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路径,本文认为塑造人格魅力是前提,提升学识魅力是重点,提高情感魅力是核心,提升教学魅力是关键。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亲和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j.cnki.kjdkz.2018.02.040
亲和力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后来逐渐被引入到社会科学,尤其在心理学、教育学上被广泛使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亲和力被解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在教育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和教学魅力与学生的融合程度,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它是一种亲近、和谐、感染、凝聚的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途径。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要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让大学生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富有亲和力的言传身教。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亲和力,才能使学生认同并接受他所教授的内容,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前提在于思政课教师塑造人格魅力,增強高尚人格的感召力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前提在于教师通过培养良好性格、铸就高尚品德、树立敬业精神来塑造自身人格魅力,以增强高尚人格对学生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1.1思政课教师要培养良好性格,自信乐观
日本大学教授关中先生认为:“教师的性格特征应当具有明朗快活、朝气蓬勃的精神。”思政课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面对充满青春活力的“95后”大学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必然要求教师培养自信乐观的良好性格,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性格良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时时处处流露出自信乐观、诚恳谦虚、热情开朗、积极进取等性格特征,就会使教学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学生就能深切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可亲、可爱,就会有亲近老师的意愿和冲动,也就会愿意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科学理论。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良好性格本身就是一种身教,它会感染并促使学生去努力培养乐观向上、活泼开朗、自信进取的性格。
1.2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率先垂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品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铸就高尚品德,率先垂范,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发挥亲和力对学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向上向善。首先,教师要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学生才会对你敬慕;对学生热情宽厚,学生才会对你亲近。其次,教师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真讲、真信、真践行。“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赢得大学生信任、崇敬和亲近所必需的品质。”最后,教师要淡泊名利,淳朴自然。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如果教师能保持一颗淳朴自然、淡泊名利之心,那么他自然会富有亲和力,一定会吸引学生主动亲近。
13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敬业精神,无私奉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敬业爱生的生动写照。思政课教师塑造人格魅力,提升自身亲和力,必须树立敬业精神,乐于奉献。一方面,要认同和热爱教育,把教育当做事业。“高校教师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把教育事业作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途径。”只有认同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只有把教育教学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教师这一岗位上甘于清贫,诲人不倦,甘当人梯。另一方面,要关心和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把自己的心献给孩子”的教师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一个敬业爱生的思政课教师,才会释放出强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他的教育才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2重点在于思政课教师提升学识魅力,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
“高校思政课博大精深的理论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理论素质。”知识渊博是构成教师亲和力的又一基本要素。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重点在于教师提升自身学识魅力,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从而激起学生对真理的追求。
2.1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首先要求教师努力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使自己成为一个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专家”。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学习和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静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具备较高理论素养的人,才能综合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释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风采。”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必须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能够运用它来解答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2.2思政课教师要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高校开设的思政课包括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几乎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要求教师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熟悉相关学科知识的“杂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旁证博引、深入浅出、见解独到,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启迪了思想,还净化了心灵,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3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汲取最新的知识理论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面对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的“95后”大学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要求教师不断汲取最新的知识理论,特别是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以及多媒体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新”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灵魂和生命。如果教师是一个老古董,没有做到知识的与时俱进,那他就不能给学生带来新知,学生自然不愿亲近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探讨和追踪学科研究前沿,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尤其要深入学习和系统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鲜活的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亲和力,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任。
3核心在于思政课教师提高情感魅力,增强真诚情感的感染力
“情感是亲和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一个情感丰富的教师,他与学生的亲和力就强。”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核心在于教师提高情感魅力,增强真诚情感的感染力,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
3.1思政课教师要真诚热情地对待学生
真诚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教师真诚热情地对待学生,能产生极大的亲和力。一方面,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当代的大学生比较敏感,他们需要尊重和理解,但如果不真诚,他们就会误认为这是可怜,从而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感。即使是一些道德训诫的话语,如果是发自你内心的肺腑之言,那么,这些话语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亲和力,反之则会被学生抵触。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要热情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学生是富有情感的人,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保持热情和激情,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學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3.2思政课教师要学会理解与宽容学生
理解与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一个善解人意的思政课教师一定是一个富有亲和力的教师,他一定深受学生欢迎。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情感魅力,要求教师学会理解与宽容学生。面对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95后”大学生,教师只有用心理解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态度和善,言语谦和,才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把自己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的人。对待上课睡觉、大声说话、成绩不佳的学生,教师的发火和责骂只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果教师用一颗宽容的心泰然处之,允许他们的暂时落后,包容他们的顽皮淘气,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真正从心底里喜欢、尊敬和信任老师。
3.3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倾听与肯定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耐心倾听学生、善于肯定学生,那么教师的亲和力自然会增强。思政课是一门注重人文关怀的课程,所以思政课教师更要学会倾听、耐心倾听、乐于倾听,同时要学会表扬、善于表扬、乐于表扬。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疑难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耐心倾听犯错误的学生的心声,切忌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一句赞扬的话很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练就一双慧眼的同时不宜吝惜赞美之词,要及时地发现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发现并赏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表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在肯定和赏识中行走得越远越好。
4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魅力,增强教学艺术的吸引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思政课教师具有教学魅力,能把思政课讲得有吸引力,那么思政课就是一门艺术,学生自然会喜欢该课程,也自然会乐意亲近并敬佩老师。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关键在于教师提升自身教学魅力,增强教学艺术的吸引力。
4.1思政课教师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亲切而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亲和力的又一重要表现。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要求教师努力锤炼教学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训练亲切自然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语言。首先,教师要衣着整洁端庄、清新自然。衣着怪异或者不修边幅的老师不仅缺乏亲和力,还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和排斥。第二,教师要表情和蔼可亲、谦恭有礼。温和的眼神、亲切的微笑能迅速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其中,微笑是最能感染学生的表情语。教师面带微笑上课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与轻松,进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第三,教师要手势恰当、斯文有礼。教师多用手掌、少用手指,多用拇指、少用小指,可传达出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反过来学生自然会认可和尊敬老师。第四,教师要动作文雅、自信优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走路应步履稳健、抬头挺胸,表现出自信的气质;教师与学生交谈时,身体宜稍微向学生倾斜,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另一方面,教师要锤炼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课堂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做到课堂语言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和通俗化,从而使学生由“不学”变“想学”,由“苦学”变“乐学”,进而提升自身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一,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幽默的语言能让深奥晦涩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课堂语言要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会让人顺耳又顺心,既可让人感到亲近,又可给人以美的享受。三,课堂语言要通俗化。通俗化就是教师要用学生熟悉的、习惯的语言来讲解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老师偶尔用一下网络语言、流行语言等,会活跃课堂气氛,无形中教师的亲和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4.2思政课教师要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启迪学生向上向善
在很多大学生的心目中思政课就是死板、晦涩的代名词。改变这一看法,要求教师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亲和力。首先,教学内容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学内容只有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用学生熟悉的事、学生身边的事来说明大道理、大问题,教学内容才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纳。其次,教学内容要坚持真理性、时代性和育人性。真理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具有强大说服力。时代性是指教学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育人性是指教学内容要增加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关爱成长的内容,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向上向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3思政课教师要改进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根据不同授课内容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亲近学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大学生主体性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依旧采用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怀疑,教师亲和力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采用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演讲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要时代化。“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95后”大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做到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综合运用,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富有时代气息,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