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
摘 要:马克斯·苏萨克的《偷书贼》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9岁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在战乱中被迫送到寄养家庭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作者以女孩的视角,第1三人称交替的讲述方式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争带给普通人们的创伤。本文从小说人物”沉默”的状态以及小说中不断出现的沉默场景出发,试图分析沉默背后所要表现的言语,已及作者是怎样以”沉默”发声,表现战争创伤。
关键词:《偷书贼》;沉默;战争创伤
《偷书贼》讲述的是德国二战时期的故事,整个故事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到处都是硝烟,到处都是斗争,只是或许是上帝眷顾,或许是死神的不忍心,在主人公9岁女孩莉赛尔即将居住的那个名为“天堂”的小镇,在硝烟和咒骂的背后,我们能透过他们看到些许幸福温馨的片段。然而从一个九岁孩子的眼里,除了感受到偶尔的幸福安宁,更多的让人体会到一种细碎的绝望和压抑。
小说除了以生动,温暖的笔调,描绘了法西斯德国极端专制年代,普通人在饥饿、贫病、死亡的摧残下坚持自我完善灵魂净化,互相扶助、互相取暖的温情故事外,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实地向读者展示了希特勒法西斯从物质和思想意识上对人的残酷统治和禁锢。
(1)父亲与母亲:沉默者与发声者
9岁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在战乱中被迫送到寄养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赛尔在弟弟冷清的丧礼后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册,为的是要纪念自己永远失去的家庭。火车载着她和弟弟驶向新的陌生方向,驶向他们的新生活,而弟弟不幸在火车上就夭折,战乱使得孩子们流离失所,在走向新生活的途中必然有太多失去和痛苦。莉赛尔的寄养家庭在德国慕尼黑市,当时正处在希特勒法西斯的淫威下,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大人们彼此仇恨咒骂,老师狠毒无情,纳粹分子横行霸道,战火时时威胁着人们的性命。莉赛尔每晚抱着《掘墓工人手册》入睡,噩梦连连。
莉赛尔的养父汉斯?修伯曼是一个善良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战友——一个犹太人救了他的性命,临终时把自己心爱的手风琴送给了汉斯。此后这架手风琴就伴随着汉斯,无论是在艰苦的劳作中,还是在闲暇时人们聚集的小酒馆里,汉斯都用自己的琴声抚慰着人们。为了让她安眠,于是养父在每天工作后,有时甚至是午夜,在地下室为她朗读手册内容,并开始教她识字。
母亲絮絮叨叨的形象与父亲在大多数场合中的沉默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个总是叫莉赛尔猪猡的女人,那个虽然咒骂不断却会抱着手风琴在夜晚思念丈夫的女人,那个在车站陪着莉赛尔等待爸爸的女人,那个被莉赛尔叫做妈妈的女人,尽管有种种无奈和隐忍,家庭的温暖始终支撑着他们一家人生活下去。
拯救一个人,无须大张旗鼓,最好是默默地予以关怀,镇长夫人依尔莎便是故事中另一位沉默而具有温暖力量的人物。镇长夫人依尔莎?赫曼是一个不动声色但心地善良的人,她知道莉赛尔喜爱读书,于是她故意敞开窗户,方便莉赛尔偷书。她明知莉赛尔来偷书,不仅不去揭露不去抓小偷,反而提供方便,因为她坚信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坏到哪去,坚信读书是拯救一个人,塑造完美人格的最好办法。而受到依尔莎“细雨润无声”般关怀的莉赛尔,当她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她的心灵必受到极大的震撼而得到净化升华。
(2)莉赛尔与书:追求者与统治者
学会认字进而开始读书的莉赛尔,尽管生活艰苦,吃不饱穿不暖,却发现了一项比食物更让她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用偷来的书继续学习认字。从此莉赛尔进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让她熬过了现实的苦难,也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读书给躲在养父家地下室的犹太人听,在空袭时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邻居朗读故事,安慰了每颗惶惶不安的心,潜移默化改变了原本粗鄙的性情。对照着战场上万人之间的争夺残杀,莉赛尔藉由阅读与文字所散发的力量,让死神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一面收取战场上的灵魂,一面思索人性的深奥:为什么人类一面展现残酷的杀戮,一面又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呢?
一个人的绝大部分喜好、习惯、脾性都能够从童年找到根源。小姑娘在失去弟弟的同时得到一本可以带走的《掘墓人手册》,她当时并不清楚这本书是什么名字、什么内容,或者她的这种“捡”的行为到底意味什么,只是单纯的想带走~其实对于当时的她而言,带走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对于死去的弟弟,即将分离的妈妈,以前饥饿困苦、贫困潦倒但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她带走的是一份感情,一种回忆,甚至一个看似荒谬的追求。如何理解追求呢?她享受家人在一起的生活,喜欢妈妈、弟弟都在身边的感觉,这是她人生第一次所感受的,也唯一觉得美好的事情。抽象意义上的“书”就是所有这些美好的唯一寄托。在长大以后经历了那么多事以后,她藏在心底的这小小的心思,不断的再影响她去靠近书、靠近知识、靠近心里的温暖。
当时的德国,纳粹分子横行霸道,“希特勒万岁”是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普通用语,而希特勒那本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成了人们居家出行的必备身份证件,用它证明自己对希特勒法西斯的忠诚,以避免灾祸。《我的奋斗》成了许多人免遭怀疑和迫害的护身符和救星。麦克斯逃往汉斯家的一路上,除了一套睡衣和一把剃须刀,就是《我的奋斗》这本书,而就是靠着这本书,他越过层层关卡,逃到了汉斯家。汉斯一个善良的德国人,只因为不赞成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表现消极而被纳粹党拒之门外。为了洗脑的需要,德国法西斯大规模的焚书。“他们用手推车把要烧的东西全部搬过来,倾倒在市镇广场的中央,接着泼洒某种芳香的液体。书籍纸张无论是飘落下来或是翻滚落地,最后都被抛回中间的纸堆中,从远一点的角度看,这纸堆像是一座火山或者某个丑陋的异形,降落在小镇的中心位置,必须将它消灭,而且速度要快。”
小说里这些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法西斯德国在希特勒法西斯专制制度下人的心灵的扭曲和邪恶。
(3)麦克斯与地下室:反抗与静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开始屠杀犹太人,为救汉斯而死的犹太老战友的儿子麦克斯?凡登堡找到汉斯家避难,好心的汉斯和夫人把他藏在自家的地窖里,并叮咛莉赛尔保守秘密千万不能这件事说出去。从此,汉斯一家和麦克斯一起,过着忍饥挨饿、担心、惶恐不安同时又精神充实的生活。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唱歌、甚至在寂静无人的寒夜一起打雪仗。麦克斯教莉赛尔读书写字并把自己手写的书赠送给莉赛尔,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纯真的友谊。在纳粹分子搜家的时候,汉斯一家沉着应付保护了麦克斯。后来汉斯因为怜悯一位集中营中的犹太老人,而引起纳粹党徒的注意,家里隐藏麦克斯的地下室即将被搜查,麦克斯为了不牵连汉斯一家,冒着生命危险离去。而汉斯也因被强征入伍,掉了一条腿后侥幸生还。汉斯和他的战友及其后代莉赛尔与麦克斯的生死情义,是不分种族的人间真情。
“这里是真正的地下室。这里有真正的恐惧。”在孤零零的房间,生命中的一切从反面燃烧。真正有追求、有梦想的人,会真正做到“忘我”。如果你真心的想做到一件事、喜欢一件事,就会把有限精力中的绝大部分都投身于这件事中,其余其他的,反而有类似于淡然或易满足的心态。麦克斯和汉斯一家人正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坚持追求着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看似无望的希望。
作家独出心裁地假托死神之口来讲述这个故事。让死神惊讶地睁大眼睛,一面收取战场上的灵魂,一面思索人性的不可见底的奥秘:为什么么人类一面展现残酷的杀戮,一面又有发自内心的相互关爱呢?正如书中莉赛尔所叹息的:“人类很喜欢观看毁灭性的场面,用沙堆成城堡,用骨牌叠房屋,这是他们一开始会做的事,而人类最拿手的的技巧就是推倒它们,而且还会把毁灭性场面扩的更大。”这正是人性中创造与毁坏,互爱与互害的悖论之所在。正如多年以后,死神前去迎接莉赛尔的灵魂。死神坐在喧嚣的大马路旁,忍不住感叹道:“人哪!人性萦绕我的心头不去!人性怎能同时间如此光明,又如此邪恶!”也更是体现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还有那句话:人性中有一点善有一点恶,只需要加水和和。
小说的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场景,当莉赛尔满头白发的在床边喃呢,她的孩子们在床边依依不舍,而莉赛尔依稀好像看见了爸爸在那拉手风琴的样子,那个温馨的地下室,那个犹太人、爸爸、还有一墙的文字,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作者引发读者的思考也从这里开始,战争对于人类心靈的摧残,绝望世界中的坚持和温暖,沉默消极背后的坚守与信仰,也许正是我们重新解读这本小说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澳]马克斯·苏萨克.偷书贼[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同上.P119
[3]同上.P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