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妙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正好是短板。而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搭起了形象与抽象之间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思维。文章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由布朗、柯林斯和杜盖德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个体参与到情境运动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实践共同体,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资源,承担不同的责任,为了同一个目标进行协商实践活动。
2.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由布鲁纳提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对认知结构的主动形成,而不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学习者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并能够把获得的新知识和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从而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所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本学科的基本架构有一定的了解。发现法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自主地去获得知识。
3.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以及监控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地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信息技术。
1.实践原则
第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生活经历。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学生感兴趣、熟悉的场景,降低理解难度。第二,注重趣味性与生动性。数学学科虽然讲究逻辑之美、严谨之美,但并不妨碍其生活气息,教师可以尽量为课堂注入轻松与幽默的元素,刺激学生的兴奋点。第三,注重生活体验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生活场景的选取与情境的创设,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插科打诨只会降低教学效率、干扰学生的思维。第四,树立适可而止的意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概念都需要通过生活体验来加深理解,有一些知识点在纯粹的数学情境下反而更容易理解,滥用情境创设,可能会引起逻辑混乱。第五,注重学生的感悟。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观,讲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而非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师在运用生活体验时,尽量不要为学生预设思路,而是让他们主动感悟,自主探索。
2.挖掘适合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要保障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必須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方面,学习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探究能力培养方面,学习内容选取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开拓创新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习内容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集体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的相处能力。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比如,在教学“速度的定义”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是通过哪种方式从家移动到学校的,从而引出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在教学“统计”时,可以发起实践调查课题,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统计的过程。
3.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依托
“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生即将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建立起桥梁,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能转化为能。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主,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将抽象的、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意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与开拓创新思维能力,进行生成性学习。
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注重数学概念、数学性质、数学公式与法则的融入。另外,教师也需要积极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抓住重点、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比如,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十几减9”时,可以创设“周末小朋友去公园游玩、买气球”的情境。
师:一共有15个气球,小朋友买了9个,下面有两个问题问大家:①还有几个气球?②阿姨再卖几个就卖完了?小朋友们,你能算一算吗?
通过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活动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发现5个1减9个1不够减时,看图数、想加算减、破十法就自然而然被有的学生发现了。从1捆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1根与另外的5根合起来是6根。即先算10-9=1,再算1+5=6。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理解了破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了最优化的计算方法——破十法。
4.引入游戏教学
在课时的开始阶段,学生的心思还在刚刚结束的课间活动上,精神状态比较亢奋,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引入游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过渡到课堂中来,从而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进行“平均数”课堂引入时,选取一个三人小组和一个五人小组,限时十秒钟在黑板上比赛画五角星。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游戏的不公平之处,产生对平均数的大致印象,从而顺利地导入正题。在新授课学习中引入游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比如,“克与千克”学习,教师选取几个常见的生活物品,让学生估算其重量,并填入表格,之后再用称称取它们的实际重量,比比谁估算的准。
数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习题的巩固,但是枯燥、单调的习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产生厌学情绪。把游戏引入课堂练习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乐中培养观察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将2、3、4、6、8、12填入图中的圆圈(等边三角的三个顶点、三条边的中点处各有一个圆圈),让每条边三个数积相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数字之间的关系,锻炼计算能力与数字的敏感度。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以情境认知理论、认知—发现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依托,适当引入游戏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效率。
[1]陈真碧.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0):122-123.
[2]池爱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