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江南
摘 要:核心素养是实现美术课程深化改革的基石,能够促使美术课程形式的多样化。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并提出“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本文立足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本土课程资源,浅谈将校本课程与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与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资源 整合
随着浙江省深化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美术教学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指出,农村小学应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本土美术教育资源作为素材。这既是对美术教材内容很好的补充、拓展,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美术素养。
笔者的学校坐落在拥有7000年左右历史文化沉淀的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博物馆附近。基于这一地域特色,遗址文化成为我校开展综合类课程不可多得的特色课程资源。于是,博物馆成为《梦回田螺山》校本课程的第二课堂,学生参加的活动主要是以了解田螺山文化的历史、农耕文化为主要脉络展开;而在田螺山遗址发掘的大量文物中,还出土了许多外形独特的陶器,以及精美绝伦的纹样等美术资源。这不仅仅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更能从美育角度探索田螺山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问题。因此将美术资源与校本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对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认为美术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更应该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遗址博物馆体验不同的美术氛围,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保护意识。因此笔者用以下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课时整合,效率加倍
首先将美术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时进行整合。每周三下午一般都有校本课程《梦回田螺山》,而美术课与校本课程在课时上是冲突的,所以经过努力与其他任课老师调配,我将美术课与校本课程的课时进行整合,将两个原本课时分开的课合并,让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学习校本课程中的美术信息,以及美术层面中的校本课程内容。
二、方法整合,识读图像
以前单纯的校本课程课,孩子们对于知识认知仅限于听,而现在整合教学方法后,我在孩子们参观前带好事先设计好的学习单(上图),学生在参观图1《刚出土的陶盉》时,让学生思考陶盉上的纹样是什么纹样?它有什么寓意?你认为它是先人通过什么工具刻画在盉体上的?结果发现孩子们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观察、思考、推测、请教馆内专业人员等方式主动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加深了对部分文物的综合认知:陶盉上的纹样是稻谷的纹样,它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食物的崇拜,人们应该是用坚硬的石制或骨制工具进行的刻画。
三、形式整合,理解文化
1、临摹纹样
在此基礎上笔者鼓励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更多地去探究其他文物中的美术元素,引导孩子们用写一写、绘一绘、描一描、说一说等方法来记录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文物器型、自己最喜欢的某件文物上的纹样、自己对于欣赏该文物的认识和观察感受。结果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有的画陶罐、有的画陶盉、有的临摹稻谷纹样、有的临摹野猪纹样(图2),文字表达也非常出色。这样一来加深了孩子们对于田螺山遗址文化的实际印象,二来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美术动手实践能力,锻炼了孩子们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了孩子们乐于用美术去表现生活的观念。并着重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的认同度和自豪感。
2、实践陶艺
田螺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陶器,这些陶器都是经过练泥、成型、烧制等工序制成。校本课程中没有设置有关于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流程,也没有布置相关的陶艺作业,但美术课有。所以将陶艺课融入到校本课程中非常受孩子们的追捧。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实践园专门开设了陶艺工作区,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体验,来感受流传千年的“土”与“火”的艺术。笔者事先收集了大量田螺山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图片和新石器时代其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图片素材,让孩子们通过欣赏、探究、动手操作等方法,结合在田螺山遗址馆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初步了解尝试这一时期陶器的器型,作品整体呈现简单朴实,自由、天真的制作风格,并产生对于田螺山先民制陶技艺的崇拜之情和好奇之心,笔者顺势开展陶艺教学课,在孩子们产生强烈动手欲望之时,通过陶艺的手捏成型、拉坯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等制作方法的实践学习,将田螺山文化中的制陶技艺得以传承。
3、设计纹样
田螺山出土的陶器不光种类繁多,而且在许多陶器文物上都发现了先人们留在器物上的“纹样”。如图2“龟形刻纹陶盉”的“盉”身上就可有许多动物和植物的纹样,采用了概括、变形、夸张、修饰等美术语言进行装饰美化“陶盉”。说明田螺山的先民已经具有了很强的艺术创造能力。笔者设计了让孩子们用简笔画的形式,结合点、线、面等美术语言来设计装饰纹样。提炼田螺山出土文物的纹样之美,初步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概括的方法来设计简单的纹样。
4、再现模型
田螺山遗址经考证发现当时的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结构形式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在带领学生参观田螺山遗址时,专门请讲解人员就什么是干栏式建筑进行了讲解,并让同学们参观了复原后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对这一建筑样式有系统直观的了解。先民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创造出了美的建筑样式——干栏式建筑。由此。参观后笔者也布置了延伸作业,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来建造一座干栏式建筑。孩子们自发组成小组,有的利用吸管和大头针,有的利用废弃的冰棍,搭建出了自己理解的干栏式建筑。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加深了对干栏式建筑的印象,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再现了田螺山人的建筑之美。
5、设计文化卡
之前在日本金泽大学举行的浙江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日方成果报告会上,专家宣布宁波田螺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人工种植的茶树,为世界最早种茶之发现。这一发现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内容与浙美版《美术》四下的《茶香四溢》一课不谋而合。所以笔者通过让学生设计茶文化卡和制作有关茶文化的手抄报来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了解茶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以此为媒介,向更多的人介绍田螺山,以达到传播本土优秀遗址文化和培养孩子爱家爱乡的情感目的。
四、结语
通过将美术课程与当地遗址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实践,笔者意识到,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课本上的知识,而需要与校本课程资源相整合、相渗透,加深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理解。当然课程的整合对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地去探究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美术素养。
(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