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放疗晚期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炎危险因素分析

2018-09-03 01:16
天津护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静脉炎放化疗机体

丁 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

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是临床化疗的常用措施[1]。但PICC也可引发并发症,特别是导管留置期间易出现静脉炎、感染等,约占PICC置管所有并发症的40%以上,其中PICC相关静脉炎的发病率可达20%~30%[2]。肿瘤放化疗患者由于其特殊身体条件,控制静脉炎尤为重要。明确肿瘤放化疗患者PICC导管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可为进一步防治PICC相关静脉炎、改善肿瘤预后奠定基础。相关文献对此虽已有报道,但相关分析多从临床分析角度,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依据[3-5]。因此,本研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恶性肿瘤化疗联合放疗患者PICC静脉炎危险因素。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病历调查方法,采集2006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放疗同期化疗且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数据,共计673例。男318 例,女 355 例,年龄 24~82 岁,平均 (50.3±11.3)岁,导管留置时间为 17~105 d,平均(58.3±30.1)d。

1.2 PICC置管及维护 手术操作由具有临床工作经验5年以上、具备PICC置管以及导管维护资质的护士进行,并按PICC导管置管及维护规范进行维护。

1.3 静脉炎判断标准 参照静脉炎分级判断标准[5],0级:无临床症状;I级:置管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置管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置管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分析,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向前Wald法逐步筛选变量,入选和剔除因子检验水准α分别取P<0.05与P>0.10。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673例行放疗同期化疗且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静脉炎共159例,发病率为23.6%,其中I级133例,Ⅱ级19例,Ⅲ级7例。

2.2 联合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炎单因素分析 经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睡眠时间、置管次数、浅静脉化疗、放化疗疗程、机体免疫状态、血栓形成及置管部位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联合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炎单因素分析

续表

2.3 联合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生存质量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后的内在联系,并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以PICC静脉炎发生与否为因变量,各研究因素按照二分类变量赋值,存在(暴露)=1,不存在(未暴露)=0,见表2。采用逐步选择变量的方法(Wald前进法)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与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α=0.05的显著性水准下,进入主效应模型的有置管次数、浅静脉化疗、放化疗疗程、机体免疫状态、置管部位5项因素,其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正常免疫状态对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发挥保护性作用,而其余4项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为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2 联合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因素及赋值

3 讨论

PICC虽然在肿瘤化疗中广泛引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和放化疗对机体的损害较为严重,PICC引发的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发生率较高且结局较为严重的PICC静脉炎等,应引起重视。本研究显示,PICC引发的静脉炎在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较其他PICC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有增高趋势[1],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这可能与联合放化疗肿瘤患者特定的身体状况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大PICC静脉炎发生率也增多,这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或增龄性身体机能下降有关。但由于生活方式对PICC静脉炎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机体免疫状态而间接产生的,而且日常生活中的交互影响的混杂因素较多,如营养状态、锻炼情况、心理健康等,所以,本研究涉及的睡眠状况、年龄等因素在α=0.05的显著性水准下,未进入Logistic回归主效应模型,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的深入分析。

表3 联合放化疗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显示,置管次数、浅静脉化疗、放化疗疗程、血栓形成等因素可促进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而机体正常免疫状态对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发挥保护性作用。目前,静脉炎病理生理机制形成的专家共识是:PICC导管插入及其对静脉血管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和血栓形成,反复静脉置管穿刺会造成皮肤及血管机械损伤,破坏机体防御屏障,浅静脉化疗药物则可以损伤血管内膜,进而导致出现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这些外源性因素均可增大PICC相关细菌静脉炎的风险[6]。肿瘤患者由于癌细胞对机体的侵害及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引发免疫力低,导致抗静脉炎能力下降,所以,PICC导管插入及放化疗刺激两方面综合作用是PICC静脉炎发生的最主要原因[5]。另外,机体的免疫状态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抵御静脉炎的内源性物质屏障,癌细胞的侵害和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可显著损害机体正常的免疫状态,进而加剧PICC相关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因此,当机体存在静脉炎性病灶以及白细胞较低等低免疫状态体征时,应酌情待静脉炎控制后再行手术操作,必要时可给予升白细胞药以维持免疫水平。

综上,恶性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PICC置管操作和维护过程中,由于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引发PICC相关性静脉炎的风险增大。医护人员应针对高风险影响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静脉炎放化疗机体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邓俊峰作品选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