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梦丽 杜良霞
摘 要: 以塔里木大学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及大一、大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英语教情、学情及师生对分级教学的态度,得出结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既是改变教学现状、实现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广大师生的共同诉求。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教情 学情
一、引言
作为一所西部高校,与东部院校相比,塔里木大学的教学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数量的增多及生源地的多样化,学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统一标准的教学目标与授课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Stephen D.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1](the Input Hypothesis)及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理论指导下,笔者认为,实行分级教学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益尝试。为了探讨分级教学的必要性,笔者对我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尝试回答两个问题:1.我校的教情与学情。2.我校英语教师及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态度。
(二)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研究对象: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及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问卷设计:研究问卷分教师版问卷和学生版问卷。教师版问卷含两个板块:教情、教师对分级教学的态度。学生版问卷含两个板块:学情、学生对分级教学的态度。
(三)数据采集
教师版问卷:发放23份,回收23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3份,有效率为100%。
学生版问卷:由英语教师在课前或课间完成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工作。共发放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为94.6%。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229人,占48.41%;大二学生244人,占51.59%。
三、结果与讨论
总结分析教师版及学生版问卷数据,分别从我校学情、教情及师生的态度入手,探讨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一)分级教学——学情之所需
学情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情分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和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中写道:“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識状况进行教学。”[2]因此,无论是教学组织、调整还是改革,均需要对学生的“已知”水平进行分析。本研究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1.学习水平
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包含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了便于考查,本研究仅对学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调查,该指标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
在被调查学生中,成绩90分以下279人,占59%;90分以上194人,占41%,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差别非常大。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成绩在70分以下,说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比例偏高。面对学生英语水平多元化的实际,若硬性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教学,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扎扎实实地提高英语水平,就必须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
2.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3]。因此,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
调查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考试需要”,即“履行义务型”;二是“未来工作需要”,即“个人前途型”;出于“个人兴趣”的仅占20.9%。“履行义务型”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个人前途型”是以功利为目的的学习,有学习动力,但缺乏学习的趣味性。因此,如何培养、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难题。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教师难以选择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参与,导致小组汇报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个人汇报,达不到预期效果。分级教学则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反馈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双向传输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可干预控制的系统。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是学生的反馈。学生的自我学习反馈可以直接反映出其学习效果、学习评价等。准确及时地把握反馈信息,教师就可以随时调节教学过程。本研究调查了学生对大学英语教材、授课内容和课堂存在问题的反馈。
调查显示,仅有略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适中;25.4%的学生认为偏难或偏简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过深或过浅的语言输入会导致理解困难或阻碍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材选择上,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确定略高于其水平的学习材料。
调查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全能听懂”和“大部分能听懂”的学生仅占44.6%,“听懂一半”、“少部分能听懂”和“几乎听不懂”的学生达到了55.4%。说明目前教学内容难度急需调整,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生基础差别大,教师无法兼顾”是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最主要的问题,可见,学生英语基础的严重不均衡已给课堂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得,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果不显著,学生对教材、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不高,现行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兼顾大部分学生,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实施分级教学有利于解决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说明我校具备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学情基础。
(二)分级教学——教情之所需
教情就是教师的教学情况。英语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教师版问卷主要从教学反馈方面设置了几个问题。
在“您认为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是否适合学生”这一问题上,0人认为完全适合,15人(65.2%)认为适合大部分学生,7人(30.4%)认为适合少部分学生,1人(4.4%)认为完全不适合。
在“您认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上,8人(34.8%)选择了“学生基础差别大,教师无法兼顾”,7人(30.4%)选择了“学生缺乏兴趣或认为英语无用”,7人(30.4%)选择了“合班上课人数多,教学效果差”,1人(4.4%)选择了“教学内容难度不适合”,0人选择了“其他”。
从教师的反馈来看,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教材难度不合理、教师无法兼顾各层次学生、学生兴趣难以提高、合班授课效果差等问题,进行分级教学则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便于教师根据学生水平组织教学,因此,我校具备了实施分级教学的教情基础。
(三)分级教学——师生的共同诉求
在“你认为我校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必要吗”这一問题上,学生态度:282人(59.6%)认为有必要,89人(18.8%)认为没有必要,102人(21.6%)认为无所谓。教师态度:20人(87%)认为有必要,2人(8.7%)认为没有必要,1人(4.3%)认为无所谓。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师生对实施分级教学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师生对分级教学存在顾虑。
四、结语
在学生英语基础差距大、教学反馈不佳的情况下,分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因材施教,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分级教学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各高校对分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为丰富,这为我校实施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然,分级必然会带来教学管理、师资分配、学生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1):54-58.
[2]奥苏伯尔,著.任夫松,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序言.
[3]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0(4):8-11.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021)。
通讯作者:杜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