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之
16年前,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将瘫痪的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护工,为了履行好这个嘱托,护工悉心照顾雇主生活无法自理的瘫儿,并在几年后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10多年里,她似姐姐一般照顾瘫儿,被方圆百里的乡亲赞誉为“最美护工”。她的名字叫张根宝。
临终嘱托
2017年9月2日清晨6点,一位68岁的老太推着坐在轮椅上比她小9岁的“弟弟”,在河畔享受新鲜空气。在浙江嘉兴王店镇梅溪新村,人们几乎天天可以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画面中的这两人非亲非故,却已经朝夕相伴了16年……
时间追溯至2001年,张根宝经人介绍,来到86岁的李大爷家做护工。李大爷妻子早亡,前两天不慎摔伤了腿脚,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而唯一的儿子李增又因小儿麻痹症双腿瘫痪。张根宝手脚勤快,为人热情,在照料老人的同时还要照顾坐在轮椅上的儿子。李大爷非常满意。
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后,李大爷突发重病,张根宝将李增托付邻居照顾,跟随到医院日夜陪伴伺候李大爷。在弥留之际,李大爷对病床前的张根宝断断续续地说:“张阿姨……你是个好人,我……我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就是我那残疾的儿子……我想你能不能留下来继续照顾他啊……”李大爷艰难地说完,干瘪的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水。张根宝连忙安慰李大爷。但听到要将瘫痪的儿子托付给自己,张根宝还是愣了一下,不知该怎样回答。
张根宝不是不愿意,主要是因为比她小9岁的李增双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而自己又是个女的,服侍起来很不方便。张根宝犹豫起来。当看到老人渴求的目光,张根宝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一股同情心油然而生。她郑重地说:“李大爷,您安心走吧,我会照顾好李增,一定不会让他挨饿受冻!”看着张根宝终于答应下来,老人露出最后一丝笑容,安然地闭上了双眼。
义无反顾
其实,当时张根宝在家里很难“脱身”,做护工也是出于无奈,主要赚些钱贴补家用。儿子和媳妇远在外地打工,老伴年纪也大了,而且身体不好,而唯一的孙子是个智障人,需要她照顾。为了照顾李增,张根宝只得两头跑。
李增整天坐在轮椅上,每件事都要让张根宝操心。在屋里待久了,李增心情就会很烦躁。为了让李增放松心情,只要天气晴朗,张根宝就会推着轮椅,带他出去晒太阳看风景,最远的地方一推就是十多公里。在饮食方面她也尽量依着李增的口味来做。张根宝说,最难的还是抱他上厕所。“他有130多斤,而且人没有‘筋骨,抱起来特别重。”张根宝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还得克服心理障碍,毕竟自己是个女的,抱一个大男人上厕所刚开始显得很别扭,但为了照顾好李增,她也顾不得这些了。
尽管很劳累,张根宝从没吭一声。当年,李增靠着父母留下的一点积蓄,每月支付给张根宝的护理工资是150元。很多人都劝张根宝放弃这份工作,说这150元什么地方挣不到啊。张根宝却说:“工钱不在多少。既然我答应了李大爷,就要把他残疾的儿子照顾好。”
这边忙着帮完了李增,张根宝还要急匆匆地赶回家照顾智障孙子。有时,她会让老伴搭手帮一下,但老伴有病身体虚弱。无奈,张根宝只得求助邻居和亲戚帮忙照顾。2006年8月,李增突然在家昏倒,张根宝大吃一惊,赶紧拨打120,将李增送往医院。李增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在医院里,李增昏迷了9天9夜,张根宝陪了9天9夜,一步都不敢离开。医生和护士都以为张根宝是李增的姐姐。当他们从李增那里知晓张根宝是曾经照顾他爸的护工时,都惊得目瞪口呆。
李增说,张根宝对他的好难以言表,像亲人一样照顾他。出院后的李增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于是,张根宝这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在医院里硬是跟着医生们学会了换针头,学会了打胰岛素。看着张根宝笨手笨脚地给自己打针,李增哽咽着说:“姐,真是辛苦您了……”
由于糖尿病人不能过多摄入糖分,张根宝在李增的饮食上很注意。她准备了很多含糖量少的麦粉给李增做早点吃,一瓶瓶装好,吃掉一瓶再换一瓶。最麻烦的是,李增还出现了许多并发症,导致有时大小便失禁,但张根宝没有说过一句埋怨的话,总是默默地替他收拾干净。自从李增得了糖尿病,张根宝更是一步都走不开,甚至过年到亲戚家吃年酒都带着李增。
坚守16年
除了李增外,张根宝还要照顾智障的孙子。孙子已经二十几岁了,但智力像五六岁的小孩子,经常往外乱跑,生活上要处处照料。一次,她老伴中午打瞌睡,一不留神就找不到孙子,后来在众多乡邻的帮助下,折腾了四个多小时才在10多公里外的一个涵洞中找到了孙子。这件事让张根宝深深地自责,为此,她只得更繁忙地在两头奔波。
像陀螺一样地旋转让张根宝累得精疲力竭,一次她劳累过度晕倒在地,幸好被好心人发现送到了医院……张根宝自叹,有好几次都差点坚持不下去,想辞工回家,但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么多年了,感情肯定有了,李增把我当成自己的姐姐,他对我来说也就像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张根宝看着瘫坐在轮椅上的李增感慨地说。“虽然有时候挺累的,感到有些绝望,但不管怎么样,我答应了李大爷就要守信。尽管疲惫,幸好我现在身体都还好,能照顾得了他。”
为了方便照料李增,2010年5月,张根宝与老伴商量把李增接到自己家。当张根宝把这个决定告诉李增时,他愣住了,继而感恩的泪水“哗哗”而下。“姐,这是真的吗?你像我的妈妈啊!”“李增,别说了,这也许是缘分吧,更何况我答应过你爸的,一定要把你照顾好。”无声的泪水模糊了李增的双眼。“姐,我只有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您!”“不许这样说!”张根宝连忙让李增打住。
不仅如此,张根宝还叫回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和媳妇,让他们回来照料智障儿,而她自己则一心一意照顾李增。儿子责怪地说:“妈,你真的要和那个无亲无故的瘫子在一起,真的不管自己的亲孙子了吗?”张根宝听了心头五味杂陈,但她义无反顾,自己向李大爷承诺的事只能自己扛!
从此,李增成了张根宝家的一员。家里只要有好吃的,张根宝夫妇就让给李增。张根宝还按李增轮椅的高度,特地请木工做了一张桌子,方便他吃饭。饭桌上,张根宝总是将李增爱吃的菜往他的碗里夹。每天清晨,只要天气好,张根宝服侍好李增,就把他抱上轮椅,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邻居们见了诧异地问:“张嫂,你怎么把他带回家了?”“是的,是的。”张根宝眼里盈满着柔柔的笑意。
“以前不住一起的时候,我护理完他,回到家还会担心他一个人要喝水拿东西、要上厕所了怎么办。现在住一起就好多了,他有什么不舒服,我都能及时知道,也更方便照顾。”张根宝说,家里条件不好,当地民政部门给她和老伴也上了低保,生活虽清苦一点,但她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李增能平平安安,这样对李大爷也有个交代。为增强李增的体能,张根宝特意让人在他的床頭安装了一副吊环,每天她要帮李增进行一个小时的康复训练。“1,2,3……”看到李增攀吊环次数增多,体能渐渐增强,张根宝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因为一句嘱托,张根宝已无私坚守了16年。由此她先后被评为“感动嘉兴十大人物”“最美浙江人”,当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入“中国好人榜”。2017年10月,她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殊荣。张根宝微笑着说:“我没那么伟大,这样高的荣誉受之有愧啊!只要我身体还行,李增我会一直照顾下去的,以告慰李大爷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