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嵘 陈凯 张志雄 叶远航
鼻中隔偏曲主要是鼻中隔向单侧或者双侧出现偏曲或者是部分突起, 引起鼻腔功能障碍[1]。临床上对鼻中隔偏曲的治疗通常采用矫正手术, 其多是在鼻内镜引导下进行, 采取何种手术治疗方式成为耳鼻咽喉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科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 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三线减张法组和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 各30例。改良三线减张法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19~81岁, 平均年龄(55.8±8.6)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3.6±1.6)年。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中男24例, 女6例, 年龄18~82岁, 平均年龄(55.0±10.0)岁,病程1~9年, 平均病程(3.5±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改良三线减张法组 患者手术前给予全身麻醉, 进行气管插管, 在双侧鼻腔通过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 收缩鼻腔, 进行左侧鼻腔鼻中隔前端黏膜交界位置的定位, 在交界位置做一个弧形切口(C型切口), 将黏膜切开, 用剥离子对双侧鼻中隔黏骨膜进行分离, 牵开, 对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犁骨交界进行分离, 将筛骨垂直板前端0.5 cm位置咬除, 呈垂直长条形, 将鼻中隔软骨下端切除, 呈现长条形状, 宽度为0.5 cm, 咬除偏曲犁骨和筛骨垂直板[2-4]。
1.2.2 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 麻醉方法同改良三线减张法组。在鼻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后方4 mm做一个切口, 切口呈现“L”型, 贯穿黏膜、黏骨膜, 一直到中隔软骨, 将黏骨膜及鼻底处骨膜切开, 然后将黏骨膜达偏曲部分后缘钝性剥离, 在同侧中隔黏骨膜、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交界部位进行分离, 在距离黏膜切口后方4 mm位置(即A线或B线位置)做软骨切口, 分离对侧黏骨膜, 切除偏曲骨质、犁骨、筛骨垂直板和鼻底骨嵴, 手术过程中剥去同侧骨部黏骨膜,保留鼻中隔软骨部的黏骨膜[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黏膜损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黏膜损伤情况比较 改良三线减张法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 出血量及黏膜损伤发生率均少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改良三线减张法组治疗满意度为96.7%, 高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的80.0%, 并发症发生率0少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黏膜损伤情况比较[ x-±s,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引起鼻中隔偏曲因素如下[6-8]:①患者在幼儿、儿童时期有过鼻外伤病史, 因其年龄较小, 外伤史多遗忘, 鼻中隔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期, 随着年龄增长, 鼻中隔组织逐步发育完全, 出现鼻中隔偏曲症状。②鼻中隔发育异常, 骨性或软骨性支架与鼻腔侧壁骨的发育速度不一致, 形成偏曲;在接缝间形成骨棘或嵴。③鼻腔、鼻窦的占位性病变等对鼻中隔挤压造成鼻中隔偏曲变形。④遗传因素造成。通过本文两组病例的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改良三线减张法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 出血量及黏膜损伤发生率均少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三线减张法更加注重平衡鼻中隔软骨前方、后方和下方三条线的张力, 既保留了鼻中隔的基本支架, 又保证了鼻中隔维持正中的基本形态, 可避免因软骨与骨性支架切除过多导致的中隔摆动以及鞍鼻、鼻背过宽、尖上区塌陷等鼻锥变形的情况发生, 将发生鼻中隔偏曲的软骨黏膜贴敷于血液循环正常的单侧软骨膜上, 最大限度保护鼻中隔组织,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黏膜损伤[9,10]。改良三线减张法组治疗满意度为96.7%, 高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的80.0%, 并发症发生率0少于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组的1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三线减张法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 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 利于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 鼻内镜下改良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创伤小, 耗时少, 满意度高,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