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提升“育人”工作初探

2018-09-05 11:01黄志阳
读天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落实立德提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五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把切实“学习因人而异,做人要求一致”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优先重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革新家长新形势下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依托关工委、法制副校长等拓宽教育渠道,构建三维体系的德育教育网络,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学生监护人及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全员认知认同,知行统一,积极探索,让校园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个活动充满育人功能,并把立德、树人辐射到每一个家庭中,笔者就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方面谈谈几点肤浅做法。

关键词:落实;提升;育人

一、 把握重点,铸师魂、立师德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教育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只有建设好一支“身正为范”教育工作者,才能实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只有“源头”清静了,才能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去熏陶我们这些生机勃勃而又蠢蠢欲动的孩子们,所以充分培育教育工作者成为高品质的心灵导师尤为关键。

(一) 多渠道开拓教育工作者的成长之路

心态决定状态,气度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五年来,学校连续举办五届道德讲坛,用儒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打开教师的心扉,教师代表会前充分准备,博采众长,会上各抒己见,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最朴素的工作事例阐述“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学校因地制宜的邀请德艺双馨关工委老同志亲临学校作“性命、生命、使命”三者关系与作用的解读、“论语与人生大智慧”系列学习讨论活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理念;为进一步有效熏陶,学校通过家校联系活动、师德活动月、党日活动、教师工会活动等重塑“爱心、责任心、悟性、创造性”,开阔教师的心胸,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需求的师魂、师德。

(二) 全方位培训规划教育工作者育人之路

每学期开学预备周、教师会上,都用足够的时间进行师德培训,学习学校《师德师风十不准》《教职工违反师德师风处理意见》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重温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爱生如子的良好师德师风;每学期召开两次教学视导会,弘扬正能量,表彰先进,分享心得,引导教师踏实做事,潜心工作,不断进步,成为道德的楷模,人格的典范,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成为莘莘学子的心灵导师。

(三) 树立典型激励教育工作者的成才之路

学校每学年都能综合考评表彰各级各类先进,以不同形状,不同方式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身边好人”等活动,树立教师队伍的正能量;同时,学校高瞻远瞩,不仅让教师“走出去”学习,还把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请进来”交流,使典型先进促进广大教师能更好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明辨是非,规范言行,砥砺思想,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教育和传承作用。

二、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锤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要求教师要以生为本,在“教书”的同时,还要做好“育人”工作,让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化、活动化、生活化。

(一) 成长导师制引领学生成长

为落实生本思想,学校制定学生三年发展规划,并每学年制定和落实学生成长导师制,每一位学生都有教师挂钩做他们的成长导师,导师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为依据,规范学生的道德水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平时教育教学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二) 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园应是一本活动教科书。校园文化是学生感受最深并能发挥直接影响的文化,它能起到引导作用、凝聚作用、同化作用、激励作用。学校把校园的每一条路、每一片绿地、每一堵墙用名人名言融合学生自己成长的感悟点缀起来,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成一面育人的镜子;班级年段的文化墙更是承载体现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每一项表彰、每一件事务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激励广大学生不断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滋润着这些春天的种子,培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三) 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根据高中三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每一个年段的德育活动主题,依托新生军训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爱军教育,通过校外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学校“红五月”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主题实践活動拓宽德育途径,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充分发挥活动育人作用。

三、 “立”与“树”,德育过程的持久性和复杂性

思想道德的养成和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缓慢性、渐进性决定了德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然而只要持之以恒地抓落实,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则是深刻而持久的。

“立德树人”,目的是“立”和“树”,目标是“德”,对象是“人”,它蕴含了任务的坚定和持久性,同时也蕴含了德育目的和结果的深刻性和长远性,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这个群体,充满着朝气蓬勃和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他们的品性和观念可塑性强,实现立德树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注重引导,讲究方法,施行有度,切合时机,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映射了要成就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漫长的时间。“立德树人”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把时间换空间,进行理想信念等品质的养成,让它从低级到高级,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坚定,从量变到质变上升,相信它将对共和国的接班人的人格与道德判断将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立德树人”的最终指向是人,要求德育要“以人为本”,也是人文内涵的最终指向和归宿;而“德”承载着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要求,也是人文意义内容的体现;“立”和“树”敲响了德育目的实现的响亮之音,犹如丰碑树立起人的坚定意志,具有深刻性和长远性的人文意义特点。

四、 结语

立德树人,是全校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全校应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全社会都应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献言献策,多渠道参加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共育、共建等机制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促使学校各项工作不断优化,教育力量不断增强,只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都是德育工作内容”的理念,立德树人的任务一定能撑起学生成长的蓝天。

作者简介:

黄志阳,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落实立德提升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