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欣 李国欢 陈昊
摘 要: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为,面向全体同学;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热是怎样传递的》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包括四个部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验探究,得出规律;揭开谜底,完善规律;巩固知识,深化学习。
关键词:实验探究 自主学习 好奇心 联系生活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保持对生活的探究热情,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的乐趣,创设好的学习氛围,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创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教材内容将金属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当中,感受金属棒的温度变化,来引入课程。这个引入情景较为常规,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创设情境,创新性使用了温变杯子,设计出“神奇小杯子”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两个黑色的温变杯子,杯子的表面跟正常的黑色杯子没有区别,同时分别往黑色杯子中倒入热水和常温水,等待一分钟后,倒入热水的温变杯子表面的黑色会褪色,但是倒入常温水的杯子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通过创设“神奇小杯子”的情景,两个杯子出现的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并通过本节课接下来的学习可以解开“神奇小杯子”的秘密。
二、实验探究,得出规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是实践行性的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以此更加深刻认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这节课程,课本内容上是涉及两个实验,一个实验内容是热在金属条的传递(在铁条的一段加热,观察小木条掉落的顺序),另一个实验内容是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在铁片的中心和边缘一点加热,观察铁片上蜡油的融化方向)。在实验设计上,进行了实验材料以及实验装置的创新的设计。第一个实验,运用的是探究式学习,首先提出实验的目标“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向”,给出实验材料,解释实验材料的用处,引导学生们设计实验方案,再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利用课堂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出小组的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全班进行讨论,选出可行性的方案,展示老师的示范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酒精灯一端加热,小木条的距离相等,后面部分是酒精加热,但是小木条距离不相等<图一所示>),后提醒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时应该注意的地方,例如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以及被加热的金属条温度会升高,不可触碰,以免烫伤。在第二个实验中,在实验材料进行创兴设计,不再使用蜡油。因为使用蜡油,首先在制作实验用具时就会非常困难,在进行实验的过程,蜡油会滴落,造成实验环境问题,并且实验现象观察不明显。在探究热在仅说看上的传递实验时,使用了一种新的材料,可逆温变油墨,将温变油墨提前涂抹到实验使用的金属片上,油墨变干了,即可在课堂上进行使用,并且可以多次使用。第二个实验,主要是给学生介绍新的实验材料,展示实验装置(图二所示),并且独自完成实验,观察实验想象,总结实验规律。
三、揭開谜底,总结规律
利用实验探究得出的简单规律,让学生思考课程开始时遗留下来的问题,在揭开“神奇小杯子”的奥秘。奥秘就是,杯子表面抹了一层黑色的温变油墨,往杯子倒入热水时,杯子内壁会先变热,然后将热量传递到杯子的外壁,杯子的外壁即杯子表面温度发生变化时,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黑色的温变油墨就会褪色。
四、巩固知识,深化学习
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联系生活,让学生联系生活,举出生活中热传导的例子。科学源于生活,科学夫妇与生活,通过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会更加巩固科学知识,最后课堂将要结束时,举行一个小游戏,寻找漫画中(图三所示)运用到热传导的例子,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且让课堂在开心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