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玥娇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贯彻、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银行逐渐成为金融体系中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银行迅速扩张,但其未来发展仍是机会与威胁并存。本文运用SWOT分析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对我国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互联网银行行业的未来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SWOT分析;五力模型
一、引言
互联网银行是金融体系不断升级和创造的新型业态,也是最具活力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互联网银行既能颠覆和创造全新的银行体系,又能促成更加完善和灵活的服务模式。未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既要把握机会,也要识别威胁。
二、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的机会
1.技术日趋完善,用户基础较好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技术风险正在逐渐降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放心地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贷款产品等服务。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日趋完善使用户的使用方式更为便捷,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银行的用户资源。
2.资金需求量大
目前,小微企业是资金需求的重要力量。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占比约为96%,它们创造了约60%的就业、50%的税收和40%的GDP,然而,其获得的金融服务只有不足10%,远未享受充分的金融服务,小微金融业务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需求较为复杂,很多传统银行难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和撮合这种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种一对一式的个性化产品及服务只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支撑实现,这为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巨大的利益空间。
3.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
信息不对称是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风险,显著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为互联网银行小微金融和风险管理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互聯网银行可通过引入大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挖掘与云计算处理,从而有效地调查、判断、监督企业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及时甄别异常状况,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4.国家政策扶持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目前国家对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进一步解禁和放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其次,鼓励其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最后,取消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 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这对于资产业务较强、存款业务较弱的互联网银行来说是有利的。
二、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存在的威胁
1.监管上仍存在缺位,具有法律风险
互联网银行作为新兴行业,其多方面发展情况已经突破了《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范围,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政府监管存在空白。而在支付结算领域,我国目前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章,没有 《支付结算法》,有关互联网银行支付结算及其他互联网支付基本上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2.互联网银行行业竞争激烈
大数据环境下,小微金融市场竞争主体迅速增多,竞争局势十分激烈。利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分析当前网商银行需要面对的主要竞争状况如下:
(1)现有同业竞争:除了传统商业银行外,直销银行 与其业务的同质化水平最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末,国内开设独立直销银行APP应用的银行已达105家。据调查,用户对于直销银行最满意的三方面分别是:资金安全性、银行的背书以及客服的质量。这也是直销银行相对于成立较晚、发展较新的互联网银行最大的优势。
(2)潜在进入者:随着金融体系的转型改革,民营资本,如百度、美团、小米、苏宁、众邦等各界的大型企业将陆续进军银行领域。此外,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合作建立直销银行的模式,将进一步催生成熟和极具竞争力的直销银行列队。
(3)替代品威胁:互联网银行由于政策的原因,并不能完全的发挥银行功能,且服务项目较少,只有几个极为简单的理财产品和贷款产品,与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服务同质化高,可替代性较强。
3.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利差缩小
2013年7月19日晚,央行宣布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未来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也终将被取消。而如果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尤其是活期存款利率放开,将影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没有了收益率的保证,消费者很可能不再继续追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这些金融产品。因此,利率的市场化是互联网银行需要面对的潜在威胁之一。
4.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互联网银行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产物,对于征信系统有着强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尽管目前支付宝已经以其海量客户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套互联网信用信息系统的雏形,然而信用体系仍存在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可分析性、市场开放度低、信用信息不能共享等不足,不仅给信用评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影响到评级的可信度,也不利于资源整合,易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四、小结
为了把握机会,应对威胁,在宏观层面,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定,健全征信系统;在中观层面,互联网银行应加强业务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微观层面,互联网银行应通过加强吸收存款能力、改善放贷投向等途径降低经营风险,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振楚. 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7.
[2] 张凯,李天一,刘杨.当前互联网银行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以前海微众银行与浙江网商银行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02):51-55.
[3] 张建利.构建互联网银行金融服务平台[J].金融电子化,2013(12):26-27.
[4] 周继述,王雪松.大数据助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3(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