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忠
摘 要:高中政治课堂是学生综合性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及培养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立足于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政治课堂教学策略加以优化,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达成对自身素质的提升,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优化;课堂教学;情景教学;策略
在高中政治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中,政治课堂应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针对学生政治方面素养的提升需求,制定综合提升学习素质的教学策略。而情景教学以创设各种情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自身主体地位,投入到教学中来,完成对自身学习成绩和政治素质的提升,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下文,笔者就高中政治课堂如何结合情境教学达成对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一番探究。
一、导入情境教学
导入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营造导入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高中学生自身政治素养还不完善,无法感受到政治的魅力,而导入情境的营造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地完成对政治教学内容的吸收。
例如,笔者在讲《感受文化影响》时,便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很多关于文化的照片视频来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存在及影响。这些照片视频从身边的马路、绿化、课堂开始播放到载人飞船、航空母舰、太空基站播放结束,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文化涉及到的每个角落,笔者再对这些播放的照片视频中涉及到的各种文化加以诠释,再引导学生回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就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堂教学。
导入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以一种先声夺人的方式,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有一种新的观感,又使学生怀着一份探究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完成对课堂内容的吸收。
二、辩论情境教学
高中学生对政治的理解程度不深,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深入到政治学习中来。辩论情境教学以课堂辩论的形式营造一种辩论的氛围,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政治中来,做政治的主人。教师在创设辩论情境时,应注意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优化整个课堂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深化理解和学习政治。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会不定期地展开课堂辩论,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资料,自己提出观点并加以解释。例如,在讲《生产决定消费》时,笔者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去准备论据,然后对“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展开辩论,要求每个人都提出自己观点,并要站得住脚,能够接受别的同学的质疑。这节课在辩论时,学生也是绞尽脑汁地去想自己的观点和去质疑别人的观点,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每个同学都在这个辩论中收获了很多,相信每个同学都对“生产决定消费”这个概念有了自己的一个理解。
辩论情境教学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课堂主人的地位,教师则退求其次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帮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中完成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学习和充分理解。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习成绩,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进而达成素质教学的目标。
三、生活化情境教学
高中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缺乏,无法对政治在生活中情境在现,教师通过营造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政治,从而得到一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政治的能力。让学生对政治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进一步了解,对政治的重要性能够有一个新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认真主动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去。
生活与政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课堂中营造一种生活情境,便需要拿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从政治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从政治角度认知世界的政治思维。例如,笔者在讲《财政与税收》时,便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的例子,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接着让学生去思考总结身边的税收,并列举提出。让学生从生活的层面去发现政治的影子,有利于學生洞察政治能力的提升。
生活化情境教学既可以从生活的层面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层面思考政治的能力。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言,还是对学生的个人政治素养而言,都是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可以营造导入情境,先声夺人,引起学生注意,继而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营造辩论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课堂主体的地位,做课堂的主人,做政治的主人,去展开辩论,进而对政治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学习了解。营造生活化情境,从生活着手,培养学生思考洞察政治的能力,继而完成提升学习成绩以及政治素养的教学目标。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课堂营造各种情境教学,可以多方位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政治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教师完成品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忠坡.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宋雅喜.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
[3]冯小平.对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思考[J/OL].学周刊,2018(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