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幸福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2018-08-25 08:51梁红仙
科教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幸福观高校大学生

梁红仙

摘要 当下中国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但幸福感却并未因此得到相应提升。身处高校的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充裕、文化精神生活丰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本应具有较强的幸福感,但很多大学生却并不快乐,不仅对幸福的感受层次较浅,更缺少创造幸福的意识和能力。探索高校幸福观教育的有效路径,能纠正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理解的偏差,增强他们应对不幸和对抗挫折的自信和勇气,引导和提升其发现、感知和开创幸福生活的能力,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幸福观 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03

1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上下对人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热议和讨论,大学生的幸福观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幸福观教育明显滞后甚至存在缺位现象,目前还存在着人才培养市场化、功利化,缺少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单一化、效果不够明显等诸多问题。

1.1高校教育的功利化导致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缺位,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幸福观的构建与培育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受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冲击和影响,在追求就业率考研率的办学机制下,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种种偏颇和弊端,表现出过度的专业化、技术化和功利化倾向,忽视了对大学生是否幸福的终极关怀。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偏差,过多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传授,淡化、忽视甚至忽略对大学生的生理需求、情感培育和幸福教育,把培养会做事的人作为自己的重要目的,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灵的关注和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扩大了这种忽视。高校的各种评优和奖励多是以成绩作为出发点,重管理、轻教育,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轻道德与幸福观的教育,已成为普遍现象。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导致高校幸福观教育的普遍缺失,致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高分低能、幸福指数普遍不高的缺陷,大学生幸福感受力低下,对学习和生活的幸福体验不断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催化了大学生幸福观的功利化倾向。繁重的课业、人际交往的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困惑等,使今天的大学生背负了太多不应有的负荷,极少数学生不堪重负,日积月累,这些压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不快乐,甚至伤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近年来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普遍较低,在幸福观上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

其一,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存在偏差。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面临着学习压力、适应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人生幸福的感知和体验。当前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偏差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把追求物质享受和现实利益当作幸福,把追求所谓的事业成功、功成名就视为衡量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把价值观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过早地陷入对物质财富和名利的追逐当中,导致物质需要越满足,幸福感越低。

其二,大学生幸福观呈现功利化倾向。如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内容上的功利化,大多数学生更注重实用知识和实践的学习,轻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忙于考取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各类从业资格证书。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很多大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在就业上,表现为择业观念功利化,多数大学生在定位职业生涯时,把工资与工作环境放在首位,不愿去基层服务,在选择职业时把考虑区域优势、工资高低放在前列;在社会交往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对自己有利作为交友的标准,呈现出趋利避害的功利化交友倾向。

其三,大学生缺少感知幸福、发现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缺少幸福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是为了进入好的大学,进入大学后,努力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又演变为寻求优越的工作环境的谋生手段,这种教育的功利化使学生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和负担,学习不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功利化教育使大学生没有了理想,只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忙于应付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人生失去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的手段,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与此同时,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全民富二代”现象折射出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过分溺爱和满足,却缺乏幸福的关照和引导。学校和家庭的这种双重功利化教育和过高期望,以及市场经济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和就业负担等,极大地加剧了大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和追求成功的急切感,以致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道路上急功近利,重结果而轻过程,学习动机极其功利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关注个人一己的成功和幸福而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一些大学生急于索取而疏于奉獻,处在一种“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状态而浑然不知,普遍缺少感知、发现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1.2高校幸福观教育缺少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主要依托在德育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这几门公共必修课当中,缺少幸福观教育的体系化课程设置。即使在这些课程当中,幸福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只占到较少的比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把相关的幸福观教育当作一种知识的传授,而缺少针对大学生展开幸福内涵的挖掘与分析、幸福价值取向的引导、感知与创造幸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目前高校中过度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课教学,而与幸福观教育直接相关的生命教育、美学教育和人格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与内容却存在严重缺位,这种一边倒的课程体系设置,造成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失衡,基础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失衡,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失衡,最终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偏差以及大学生人格方面的缺陷。有知识而无信仰,有专业而无志趣,有智商而无情商,有成绩而无幸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之痛。因此,除了德育这个载体和途径以外,高校应该积极拓展其他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大学生发现、感知和创造幸福能力的提升。

2高校幸福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为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正内涵,提升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储备,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高校作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探索幸福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享受学习、快乐学习的人,一个有能力感知幸福、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人,将大学校园营造成一个和谐快乐、充满幸福感的学习环境。

2.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大部分责任是帮助学生去理解有关幸福的困惑和难题,学会对之提出质疑、学会负责地开拓有前途的可能领域”,教育工作者要更好地“为年轻人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人总是在追求幸福,但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才能形成一种理性健康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高等教育只有把幸福教育作为目的,才能让学生摆脱苦闷、压抑、枯燥和焦虑,从而让大学校园成为学生留恋忘返的学习场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进一步彰显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校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大行之道(UniversM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而不是用全部的时间去准备考试,不应把追求高就业率当作衡量毕业生价值以及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从而舍本求末,耽误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应不再强调考试成绩,应引导学生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财富、成功和幸福,培养学生保有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拥有追求幸福的勇气和动力,高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真正得到了体现。因此,高校应致力于对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将大学建设成一个快乐学习、和谐幸福的学习场所,一个充满幸福感的环境。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大学生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环境本身就会以达到个人幸福的范例真实地教育学生、熏染学生,巩固并坚定大学生追求人生幸福的勇气、信念和动力。

2.2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幸福观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适当调整并减少专业课的设置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例,适度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贯穿在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以课程为载体,融入幸福价值。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之外,开展历史与文化教育、科学与哲学教育、艺术与美学教育、生命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通过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理想与现实的各种对比,引导大学生感受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增强其感受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融入理财教育,将理财当成进行人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设计和生活实践的“必修课”,引导大学生确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消费观。大学校园课业繁重,学生的生活常常是三点一线,上课一读书一考试这种每天重复的单调学习生活会使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产生疲劳,失去体验快乐的心境。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站,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等专题课程和渠道来了解学生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给学生以具体帮助、关心和温暖;利用一些积极向上、激励奋进的校训和校园广播向学生传递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节活动”,用体验式、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静心思考、快乐学习,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幸福及幸福感不是被外界赋予的,而是在追求幸福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因此高校幸福觀教育还应将理论讲授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和创业创新活动,引领大学生走进科技园区、田间地头,深入乡村民间,积极参与扶贫帮教等志愿者活动,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能引导大学生去体验、去发现,进而领悟幸福的真正内涵。

2.3积极开展抗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发现幸福、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当今的大学生多生活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长经历中缺少对人生不幸的体验,经受不了风吹雨打,也耐不住平凡和艰苦岁月的磨练,因此难以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高校应大力推动并积极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和适应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幸福,懂得幸福的真谛,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幸福,把握追寻幸福的方向和途径,激励其为实现个人和他人的幸福而努力。“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挫折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源自事情的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即使在最穷困、最危险的境地,保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仍然可以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事情。通过抗挫折教育,使学生了悟在人的一生中,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学会直面生活的不幸和困境,学会减压和释放负面情绪,进而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幸福的人生。高校应通过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感恩生活、快乐生活,在日复一日平凡平淡的生活中亦能体会到常态的幸福。

2.4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幸福观教育建立在深厚扎实的文化根基之上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深化其道德人格的塑造,培养其对人生幸福感的深刻体验,增加对美好事物的感动。大学校园中人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人文教育能使大学生增加对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生活美、创造美的感动,能为了欣赏路边小花的绽放而停下赶路的脚步,看到秋天挂在枝头的果实时变得柔软温暖,看到小孩天真烂漫的笑脸而萌生对生命的喜悦和眷恋。在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内容的熏染下,大学生能从读书中学习中生活中旅行中交友中感受到比以往更多的快乐时光。幸福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富足,更多的幸福感来自心灵的充盈和精神的充实,而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体验需要深厚广博的人文素质教育来充实丰富。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身心的健全发展,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宽广基础,没有美学的熏陶和德育的教养,没有对生命的感知与人格的教化,就难以形成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整个生命系统的正确而完整的认知,也就难以真实地评价并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从而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找到幸福的归途。无论学生最后拿到哪个专业的学位,高校都应开设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如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思想等,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广泛利用好橱窗、板报、广播电视、校报等文化宣传设施,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同时要注重从东西方历史文化中汲取滋养,使大学生认识到放下物欲和对名利的追逐,回归到平实的生活,才能最终体会到生命的无尽喜悦,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发现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提供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和智力支持。

2.5将家庭教育融入高校幸福观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顺利开展,还应寻求家长的支持、参与和合作。大学期间学生虽然远离父母及其所依赖的家庭,但家庭教育在其成长中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教育中所传递的关爱、信任和帮助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与塑造,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温暖和谐的家庭关系能让大学生体会到巨大的满足和幸福,而冷漠少爱的家庭氛围则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对幸福的觉知和体验。然而目前高校中的家校合作却相对较少,学校及辅导员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互动都很欠缺。加之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拥有较多自由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逐渐较少,但成长中情感的苦闷、学业的压力、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复杂、人生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迷惘常常让大学生陷于彷徨无助的处境,造成幸福指数的聚减。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与交流,促使家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与高校一起发力,共同关注并提升大学生发现、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开启通向幸福的人生道路。

猜你喜欢
幸福观高校大学生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大学生就业趋势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