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工制作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

2018-08-27 08:35姚亚楠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手工制作早期教育儿童

摘 要: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与早期的绘画涂鸦以及我国传统手工艺人的教学传承活动在目的和意义上都有所不同。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针对儿童的手工教学将很难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教学效果。启蒙教育中,精彩纷呈的手工课程的开展对正处于活跃期的儿童所显示出的吸引力在实践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证明。

关键词:手工制作;早期教育;儿童;不可替代性

一声啼哭预示了一个生命的开始,医学上说生命最初所呈现的喜怒哀乐并非真正情感的表达,而生命真正情感的表达往往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始的。从孩子双手本能地挥动到可以通过手舞足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开心情绪,这是智力成长的一个重大开端,手在脑力活动的支配下开始了内心的表达活动。

从“口欲期”孩童的“吃手”游戏到开始有目的地开始抓握活动,是孩子双手发挥其应用性的开始。手的应用性依靠其灵活性来实现,而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手工制作课程正是针对孩子对手的灵活性的需要所开设的。手工制作具有其明确的不可替代性。以基础造型为起点的手工制作,要求孩子不仅对基本形体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还要求孩子的手部肌肉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配合度,并且通过手工制作的练习,使其手部活动更加协调一致,精细动作及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得到更加多的强化锻炼和提高。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一、手工制作与绘画

早期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游戏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动手制作和绘画等“造型游戏”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比和他们一起游戏更能使他们快乐的了。手工制作和绘画等造型活动中,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己生活的世界发生变化,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各种物质材料的形态所获得成就感与喜悦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十分热衷于这种游戏并沉醉其中。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绘画中添加手工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在手工制作中加入绘画,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这就是手工课、绘画课特别受孩子欢迎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育旨在保证其心理和生理成长的一致性。手工制作把平面变立体,体现了孩子对三维立体空间的感知及控制能力。而“涂鸦”是绘画的最初形式,好比任何一个健康儿童所与生俱来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必然是会画画的,这种能力通过正向引导会演变成一种特长;但是,擅长画画的孩子却未必会做手工。即使当儿童成长到一定阶段,手部具备了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大脑具备了基本的空间感知能力,手,眼,脑能够达到协调一致,但是,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和练习,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对他们来说,仍然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此外,手工制作与绘画同属于“造型游戏”,但在游戏形式与结果上却有很大不同。一次绘画活动的完成代表一次平面造型游戏的结束,但一次手工作品的完成却预示着另一次游戏活动的开始。接下来,儿童会使用自己亲手参与制作出来的玩具来“过家家”(面具,布娃娃等),锻炼身体协调能力(沙包,纸球等),开发智力(拼图,棋子等)。此刻,手工作品化身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具,丰富了学前儿童的生活,促进了学前儿童智力开发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手工制作与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与人类文明一样久远,中国玩具史则更为悠久,从最初的“木鸢”、“巧环”到现代的电子玩具,智能玩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玩具在中国并没有成为一种规范的行业,很多民间玩具已面临失传的危险,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有传承和发展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将既符合幼儿园开展又符合儿童成长需求的传统手工艺,并将其融入幼儿园实践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成为现代幼儿园早期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中融入民间手工艺,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桥梁作用,让孩子们知道并了解我国民间手工艺术的精粹,热爱传统文化,启发艺术智慧,才能一代代更好地传承下去。

以幼儿园基础课程为载体,将民间手工艺术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儿童基本动手能力的发展,探索便于儿童实践,适合儿童操作的民间手工艺术形式。运用手工教学中的折、剪、捏等基本手段,在传统手工艺术中加入现代的艺术创想,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我国民间玩具花样繁多,制作复杂,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在手工制作中,材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往往会对作品的效果呈现起决定作用。丰富的手工材料本身对儿童来说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比如:幼儿拿到纸会折,会撕,拿到泥会捏,会揉,这都体现了幼儿对基础原材料有莫大的兴趣,但其意图不明确,此时,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他们将制作意图明朗化。明确的制作意图加上熟练的手指活动,才能使儿童产生成功的体验。玩具以可玩性为主要特征,制作有趣又可玩的玩具是现代学前教育手工教学中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通过制作和玩耍有趣的玩具和教具,扩展儿童的视野,丰富其文化,不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小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善于选择并利用身边物品或废旧材料,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体验、观察生活,还能在从中得到启发,不断发掘新的物质材料,丰富课程体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儿童的才智反应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制作给儿童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动手、动脑,使其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指尖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翟灿,熊蕾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3.

[4]鳥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M].于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11.

[5]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M].于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

[6]李金娜,赵霞.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7]杨景芝.儿童原创艺术研究[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8.

作者简介:姚亚楠(1985—),女,汉族,山东聊城人。

猜你喜欢
手工制作早期教育儿童
高职学前手工制作课程动手实践能力探究
手工制作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玩具图书馆对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