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料库文体学的视角浅析《倾城之恋》英译本的文体特征

2018-09-06 10:39:18沈会霞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倾城之恋文体学倾城

沈会霞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郑州,450001

1 问题的提出

“文学文体学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它以阐释具体文本为目的,集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体意义和美学效果。”[1]文学文体学对于文学语料的描述性分析多采用定性的方法,而语料库研究方法的量化分析可以为其提供有益的补充,并且可能捕捉直觉难以察觉的信息。语料库语言学与文体学相结合而催生的语料库文体学(Corpus Stylistics)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借助语料库的工具,以实证的手段对各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2]。这种方法对文本的描述更全面、更深入、更客观,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卢卫中等在《语料库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研究的新途径》中将目前文学文体学的语料库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1)以个体语言特征的文体研究为目的的语料库标注和分析;(2)对作品主题的语言表现方式的研究;(3)作家风格研究[3]。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动人而又悲凉的爱情故事。上海白家的六小姐白流苏,离婚之后在母亲家住了七八年。哥哥们花光了她的钱,然后对她冷嘲热讽,她深知自己在这个家已经待不下去了。偶然间,她遇到了有钱又放荡不羁的范柳原,于是她决定赌一次,到香港去赢得范柳原的爱和一个合法的婚姻。但是两个相爱的人都太自私,一个寻求真正懂自己的人,一个渴望合法的婚姻,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一场博弈。后来,白流苏认输了,做了范柳原的情妇。正当范柳原要离开香港时,一场战争爆发了,范柳原回来找白流苏,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两个人互相谅解了,最终成为平凡的夫妻。这个看似圆满的结局,白流苏内心还是惆怅的。

21世纪美国学者金凯筠的英译本《倾城之恋》,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认可,轰动一时,并成功收入象征荣誉的“企鹅经典”丛书。虽然《倾城之恋》的英译本非常受欢迎,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仍非常有限。这些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译者翻译策略的研究。例如,方婷发现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4];汪兰[5]在其论文中探讨了《倾城之恋》英译本中译者的显形。二是对译本的接受性研究。如马利霞[6]探析了英译《倾城之恋》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对该译本的文体特征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从语料库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倾城之恋》英译本的文体特征很有必要。

2 《倾城之恋》英译本语料库的建立及相关分析软件

Leech和Short提出了文本分析的模式,用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他们将考察的对象按层次整理出了一个详尽的清单,包括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和衔接四大类,每一大类下面又具体分了各小类[7]。笔者将从语料库文体学的角度研究《倾城之恋》英译本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修辞手段。同时考虑原文对译作的影响,以及译者在文本翻译时所采用的策略。

2.1 语料库的建立

收集所需要的电子文本,然后进行文本的“清洁”,主要是处理文中多余的空格,跳格,文字乱码等现象。运用Tokenizer对文本进行分词、Lemmatizer进行词形还原、Claws 7进行词性赋码,运用Wordsmith 6.0和Antconc 3.2.3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2.2 参照语料库

在对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时引入参照语料库CROWN。CROWN是布朗家族语料库的一部分。该语料库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许家金和梁茂成于2012年建成的通用语料库,选用的文本是美式英语,其中包括小说、学术、通用、新闻四个部分。由于文本中分析的是小说文体,所以将引用参照语料库CROWN中的小说部分。

3 《倾城之恋》英译本的词汇特征

3.1 标准“形符类符比”

形符(token)是一个语言单位,类似于“词”的概念。一个文本中有多少词就有多少形符。

类符(type)是指文本中独立的,不同于其他词的词。

“形符类符比”常用来衡量文本中词汇的丰富程度。比率高,意味着作品中词汇丰富,作者用词广泛。反之,则意味着作品词汇不丰富。若文本较长,功能词重复率高,形符数变大,类符数不变,因而类符形符比就会低。为了使计算更加准确,在统计时以每一千词为一基础计算单位,得出标准形符类符比(Standardized Type/Token Ration)。

表1 《倾城之恋》英译本及CROWN标准形符类符比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倾城之恋》英译本标准形符类符比为44.59,而CROWN参照语料库标准形符类符比为46.84。两者相差无几,与英语本族语的词汇使用比率较为接近,说明《倾城之恋》英译本的词汇使用较为丰富。

3.2 词汇密度

Baker提出词汇密度是实词与总词数比值的百分比,是文本信息量大小即词汇丰富度多样性的一个衡量标准[8]。考虑到形符类符比计算时,把虚词也计算在内,而虚词并不能反映出语篇信息的大小,所以可以结合词汇密度来衡量信息量的大小以及文本的难易程度。使用正则表达式和Antconc3.2.3 分别对文本和参照语料库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进行分类检索。

表2 《倾城之恋》英译本及CROWN词汇密度

对比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金译本的词汇密度58.5略高于参照语料库的56.64。印证金译本中词汇丰富,这与作者本身是美国人有密切关系。此外金译本中的名词比例低于参照语料库,形容词的比例也略低于参照语料库,而金译本的动词、副词比例明显高于参照语料库,这说明译本受到了汉语语言的影响。因为汉语中多使用动词,而英语中多倾向于使用名词。

3.3 主题词

在语料库文体学研究范式中,词表和主题词是鉴别作品风格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用wordsmith6.0 做出金译本的词表,以CROWN为参照语料库做出关键词表,进行关键性分析,可以发现哪些词用的多,哪些词用的少,以及它们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的意义。通过对作品中不同词性的词的关键性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语言特征。

角色名称:在《倾城之恋》英译本中最关键的两个词分别是“Liusu”和“Liuyuan”。说明这两个词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两个人物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姓氏词:姓氏词关键性最高的是“Xu”,这里的“Xu”指徐先生和徐太太,流苏正是在徐太太的帮助下,认识了范柳原,后来也是跟着徐太太一家去香港,开始了她与范柳原的故事,可以说徐太太和徐先生是两个主人公的牵线人,所以也是关键人物。其他比较关键的姓氏词还有“Bai”和“Fan”。分别是男女主人公的姓氏,因为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的叙述,所以对人物姓名的使用较多。

序数词:关键性较高的序数词有“Fourth”“Third”“Sixth”。他们对应的分别是“四爷”“四奶奶”“三爷”“三奶奶”和“六妹”。“六妹”是白流苏,其他四个分别是她家里的哥哥嫂子。小说刚开始是在上海白家,流苏的哥哥嫂子们对她冷嘲热讽,不想让她再住在家里。由于他们施加压力,白流苏才想离开家,赌一次到香港,赢得范柳原的爱以及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因此哥嫂们也是重要人物。此外汉语中家族辈分的称呼词,在英语中属于文化空缺词,“四爷”译为“Fourth Master”,“四奶奶”译为“fourth Mistress”。在这里译者采用的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地点名词:关键性较高的地点名词有“HongKong”“Shanghai”“Repulse”。这里“Repulse”是指香港浅水湾酒店,这三个词表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在香港和上海。

此外,关键性比较高的名词“huqin”成了亮点。胡琴是一种中国乐器,在原小说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象征着旧时代的影子。尽管时代在变迁,外面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白家依旧是原来的样子,胡琴咿咿呀呀的声音道出了女主人公的悲凉,即使在最后她也没有逃脱胡琴的声响,没有逃离悲凉的境遇。在译文中,译者采用了异化的手法保留了原作的风格。

动词:关键性最高的动词是“go”,通过concordance可以查出“go”,的搭配词,部分结果是:“Go and be his widow…”,“would you go down with me?”,主要表达的是去做某件事情,也反应流苏内心渴望挣脱压抑的环境,寻求自由的心理活动。

4 《倾城之恋》英译本的句法特征

4.1 平均句长及其标准差

平均句长指文中句子的平均长度,是文本风格的体现。一般来说,一个文本的平均句长越长,说明文本的句子越复杂,反之则越简单。标准差是一个统计学概念,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就平均句长的标准差而言,如果一个文本的句长标准差较大,则表明该文本的句长偏离平均句长较大,说明文本中各个句子的长度比较不一致。

表3 《倾城之恋》英译本及CROWN平均句长及标准差

对比两组数据可以看出,金译本的平均句长低于参照语料库,说明金译本平均句子长度小,易于英语读者理解。金译本的平均句长标准差小于参照语料库,说明金译本句式比较一致,属于难度偏小的句子。

4.2 基于N词词语表功能的语篇风格特征分析

通过对语篇进行N词词语表的检索可以凸显其常用语块。“N词词语表是将文本的全部文字按线性序列自动切分成词块”。[9]从常用语块中可以发现作家的句法风格以及风格的变化。本文利用Antconc软件中的N-gram功能提取了《倾城之恋》英译本中的三词词语表。表4是该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20个三词词块。

表4 《倾城之恋》英译本中频率最高的三词词块

对这二十个词块归类总结,可以发现带有第一人称代词“I”和第二人称代词“you”的词块占的比重很高。搜索“I don’t”的concordance,部分结果如下:

“It’s not as if I don’t have a place to run to.”

“No, I don’t think so.”

“I don’t care if you are good or bad. I don’t want you to change.”

这些词块都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观点,立场,语气。具有对话双方的互动特征。说明文本中虽多以第三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但适时插入一些对话,叙事人称,叙事视角以及叙事时态的转换,使小说的语言显得生动活泼。此外也可以拉近读者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

与地点相关的词块在列表中共出现三项,分别是“to HongKong”“in HongKong”和“out of the”。搜索“out of the”的concordance,部分结果如下:

“The Bai household looked at Liusu’s remarriage as some kind of joke, but since they wanted to get her out of the house...”

“Mr Xu came out of the bedroom...”

对地点的描写是小说类文体的重要共性特征,和叙事框架,也是情节得以展开和延续的基本线索。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故事主要是发生在香港,人物的活动围绕着场景的转换而进行。

在这二十个三词词块中,有八个都含有否定意义。如 “I don’t” “she couldn’t”“didn’t want” “you don’t” “don’t want”“she didn’t” “Liusu didn’t” “I’m not”,其中一个表示对状态的否定,其他七个是对人物心理和动作的否定。表现出人物在环境中有所束缚,以及心理的抗争。这些否定都采用缩略形式,说明文体不是很正式,这与文本中大量对话形式密切相关。

5 《倾城之恋》英译本的修辞特征

张爱玲是一位在语言上非常讲究技巧、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倾城之恋》也体现出了“张体语言”的风格。她的语言生活化、世俗化,又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还加入了新奇的比喻,运用拟人、明喻、暗喻、通感等技巧使意象新奇,富有弹性。《倾城之恋》英译本中保留了这些语言风格。

中国式习语:

“今儿当面锣,对面鼓,发过话了,我可没有脸在住下去了!”[10]

“ But now that they’ve beat the drums, banged the gongs, and said it straight out, I’ve lost too much face to go on living here! ”[11]118

译者在翻译中国习语“当面锣,对面鼓”时并没有采用英文中固有的“face to face”,而是采用异化的策略译出“drums”“gongs”,对于英文读者来说这样的意象比较陌生,但这样恰巧能提示他们是在阅读译文,使他们有机会了解中国文化。

排比形式:

“The sound was especially ear-piercing in that quiet room,in that quiet hotel,on quiet Repulse Bay.”[11]150

这句中,重复三次“quiet”,构成了排比句式,起到强调作用。随着铃声的扩散,空间也由内向外延展,反应周围的寂静。

隐喻:

“Her complexion was rich and tawny,like a gold-planted Buddha,but a devil lurked in her dark eyes.”[11]136

原文中把萨黑夷妮的眼神比喻为一个恶魔,译文采用了相同的隐喻方法。一方面表达了萨黑夷妮的精明,一方面表达了流苏对她的印象并不好,态度不太友善。

拟人:

“The huqin went on playing outside,but it was telling tales of fealty and filial piety,chastity and righteousness:distant tales tha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her.”[11]122

这里把胡琴比作一个正在讲故事的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胡琴的音调里是有故事的。

《倾城之恋》英译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一些新奇的比喻可能让英语读者感到陌生,但是也能提醒他们是在阅读译作,从而感受汉语汉文的魅力。

6 结 语

语料库文体学的出现为文学文体特征的分析与欣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视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使对文本文体特征的分析更全面、更深入、更客观。本文借助语料库工具分析了《倾城之恋》英译本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等。《倾城之恋》英译本词汇丰富,句子相对简单易懂。鉴于目前对语料库文体学掌握的局限性,没能借助语料库工具分析文本的修辞特征,而是采用传统的描述性分析方法。本文验证了语料库辅助文体学研究的有效性,但是,如何借助语料库工具分析文本的修辞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倾城之恋文体学倾城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倾城
天津诗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02:38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中隐喻的认知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7:32:03
反抗与沦陷
微微一笑很倾城
不如不遇倾城色
不如不遇倾城色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1:08
近期认知研究对戏剧文体学的启示
佛典譬喻经语篇衔接方式的文体学考察
当代修辞学(2012年2期)2012-01-23 06: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