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伟,刘秋月,崔耀琦
(1.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0;2.吉林化工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现代汉语(普通话)人称代词的分类方法以高名凯、吕叔湘、王力等语言学家的“三分法”最有代表性。也就是说,现代汉语中,单数人称代词基本上是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第二人称代词“你”(敬称用“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复数形式一律后续“们”。
日语人称代词在形态上比汉语丰富。现代日语(「標準語」)的常用人称代词可以概括如下:
表1 现代日语(标准语)常用人称代词
上述日语人称代词,常常在人称代词后分别后续「ども」「たち」「がた」「ら」等词缀,构成复数形式。此外,日语人称代词还使用一些替代形式。
汉语(普通话)人称代词称“我”、“你(您)”、“他(她)”,基本上可以无差别地使用,且使用频率高;而日语(标准语)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使用率远低于汉语。陈俊森(2000)以在中国影响力比较大的日本文学作品、电视剧以及中译本对话部分的人称代词为素材,统计分析了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是日语的2.7~5.6倍[1]。向秋(2009)分析了《雪国》及中译本、《土门》及日译本中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指出《雪国》的中译本人称代词使用数量是原著的3.5倍,而《土门》原著的人称代词使用数量是日译本的2.4倍[2]。
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限制比汉语多,总依据人际关系来改变人称代词。日语第一、第二人称虽然数量众多,但较难使用,而且不存在面对地位高的人使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汉语第一、第二人称虽然数量相对有限,但较易使用。汉语中,对老师、父母等地位高的人,也可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您”。另外,日语第三人称代词「彼」「彼女」,也不能用于指代尊长以及说话人或者听话人不了解的人。总体而言,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限制比汉语多,总是依据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内外关系、上下关系等)来改变人称代词的。
综上,日语与汉语人称代词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巨大差异根源在于,日语人称代词具有隐匿于语篇之中的特性。
1.固有名词、亲属名词代替第一人称代词
日语的一些固有名词和亲属名词,由于语用需要,发生了指称转移,变成了指代第一人称“我”。比如:
①(孩子想要跟母亲一起去超市)次郎:次郎も行くよ/我也要去。
②(由美邹着眉头看着饭碗里的青椒)由美:由美はこれ嫌いよ。/我不爱吃这个。
日本家庭中,比如父亲同孩子交谈时,指代自己时一般使用「パパ」或「おとうさん」等亲属名词。家里有了孙子(孙女)以后,对孙子(孙女)、对儿子称呼自己的时候用「おじいさん」或「おばあさん」等[3]。例如:
③(父亲对儿子)健太、お父さんの言うことを聞きなさい。/健太,听爸爸(我)的话!
日本的小学老师、医生、护士面对孩子时,常常用「先生」「お医者さん」「看護婦さん」指代自己。这类代替,实际上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亲属名词或职业称呼代替了人称代词。
2.职务、职业名词代替第二人称代词
汉语在指代听话人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你”“您”这两个人称代词,一般也没有什么使用限制。但日语很少使用以「あなた」为代表的第二人称代词指代对方时,尤其是对尊长一般不用。这是因为,日本人有一种观念:用代词这样的词来指称对方是不礼貌的。这种情况下一般使用“姓氏+さん/さま/君”、或者「社長」「先生」「お客さん」等职务、职业头衔称呼转变而来的替代性第二人称代词。例如:
④山田:林さんは来週のパーティーに行きますか。/你参加下周的晚会吗?
林:はい、行きます。/嗯,(我)参加。
⑤(下属告知部长)1時間前に部長のお嬢さんから電話がありました/一小时前,您女儿来过电话
上述代词替代,铃木孝夫称作语言的“自我规定”(「自己规定」)和“对象规定”(「对象规定」)。换句话说,日本人使用语言这一座标轴来决定自己或对方的位置,以上下关系为基础,通过语言的自我规定和对象规定,确定相互之间人际关系[4,5]。
3.指示词回指代替第三人称代词
人称回指是语篇中一个指人的成分可以在上文中找到参考点或者解释,是语篇的重要衔接手段。日语与汉语相比,在人称回指时,很少使用「彼」「彼女」这两个第三人称代词,通过「コ·ソ·ア」系指示词和普通名词的照应更加常见。当发话者或者听话者不知道指示对象是谁时,不能使用「彼」「彼女」[6]。汉语中,只要是谈话中登场的对象,无论说话者或听话者是都认识该对象,均可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进行回指。此外,日语中的「彼」「彼女」一般不能指代尊长,一般要用「あの先生」「あの方」等代替。汉语的“他(她)”则没有这类限制。例如:
⑥私の遠い親戚で田中さんという人がいますが、今度その人が本を出したんです。/我有个叫田中的远房亲戚,最近他出了本书
⑦山田:吉田先生は明日大学にいらっしゃるかな。/吉田老师明天会来大学吧。
田中:あの先生は集中講義だから大学にいらっしゃらないと思います。/他要连着上课,我想不会来的。
如上所述,人称代词的各种代替形式,能使语篇的结构简洁,表达准确和生动;能够凸显人际关系,凸显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比如,同一个人,在家庭里可以使“爸爸”“丈夫”,在职场可以是“王经理”“李主任”,在社会上可以是“张XX”“李XX”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人称代词串在一起,展现出活生生的动态人物,体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7]。
日语人称代词的省略,突出体现在以下语篇中:
1.会话语篇
日语会话语篇中,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场,人称代词不言自明,一般会省略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例如:
⑧(结识新朋友时,询问对方的职业)
A:すみませんが、お仕事は何ですか。/唐突地问一句,您做什么工作的呢?
B:会社員です。/我是公司职员。)
2.包含特殊句式、特殊语法的语篇
以下场合,通过下面的语法手段等可以判断出主语或者宾语时,通常省略相当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人称代词[8]。
(1) 意志动词ル形、タ形的主语是第一人称的语篇
⑨山鳩は姿も好きだが、あの間のぬけた太い啼声も好きだ。(わたしは)世田谷新町の家でも聞いたし、(わたしは)時々行った大仁温泉でもよく聞いた。/我既喜欢斑鸠的身姿,也喜欢它那跑调的啼声。我不论是在世田谷新町的家里还是在经常光顾的大仁温泉,都经常会听到。
(2) 「と思う」「と思われる」等基本形作谓语的语篇
⑩田中さんはパーティーに来まいと思う。/我想,田中不会来参加晚会。
(3) 感情谓语句语篇
感情谓语句通常用「怖い」、「うれしい」、「おどろく」、「気がする」「がっかりする」等具有心理变化词来作谓语。在直接表抒感情时,作为感情主体的人称代词,除了特别强调场合外,一般要省略人称代词。例如:
A:優勝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現在の御心境は?/恭喜你获得冠军。现在心情怎么样?
B:そうですね。やっぱりうれしいです。/这个啊,我很开心。
(4) 含有授受动词的语篇
「~てくれる」「~てもらう」「「~てあげる」等授受动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因而语篇中作为宾语(或者间接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往往省略。而汉语的授受表达没有这种人称限制,必须用代词明确给予方和接受方。
/要是我中了一万日元的彩票,不论是什么我都给你买。
(5) 敬语语篇
日语的敬语也有明显的人称指向性。在使用尊敬语时,表示尊敬对象的第二人称词一般省略;使用自谦语时,一般省略第一人称代词。汉语没有这种敬语体系,表达时一般会补充人称代词明确所指。例如:
「ご覧になりたい」暗示了指代人的第二人称代词动作主体的存在,「ご案内します」这句自谦语暗示了第一人称动作主体的存在,因而不需要添加人称代词。但译成汉语需要添加人称代词“我”和“你”来明确所指[9]。
日语人称代词的省略,主要原因在于日语是一种“视点固定型”语言。日语倾向于固定主语,倾向于将发话者的视点对象固定化。简言之,日语中总是以第一人称的视点为出发点,把握周围外部世界。因此,与汉语相比,日语更容易省略作为动作主体和动作对象的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的隐匿性是日语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致日语与汉语的人称代词在形态、使用频率以及使用范围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日语的人称代词,主要通过替代和省略两种方式隐匿于日语语篇之中:通过相互之间上下、内外、尊卑等人际关系的确立,实现人称代词替代;通过将发话者的视点对象固定化和具有明确人称指示意义的授受表达和敬语,实现人称代词的省略。日语语篇汉译过程中,需要明确内外关系、上下关系、尊卑关系,转换发话人视点,补充人称代词明确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