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轩玉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立足于从多个角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1 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1.1 比较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之间的同异和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1.1.1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运用比较
低年级儿童,他们都是直观地进行比较。在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要引导学生观察具体材料,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抽象事物的本质。如:教学学生认识数字“2”时,教师演示图片2架飞机,2个小朋友,2只小鸟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看到所有东西的数量都是2个,就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2”的本质属性,舍弃了物体的其他非本质属性,最后形成了“2”的概念。任何东西凡是数量是2时,都可以用“2”来表示。
1.1.2 在知识的复习巩固中进行比较,培养比较的能力。
比较是为了建立一种联系,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1.2 分析、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基本过程的有机结合,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把知识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对各个部分进行分析,然后集结各个部分各自的特征组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如: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结合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面、边、角,充分说出它们之间的特征,然后把各部分的特征归纳起来,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结合题意,从已知想到未知,即从条件入手,分析数量关系,最终解决问题;或从问题想起,要解决问题必须需要怎样的条件,找出所需条件,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这样做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1.3 抽象、概括
这种思维方法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的过程。小学生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我们要通过具体的直观材料展示结论得出的过程,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这一结论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教学中我作如下设计:①学生两朵红花摆一堆,连续摆3堆,求和列出加法式子2+2+2=6,②3个圆形放一堆,连续放4堆,求和列出加法式子3+3+3+3=12,③4根小棒放一堆,连续放5堆,求和列出加法式子4+4+4+4+4=20。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加法式子的特点:加数都相同。我们叫这些式子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①式子相同的加数是2,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即求3个2是多少?②式子相同的加数是3,相同加数的个数是4,即求4个3是多少?③式子相同的加数是4,相同加数的个数是5,即求5个4是多少?这些加法式子还可以写成乘法式子2×3=6;3×4=12;4×5=20;让学生比较加法式子和乘法式子,得出求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是多少,列乘法式子比较简便。在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在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思维训练。
2.1 抓思路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思維是有逻辑的: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我们要结合例题的内容教学,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再经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
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想出计算结果的。计算2+3=?时,教学生说:因为2和3组成5,所以2+3=5;计算5-3=?想: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又如教学20以内的加法8+5=?我们教给学生方法是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得十几。教学生说:看8想2,先把5分成2和3,8加2得10,10加3得13。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到想问题,说问题的方法,思维随着语言的有序表达而得到条理化的培养。
2.2 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有规律性的东西,能使思维简化,使学生敏捷迅速地计算出结果。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记住每句口诀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每句口诀的得数,想:1个9就是1个10少1,得数是9;2个9是2个10少2,得数是18,照此类推,几个9就是几个10少几。这样,学生懂得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计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3 把握实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被表面的非本质的东西迷惑。变式题的训练,能很好地发展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出一些含有多余条件的题目,让学生解答;或出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定性思维的内容的题目让学生解答。如一棵大树上有18只小鸟,先飞走了6只,又飞走了8只,一共飞走了多少只?还可以出一些条件隐蔽的题目训练学生,如10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到了8个,还有多少个没捉到?等。
实践证明,从低年级起立足于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较好地助力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开拓了思维,打下了基础,达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单位:石岐区厚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