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历史学科逐渐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尤其是对于初中历史复习课的重视程度更是有所提升。那么为什么会提高对初中历史复习课的重视程度呢?主要就是因为历史复习课,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学过的知识得到温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观,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所以建构初中历史复习课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将要分析在现阶段的条件下初中历史复习课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对初中历史复习课有新的认识。
关键词:学科素养;建构主义;初中历史;复习课
作为历史学科来说,它的学科素养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那么基于历史课的学科素养,初中历史复习课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以上的几个方面。而且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改革,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观念已经渗透到课程标准之中了,所以探讨初中历史复习课的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要以一些初中课程为例来着重探讨有关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三大素养的培养。
一、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来看
其实从某种情况下看,开设初中历史复习课有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简单来说,所谓的时空观念,主要指的就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对事物进行观察与研究的概念。对于历史复习课来说,主要指的就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事件。事实上,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有多种方式,无论是什么方式都可以叙述过去。但是按照时顺序与空间要素,来构建人物、事件的相互联系,进而可以更加的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统一,局部与整体,从而可以依据时间与空间观念来对史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会将要学习的对象置于特定的时空进行考察。例如:老师在讲授近代史这部分课程内容时,首先老师就是要梳理知识点,回顾历史。然后将时间轴列出来,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14-16世纪,第二部分是17-18世纪,第三部分是18世纪-19世纪,然后根据时间范围联想到具体地点所发生的事件。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将时空观念贯穿到历史学习当中,从而树立一个整体的历史观,建构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的。
二、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来看
想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除了在历史复习课中利用时空观念来学习知识点,同时也需要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那么所谓的史料实证主要指的就是要学会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史实努力的来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例如:老师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单元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我国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变化数据,同时也可以请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谈谈他们对改革开发的看法。那么老师之所以要设计这样的活动,主要就是希望多角度的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亲身体会到改革开发的变化。此外,也可以让学生们对社会进行深入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既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自身的历史素养。
三、从历史理解能力的角度来看
所谓的历史理解主要指的就是学生对历史的理性分析以及理解能力。不管对历史进行怎样的理解,历史理解都是以史料为基础的,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之上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与客观的评价。例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历史讲解。首先可以让同学通过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进行异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三个条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历史复习课,同学们既可以温习之前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灌注新的知识。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历史人物进行学习。例如:老师可以展示出华盛顿、拿破仑以及但丁的图片,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历史知识的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对历史人物也的梳理,不仅仅要清楚人物的历史事实,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人物进行评价。那么通过老师设计的活动,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们理性认识历史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们对历史分析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可以为学生建构一个新的历史意识形态,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有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得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于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新课改的主要目標。那么想要更好的完善初中历史复习课,主要可以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事实上,初中历史复习课的作用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理性分析能力,更多的是有助于学生们的学科素养。所以进行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对初中历史复习课有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毛经文.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素养养育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J].历史教学,2016(03).
[2]刘俊利.学术的历史学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