及金融表现四个方面入手,有效展开了分析,从分析结果中看出,引进机制是很重要的,其从一定方面上能够提升扶贫效率,减少成本过度输出,明确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再者,有的研究者需要从扶贫角度出发,分析出农民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能力,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供实行金融扶贫工作的运行,离不开完善、公平的规章体系,并且要全面地提升金融内部结构的发展情况,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尽可能地将金融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3.2 需要加大国内农村扶贫体系
首先,在我国很多研究者中需要对金融扶贫体系进行研究,有些研究者可能会对建设用户信贷支弄理论进行建设,并且要搭建起类似的模型,这样的话可以根据配置的方法最后得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在用户信贷体系中它自身占据着主导作用,不单单可以提高多用户之间的增长效率,还能激发出良好的生产效果和用户之间的收入水平,一旦当这些水平达到标准以后,或者是出现比较高的信用度时,这个时候信贷体系可能产生的激发效果比较明显。同样的情况下,更需要將用户之间的贷款在使用以后直接投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可见,信贷产生的激发效果比较明显,这样对于加大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将农民收入水平和金融扶贫效应之间的作用全面的发挥出来。再者,研究人员从贫困户的行为入手,根据金融体系有关账户来对扶贫制度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扶贫方面,需要进行准确的识别,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掌握好对贫困户的心理需求,或者是建设起有类似的区域性贫困范围内的模型设计图,从而找出金融效应对于扶贫产生的不良因素,还需要建设起适当的金融平台必要性,以此在政府和贫困户之间能够形成相应的联结作用和激励作用,以此将政府计划和市场参与的整体金融扶贫功能彻底发挥出来。
4 在现阶段金融扶贫服务的主要产品
4.1 农村扶贫小额贷款服务
因为从借贷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不难看出,团体贷款相对而言是一种提升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在这一阶段中,团体内部中的人员能够相互监督,在实施联保政策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借助这个政策不仅可以降低贫困群体小额贷款存在的违约率,与此同时,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管理控制效果,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此外,一样的文化或者是地域背景可以不断提高对团体贷款的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研究者可以会从贷款方的角度进行出发,通常验证得出的结果:这些团体贷款和小型单位的效益不成正比,然而和服务的延伸度会出现正比。所以,团体贷款需要对小规模单位的金融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因素,并且从内容上可以看出来,要想不断提高小型单位在生活中效益,那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小额贷款,从而降低团体的贷款。
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有些底层可能会参与小额信贷,辅助小额信贷实现了资本下乡的情况。然而在当前的乡村社会中,会逐渐呈现出划分的格局,但是对于这样的小额信贷可能还是没有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反之,还出现了贫困逐渐上升的现象。在本文中,根据小额信贷的承担情况需要将信贷扶贫方式规划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无抵押担保以及专项扶贫资金低压担保和农民财产权利低压担保等,但是从其中内容来讲,需要进行创新和提高农村产权的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积极摸索出贫困资产效益的体系,更要不断扩大扶贫信贷的范围,才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出的贫富捆绑体系可以结合现阶段社会资本抵押方式,来讲贫困户引入到专业小组中去,通过发放贷款和管理加以制约。上述现象能够为解决存在的管理风险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不过,在研究过程中看出,小额信贷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贫困户生产性贷款需求不高,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扶贫目标和盈利目标出现了相应的矛盾,这些都是应当加强重视的现象。在各个区域扶贫期间,要有效地划分出致贫的实质性原因,还需要针对收入能力的贫困户要求财政资金可以使用直接支付的方式,对于那些收入能力的贫困户需要使用信贷进行支付。另外,在一些范围内,面对那些生产性贷款的要求比较低,所以需要将绝大多数付款贴息直接下发给建档卡以外的并还符合偿还能力要求的用户中,从而提高贷款的要求。
4.2 其他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情况
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在开展扶贫贷款工作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其中,产生这一因素的根源是承担能力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有些金融机构根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放贷。同样的情况下,在这一阶段中,根据实际视情况提供关于扶贫金融基金的设计形式,还以此设立了扶贫金融机构平台,当然,该平台是以贫困县产业进行设立的,在后期需要提供一定的贷款根据,进而将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通过对应的比例可以看出,银行贷款资金会使得银行直接参与到扶贫过程中来,进一步增加对扶贫资金的模式,还可以将财政和金融服务结合在一起。此外,需要将应用产业扶贫资金的部分,把其当作还款风险的根本,从而为融资带来一定的保障,把扶贫开发的效果全面发挥出来。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建立预防风险损失的保险机制,通过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来有效提升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降低有关贫困户获取创业带来的最低限制,这样根据建设农村贫困范围内对农业保险制度不断扩展农村贫困地区对农业保险的扩散性,以此提升农户解决自然风险的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问题的发生。
5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发展路径
我国根据包容性金融体系理念,逐渐朝着普惠金融以及政策层面迈进,并且积极倡导各个区域构建一项全面的体系。其中,这一体系能够为贫困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使长时间被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体系之外的群体获取一定的金融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根据包容性金融,明确了金融的定义,为包容性金融在促进社会主体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给予了一定的定位。当前,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建设普惠金融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因此,银行起到了一定的支撑力度,比如,可以根据现如今银行支付来尽可能的满足各个汇款需求,又或者是要提供不同的贷款类型以及自身贷款等,这样能够丰富银行类型。因此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出发,这些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现阶段,我国重点研究了基于普惠资金以及扶贫两者之间的牢固性,而在这样结果的显示下,普惠资金对于扶贫工作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研究者認为,在我国普惠资金中和贫困间其实不是线性关系,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而从减贫上可以看出来,要想发挥出比较好的效果,那么就是普惠资金,在该阶段中,发展阶段对于贫困的减少还是有着一定的价值性,现如今,普惠资金的运行可以随着人们的收入情况而发生变化。同样的情况下,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数量。在本文中,可以根据普惠资金的变化以及对农村距离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当然,两者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均衡性关系,主要可以提高对普惠资金的发展水平,还可以降低农村之间收入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普惠程度需要在短时间内加强对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在增加的同时,可能还会因为差距比较明显而不是很理想,从长远目光来看,需要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情况,而且还需要体现出收入情况的积极性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对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情况,还需要对农村所在地区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从有关学者中可以看出来,普惠资金的发展和农村地区上发挥出来的脱贫减困效益没有形成正比,可能还会对发展情况带来排斥效益。由此可见,要想使得普惠资金得到一定的提升,那么需要按照各个地区特征进行选择,而且其需要进行合理的运行。另外,在完善各个模式建立的基础上,需要顾及到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将互联网以及金融模式有效地发挥出来,以此减少服务的成本问题。
6 结语
现阶段,我国对于金融扶贫的研究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相关资料,来全方面地加深我国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创,吴国清.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思路探究[J].西南金融,2018(6).
[2] 张玲,李倩,秦伟,等.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7,45(11).
[3] 刘娜.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