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昂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提升,同时还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减压。古典诗词作为文学艺术长河中的精华,饱含着优美的风景、丰富的韵味以及复杂的情感。在新时代,很多人认为我们不再需要再为这类“之乎者也”浪费时间。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文化不能丢,文学不能忘。当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学生在古典诗词上的要求大都停留在会熟练朗诵的层面,并不能深入感受诗词所描写的景象和丰富的情感,学生自身也把熟练记忆作为自己学习的标准,流失了古典诗词本有的韵味。那么,对于高中的古典诗词,学生到底应该怎样去学习呢?
一、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感受语言之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学习的规律不仅适用于现代文,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也是同样适用。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反复吟诵,可以感受到诗词的古典美以及字里行间的语言魅力。在诵读的时候,一定要抑扬顿挫,用心去感悟和体验,这样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人在写诗的时候,讲究字字珠玑,对于遣词造句常常经过长时间的揣摩,因此才写出了如此清新脱俗、气度不凡的作品。我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时候,首先应当做到耐住性子反复吟诵,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韵味。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就要用沉郁的情感,仿佛在远处对世人默默凝视,感受到诗人心中那“半夜凉初透”的惆怅与寂寞。对该诗词的吟诵要低沉缓慢,充满惆怅。但是对于一些欢乐明快的古典诗词,在吟诵的时候就要加快节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要读出作者田园生活中内心深处的惬意和安乐,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所以,学生要学会适当根据作者的情感调节语速与语调,感悟诗词的韵律。
二、适当联想和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对于作者所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期待的一种描绘,这种意境美可以通过诗词的情调和整体的韵律体现出来。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古诗词的意境往往带给学生美的熏陶,通过这种熏陶,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我国的古典诗词成功地阐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所以古人在吟诗作赋的时候经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正是这种独特的手法,才让中华古典诗词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所以说,在学习中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如《观沧海》一诗,我们不仅仅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沧海的壮阔,还要进一步地想象出沧海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气势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师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精神饱满地去阅读,可以为学生进行泛读,其次还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这对于高中古典诗词的学习是尤为关键的。
三、查明典故,领会含蓄之美
在古典诗词中,很多诗人都引用或者借助典故来表达内心或者诉说情感,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作者不方便直接陈述心中的苦楚而决定的。借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理解典故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进一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在所处时代的难言之隐。如辛弃疾的《江城子·密州
出猎》就运用了“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想要重新得到国家重任、为国家效忠的期待。所以说,要想读懂古典诗词必须掌握其中典故的含义,这样才不会产生情感上的偏差。
对于典故的理解和掌握不仅仅是在古诗词中遇到了就有意识地进行查找和记忆,在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中,也应当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博览群书,积累有名的典故,这是提升我们文化修养以及个人内涵的重要方式。
四、挖掘内涵,体会思想之美
古典诗词的一大共性就是往往在词末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和升华,并表达心中的想法和期待,所以对于古典诗词,关键是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上升到思想的层面去把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景物以及事物的描写层面上。如杜甫的《岳阳楼记》,不僅仅要感觉到登上岳阳楼的那种迁客骚人的赞叹,还要从中体会到杜甫心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以及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够挖掘出诗词深处的内涵,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最高境界以及最难达到的地方,所以应当用心体会和感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教师应当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最后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和体会,感悟诗词的精华。
古典诗词的优美,在语言、韵律、含蓄、情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对于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学习,学生要学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加深自己的认识和把握。不仅仅要熟练吟诵,还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美丽景象和含蓄的情愫,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古典诗词,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同时加深涵养,提高境界。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