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超
概括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写作的基础。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方面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甚至许多教师自身概括能力便不强,无法对文意做出准确、合理的概括,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和培养了。因此,长期以来,一方面,学生对文意的理解零碎、浮浅,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只能在原地打转,无法上升。
前不久,本县教研室主办了全县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大赛,我有幸担任初中组的评委,听了30节课,但实事求是地说,很少有教师注意到学生在概括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主动去引导和培养了。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梳理,对主旨的概括,不少教师虽也请学生思考、回答,但并没有指出其问题所在,没有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有的教师干脆越俎代庖,为图省事,自己概括,根本没有意识到让学生思考、概括的重要性。尽管如此,教师们对同一篇文章内容、结构的梳理、概括,结果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并通过板书赫然呈现出来。例如,同是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或朱自清的《背影》,两位教师的板书就有很大的不同:
甲教师:济南的冬天
总特点:温情(宝地)——对比
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 舒适)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 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水——绿暖清亮
乙教师:济南的冬天
温情阳光照图(可爱)
雪后初晴图(秀美)
雪后远山图(宁静)
空灵水晶图(春意盎然)比喻
拟人
丙教师:背影
开篇点题——引出
望父买橘——刻画
父子分别——惜别
结尾抒怀——回忆背影
丁教师:背影
难忘
追忆
再现背影父爱子
子爱父
不难看出,无论是《济南的冬天》还是《背影》,两位教师的概括都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更体现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异,我想,其一是由于不同的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不尽相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高低之别,其二是由于教师们对概括的科学性认识不够,不明白概括有深与浅、全面与片面之别,不明白视角不同概括的结果也就不同的道理。
可能有人要说,阅读本就是个人的事,不同的人对于一篇文章的感受和认识肯定是不完全一样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尤其是在当下,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个性阅读、个性表达,鼓励独到的理解、独特的表达,所以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对文意有不同的理解本就无可厚非,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这道理并没有错,但我们必须弄清楚的是,个性阅读和准确概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以所谓的个性解读代替准确概括。个性阅读所强调的是阅读者根据个人阅读的目的,调动个人特有的知识、能力、经验、审美趣味乃至性格气质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以期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最大的收获,而概括作为一种语文基本能力,是指阅读者对阅读对象进行信息的筛选、提炼、整合的能力,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所以,无论是谁,无论带着怎样的阅读目的,其概括出来的结果都有个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应该说,越接近文本的真实和思想认识的真实也就越准确,反之就不准确,是片面乃至错误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概括的基本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个性解读、创造性地表达,不能跟着感觉走,否则,就是伪个性、伪创新,表面先进、热闹,实则落后、低效,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那么,概括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规律?要做到准确地概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我就以上四位教师的板书设计从三个方面做些粗浅的分析,期望能给广大同行带来一点启示。
一、概括的角度
所谓“角度”,是指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或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出发点,如正与侧、远与近、人与物、景与事、情与理,以及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等,视角或切入点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是视角不同,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也包含角度的问题。概括,说到底是对信息的筛选、提炼和整合的过程,但前提是你看到多少信息、哪些信息,多少不同、性质不同,结论当然不同。所以,要概括,就必须先有个明确的视角,否则就可能失之偏颇,就可能张冠李戴、条理不清。
上面甲教师和乙教师对《济南的冬天》结构层次的理解基本相同——由山到水,分四个层次来写,但概括出来的结果却有一定的差异。甲教师从文章写了哪些景物的角度对文章内容加以概括,乙教师则侧重从作者借助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角度来概括。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两位教师对文章内容理解上的差异,而不是不懂概括角度的问题,似乎也有些道理,但丙教师对《背影》一文结构内容的概括(可与丁教师比较)就显得很不合理。其中“开篇点题”与“结尾抒怀”是属于写作技巧方面的,而“望父买橘”与“父子分别”却是属于内容方面的,同时“望父买橘”又是站在“我”的角度近距离概括的,而“父子分别”又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远距离概括的;“引出”“刻画”与“惜别”“回忆”也同样存在内容与技巧不分的问题。可见,不辨角度的随意概括,不仅不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反,会使得学生思维混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和高超技巧。
二、概括的程度
一篇文章往往因其丰富而复杂的内容,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有深浅之别,特别是那些语言含蓄、意蕴丰厚的散文,许多人更是难解其真意。散文所追求的是丰富深邃、凝練生动,往往要借助具体的事件、场景、意象、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趣爱好或哲理思考。所以,阅读散文必须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把握语言和形象背后的情感、情思及其阐发的道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及其技巧,才能做到准确而深刻地概括。反之,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文章表层的东西,概括出来的东西必然让人感觉浮浅、片面。所以,课堂上,对文意概括的深浅好坏取决于师生、特别是教师对文章理解的深浅。
上面甲乙两位教师对《济南的冬天》一文内容结构的概括之所以有些不同,是因为甲教师看到的只是作者笔下的部分景物,所以只能做浅层次表象的概括,而乙教师所看到的是作者营造的形象和意境,所以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加以概括。但是,乙教师的概括也并非就是深刻的、准确的,由于他也还没能真正把握作者笔下济南山水的具体内容和审美特征,他所概括出的四幅图画也失之宽泛,与甲教师的概括实质上并没有区别。那么,怎样的概括才算是真正准确的呢?应认真体味作者借比喻、拟人等手法融入具体山水中的情感、情韵和情怀,不但要指出它是图画,还要揭示其具体内容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如前三幅画可用“日暖摇篮”“雪妆秀女”“村卧远山”等短语来概括,这样概括,画面就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思想,既显示了济南山水的与众不同,又表达了作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的安适与喜悦,以及对济南、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两位教师对于景物(形象)特点的把握概括也都存在问题:不能立足全文,整体思考,只是寻词摘句,简单为之。例如,甲教师把“阳光朗照下的山”的特点概括成“暖和、安适”,就显得十分牵强。“暖和、安适”应是在摇篮般的小山的呵护下,冬日阳光中的济南给人带来整体的感受,而非只是“山”的特点,硬要用文中词语来概括,可用“可爱”一词。再如,甲教师将“城外的远山”的特点概括成“淡雅”,则是脱离全文语境没能从整体上把握该语段的内涵——优美、宁静而出现的错误。而乙教师对此的把握应该说是准确的。再如“温晴”一词概括的应是济南冬天的表层特点,但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必须概括出作者融于山水中的“温情”或生活在这样山水中的人们内心的“安适”,否则,就不能让学生深刻领悟这篇精致散文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不能让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不能真正领悟作者构思运笔的高妙。
三、概括的涵盖度
概括要想准确,必须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和全部,若只把握材料的部分内容,就会偏离材料,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只有把握材料的整体和全部,概括出来的内容才是准确、全面而深刻的。
甲教师将文章前一部分内容概括成“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不仅浮浅而且片面。此处虽然是在写山,但更是从山的角度写济南人的生活与思想情感,只说写了什么样的山,未免就显得片面而不周全。这说明教者没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技巧。但是,乙教师将“空灵水晶图”的意境特征概括为“春意盎然”,个人认为是非常准确的。首先,“春意”一词是对该段前半部分泉水“绿的精神”的提炼。其次,该段后半部分作者以“蓝水晶”为喻,其目的也是为了表现济南水空、水天的透明、纯净,以及天地一体给人带来的美妙、温暖、舒畅的春天般的感受。如果说写“山”所要突出的是济南人的恬静和惬意,那么,写“水”则表现了济南人民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期望。因此,“春意盎然”的概括是深刻而全面的。可见,要想做到准确地概括,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具体细致的研读,用心体味;既要把握关键的词句,又不能忽视语段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对概括后的结果,应用原文去验证,看其是否涵盖语段的全部内容,如不是,则概括就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当然,概括能力作为中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指标,其训练与培养应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规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文本以及不同的训练目的,对概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既要懂得“摘要概括”与“取精概括”,还要区分文章的科学概括和文学作品的艺术概括。《济南的冬天》和《背影》都是典型的文学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立足于整体,深刻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与意境、情味,才能做到准确、全面、深刻,切实做到思想概括和语言概括的有机结合。
鲁宾斯坦说:“思维是在概括中完成的。”因此,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養,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学会提要、钩玄,学会“博观而约取”,“略其芜秽,集其清英”,进而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如此,我们的课堂就避免了低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就会一天天地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4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