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沾亮
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幼儿阶段是健全人格、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所以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1]。
传统民间故事是指人们通过故事的形式,记忆和传播具有民族的特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主要通过记叙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故事[2],是幼儿德育丰富的精神财富。
幼儿由于年龄限制,较难真正理解事物的对错,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情绪。研究表明,5~6岁幼儿已能从对方的角度较为客观地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3]。美国教育学者基尔帕特里克认为,故事能够创造对善的情感依赖,激发学生成善(be good)的渴望,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熟悉他们需要知道的行为规范,这种情绪情感认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所以故事能激发幼儿的共鸣,使他们产生“我想成为谁”的想法,这种代入感正好吻合了5~6岁幼儿在该年龄段的情绪认知发展,使故事法成为发展该年龄段幼儿良好品德的重要方法。
图1 利用故事法进行德育
中国幼教奠基人陈鹤琴先生极力主张要在国情及本土化基础上,推动幼稚教育不断得到发展。但目前,很多经典民间故事已被西方童话故事取代,甚至有人宣称传统文化已与时代脱节,失去教育意义,应当被淘汰。面对这样的质疑,民间故事对5~6岁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影响是很有价值的课题。
长安镇一所幼儿园中选取128名5~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8名,女生60名。M年龄=5.78岁,SD=0.19。随机抽签分为A、B两组,每组64人,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进行双盲对照研究。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为了解幼儿主要抚养人(父亲或母亲)对民间故事的看法,及幼儿家中成年人阅读民间故事的情况,设计了针对幼儿父母的调查问卷。2017年2月对A、B组研究对象的父母发放128份问卷。利用问卷分析结果,为研究提供依据。
3.实验研究。(1)实验设计。前测。分享行为实验:为A、B两组幼儿每人提供2个糖果,告知他们糖果可自主分配,可独用,亦可分享,并安排幼儿在场地中自由活动。观察活动中幼儿间的互动,记下每个幼儿的情况。愿意分享记1分,不愿意分享不计分。前测进行3次统计;助人行为实验:让A、B组幼儿与中班幼儿混龄参加课间游戏。游戏难度略高于中班幼儿水平,中班幼儿游戏时会出现反复失败、行动缓慢等,观察被测幼儿,能协助的幼儿记1分,否则不计分,前测进行3次统计。
实验组进行干预。在一个月(4周)内,4次将A、B两组分开进行教学活动。A组讲两个与“分享”和“乐于助人”相关的民间故事;B组进行普通教学活动。
后测。前测一个月(4周)之后进行第二次测试,测试项目、方法与次数同前测。
(2)数理统计。获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软件与数学公式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共发放128份,回收128份,其中有效卷116份,无效卷12份。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81.03%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其中62.07%的孩子“经常听故事”,但仅有3.4%的孩子“经常听民间故事”,另外86.20%的孩子只是“偶尔或者很少听民间故事”。
在家长对民间故事的态度方面,96.55%的家长觉得“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承,应该推广”,93.10%的家长觉得民间故事对孩子“有所促进”,甚至是“改变很大”,但在民间传统故事具体对孩子哪方面影响更大的看法上,53.12%的家长认为以“品德”为主,28.13%的家长认为以“想象力”为主,另外,有9.38%和6.25%的家长认为主要的影响在“创造力”和“智力”上。
1.实验统计数据。(如表1)
前测中,在分享行为方面,对照组略好于实验组,助人行为指标则无显著差异。实验后,两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实验组在分享和乐于助人方面的行为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差异
2.对“分享”行为的影响。在前测中,A组和B组出现分享行为的人数较多,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由数据统计得知,A组有14个幼儿在前测中一次分享行为都没有出现,一个月中,2次讲述民间故事进行有关“分享”的渗透后,有12个幼儿在后测中至少出现了一次分享行为。B组在前测中有11个幼儿一次分享行为都没有出现,一个月后仅有4个幼儿在后测中至少出现了一次分享行为。通过数据对比,A组的前测与后测差异较大,后测中分享行为的比例有明显上升(如图2)。
3.对“助人”行为的影响。A组有30个幼儿在前测中没有出现一次助人的行为,经过了一个月(4周)的实验,2次讲民间故事进行有关“助人为乐”的教育后,有13个幼儿在后测中出现了至少一次助人行为。而B组在前测中有13个幼儿出现一次助人的行为,在一个月后仅有5位出现助人行为,A组前后测差异大,后测中助人行为的比例有明显上升(如图3)。
图2 幼儿分享行为对比
图3 幼儿助人行为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用民间故事对5~6岁幼儿开展德育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会主动代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处境。他们开始关注他人的物质利益与情感需要,在具有公正权威的重要他人的行为和语言指导下,能通过移情和体验习得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这正是幼儿获得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认知的基础[4]。故事能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生活,当在生活中遇到与故事中相似的经历时,会引起共鸣,使故事、情感、生活经历三者相互影响,最终建立道德概念。讲故事是一种能动的教学活动,是对作品再现的生活及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审美认识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的过程[5]。
相较于以情感培养为主的现代西方的故事,中国的民间故事对幼儿的影响更多集中在传统美德方面。过去媒介、信息不发达,民间故事承担着引导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社会道德文化形态、实施德行教育和道德思想传播的职能。根据威尔逊(Jame Q.Wilson)教授观点,影响个人道德形成的方式有三种:传递道德信息;激发道德情感;扩展思想世界[6]。民间故事通过故事情节传递“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道德信息,同时用语言与情景使幼儿自我代入,激发其道德情感,最后通过教师总结,扩展幼儿的视野。民间故事切合了5~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用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节生动地吸引着他们,引导其向善。同时,民间故事与西方故事相比,在生活背景、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方面更贴近中国的现实生活,能够更有效地影响幼儿的道德建构,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民间故事有民间文化基础,根据不同时节、气候和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应用。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家长认同民间故事对幼儿品德养成起良好作用,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调查还显示,仅有极少的家长会给幼儿讲民间故事,这说明民间故事在宣传方面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加强学习,学校向家长开展宣传工作,使民间故事及传统文化进入家长内心,改善社会文化基础。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
利用民间故事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教育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讲故事培养幼儿辨识事实的能力,进一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地表达自己,进而养成承认错误、勇于承担后果的诚实品格,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多样化的情感表达方式,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一些传统美德故事或历史杰出人物的故事在教育教学时不可一成不变、生搬硬造,故事的背景、人物及情节都需要根据时代的背景作出新的诠释或赋予新的形式,才能使人类积淀的文化故事继续滋润新一代人的心灵,体验那些永恒的生活原则和基本品质[7]。
综上,讲故事法是一种重视道德发展,利用情境性和特殊性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观的教育途径。实验证明,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在5~6岁幼儿的德育中效果良好。幼儿家长一般熟悉民间故事,也认可和接受其所传扬的正能量道德观。幼儿园及教师除了将民间故事应用到教学中,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将其与教育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开展长期实验以进一步探究其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