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李燕
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通过精神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此对话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经验、认识积累、生活常识都参与到新意义的构建中,这样的构建不是单一式的,标准答案式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这种全新的阅读教学观,对传统阅读教学中僵化固定的、单一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强劲而有力的冲击,同时也给阅读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生命力。但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肤浅甚至误解,导致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失当,表面热热闹闹气派豪华,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天马行空者有之,令人眼花缭乱者有之,对文本内涵的分析浮光掠影,游离于文本之外随意生成,语文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那么,如何在尊重教材文本的前提下,合理创造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呢?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阅读课,应当处理好语文阅读的三重天:
第一重:立足文本
“文本是作者生命运动的结果,是作者审美观、价值观、生命观的文字体现,同时生命的价值又是多方面的,它综合地包含在文本中,自然又会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折射出来。”文本作者往往是一些思想家、科学家、语言艺术大师等优秀人才,阅读文本就是与“大家”进行对话和沟通。领略“大家”的精神风韵。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评价文本,感受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理解其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才能真正吸收其艺术营养。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总是建立在某一基点上。语文阅读的基点应该立足文本并由此及彼、沟通生活、开阔视野,培养语文素养,不能只凭读者现实生活的体验和个人的感情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视作者创作意图于不顾,任意曲解文本的主旨。
教学镜头一:
语文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的学习。新课导入后,教师便进行了知识竞赛。如下:《水浒》的作者是谁?写的是哪一个朝代的事?书中的108条好汉,哪些你能说出他们的绰号?然后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片断,接着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最后问学生,如果你是电视剧的导演,你会拍摄《水浒》的哪一集?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任务是阅读文本、学习文本,虽然电视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但这种改编已经是编剧、导演阅读和再创作的作品,与原著不可同语。我们当然允许在课堂上播放由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但不可本末倒置,以影视作品的观看来替代文本的阅读。
不可否认,影视作品的音像效果的确极具感染力,但这种感染力是影视作品产生的而非文本本身。我们反对那种忽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补充课外内容,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其它资料,使教材受到冷落偏居一隅、使教学活动失去认知支撑的失本现象。
教学镜头二: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湖心亭看雪》作品的诗意时,补充了一段介绍人物生平的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呈示的是作者张岱前朝的孤独与苦闷之情。有了这一段的拓展内容,学生似乎一下子“开窍”了:教师要我们回答的作品诗意,无非就是孤独,又加上文章本身就有一个“独”字。于是老师利用拓展资料便完成了对作品诗意的体会。
如果将拓展的材料形成所谓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本文的答案就是这样,这实际上是换一种方式来呈现标准答案。而文本作者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一般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字面之后的。因此从文本学习的意义来说,首先应该让学生立足文本、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应当由学生的认知来解。否则,哪怕教师的理解深度已经获得大家的公认,深入的分析也已經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这样只有利于教师却无利于学生的成长。
教学镜头三: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教师通过背景介绍进入课文,随后完成了分析文句、理解内容、扣住文本了解人物形象等教学环节。学生们对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的精神已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然后老师提问:唐雎的“布衣之怒”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是真的吗?秦王真是那么好对付的人吗?堂堂的秦王嬴政,扫灭天下,统一六国,何其伟大,岂会在一个安陵小国的使者面前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又是如何持剑上殿的呢?施教老师很认真地拿出他自己精心研究的成果。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句话是:此时的唐雎已经是一个一百三十多岁的“朽然老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基本情节不合事理,人物形象有欠准确,重要细节严重失实——所以唐雎出使并无其事,因而这个故事不会发生。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能是稚嫩的,也不可能具备教师的开阔视野,但对唐雎形象特点的把握,是他们在文本阅读中得到的真实可喜的收获。教师拿出的自己研究成果(也许他出示的是历史真实),一方面已经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实际,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文本学习的需要。当一个历史人物已经成为史料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时,我们所认识的应该是作品中的形象,而没有必要去考证他是否真实存在(这些应该是史学家们的事)。唐雎即使是“虚托”的人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反映了久受贵族压抑的平民愿望,虚拟人物所反映的感情比虚假的说教更富于真实性。
语文教学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没有迁移拓展的文本教学是静止的、孤立的、单薄的;但丢弃文本的研读、抛弃学生实际的过度拓展也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立足文本、尊重文本,语文的教学才会显示其真正的有效性,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绽放智慧的花朵,盈满成长的气息,焕发生命的活力。
第二重:超越文本
“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跪在文本面前去学习。”国家级骨干教师武风霞老师在教学《艰难的突围》时如是感慨,言下之意除“跪读”外,我们应有另一种阅读姿态:跳出文本“俯读”。面对作为阅读教学第一资源和主要凭借的文本,我们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阅读姿态?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重构自己的“第二文本”。由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不同,每一位学生有着各自看重的阅读点,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这种多元理解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这种理解并大加鼓励。现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试作说明,以求教于方家。
(一)自主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者带着个人经验的个性化阅读
这里的个体经验既包括生活经验(生活积累),也包括阅读经验(阅读积累)。就中学生而言,尽管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大,但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不同,经历有别,从小受到的教育各异,他们的生活经验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阅读经验亦如此。每个学生的阅读条件、阅读兴趣并不相同,他们阅读过的作品和形成的阅读积累因此也不相同。当他们把自己所独有的这些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带到文本阅读中去,每个人的感悟就会呈现出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状态。
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有个农村学生联想到下述内容。他的父亲有一次来学校看他,把他带到学校旁边的小饭馆去吃饭,父亲买了两个好一点的菜,一个劲地往儿子的碗里夹菜,叫儿子“快吃”;儿子埋头狼吞虎咽吃了半天,抬头一看,父亲竟然往嘴里扒着白饭。儿子含着眼泪,平生第一次往父亲碗里夹了菜。这个学生饱含感情的讲述,震撼了同学和老师。他对《背影》中“父亲”过铁路、爬站台、买橘子这一情节的阅读,很明显带有他生活的印记,具体、真切、动情。有些同学没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带着自己的阅读记忆,把文学作品中的父亲、母亲形象作为自己阅读的“前经验”,也能获得各自不同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既不会相互雷同,更不可能相互代替。这就是个性化阅读。
(二)自主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者的生命自我本真阅读
所谓个性化阅读,从动机和过程看,应该是阅读者主动的参与,全心而真心的投入。就学生而言,不应该是教师的强迫,被动地应付,身心应该是自由的。他们从主观上想与作者对话,想与文本交流,想丰富和提升自己。从阅读结果看,他们有真实的获得。同学之间的课堂交流也好,形诸文字的师生交流也好,说和写都是自己內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不装腔作势,不曲意迎合,更不是“拿来主义”。阅读文本的全过程,都是生命自我的“本真”表现。
(三)自主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人云亦云、众说纷纭,也不排斥结果同一
中学生阅读文本的视野和能力都还有限,他们个性化阅读的方式和结果有可能不相同,这种“不相同”是必然的。就阅读结果而言,他们的主观体悟,应该不是文本的言论,不是老师的结论,也不是权威的定论。他们应该打破一切框条,解开一切束缚,摒弃一切旧见,让自己的思想在文本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可能有点肤浅、片面,也可能失之武断、过于牵强,但随着阅历的加深,能力的增强,境界的提升,他们会逐渐克服这些缺点,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
但是个性化阅读并不拒斥结果同一。诚然,阅读结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很好的现象,甚至是我们经常期待出现的现象。但是,我们鼓励学生阅读文本百花齐放,是不是说结果就一定要众说纷纭,或者说,只有众说纷纭才算是个性化阅读呢?
笔者以为,这样是把个性化阅读简单化、形式化、框式化了。虽然我们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经典之语,但这句话似乎应该理解为: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不完全相似的哈姆雷特;而不能理解为在一千个读者的心中,会有一千个完全不同的哈姆雷特。如果是后一种理解,那岂不是说哈姆雷特连最基本的性格内核都没有了,就像一堆橡泥,想捏个圆的就是个圆的、想捏个方的就是个方的了吗?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的结果可以有三种情况。一是结论多元,大家见仁见智,不定于一尊;二是结果大同小异,共识为主,异议只是在一些局部和细节,例如对哈姆雷特形象的评价就是如此;三是结果同一,或者结论单一,或者结论有主有次,但大家看法相同,例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无论你怎样评价,他的功名世故心总是抹不掉的。总之,对于个性化阅读。我们似乎还是要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
(四)自主的个性化阅读需重视阅读的结果,但更要重视阅读的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当然要关注阅读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阅读的过程。学生阅读文本,要体现出自主性和探究性,要有较为正确的阅读方法,要在阅读、欣赏、评价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情感和价值品位,不能把获得阅读结果当作唯一目标。这是因为,学生们阅读的文本,大多是专家和老师们浪里淘沙、沙里淘金筛选出来的,很多文本文句的内涵,都有比较权威的诠释,中学生限于阅读的阅历和能力,很难提出新颖的见解,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他们的学习目的主要在于学会阅读文本,而非研究文本。如果过于专注文本的阅读结果,便会束缚他们的思维,也会偏离阅读的方向,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仅就关注结果而言,也不能只看结论是否正确(实际上很多时候难以说清究竟哪一种看法正确);关键是要看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结论是否言之成理,是否言出由衷,这样的关注,对于学生培养阅读品质、提高阅读能力,意义更为重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就是将丰富多彩的个性语言、自由表达的个性思维在不同的学生中积累沉淀下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活性,犹如一个磁场,能不断汲取新的语言文字信息,从而改造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思维品质。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基础,成为文化底蕴的成长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初始萌芽。
第三重:回归文本
语文的人文性使得许多文本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情感价值观,如果任意的创生改编,有可能会导致“文本情感价值取向”的缺失。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文本,既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文本中字词句等语文基本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累,从而使语文更具有“语文味”,同时又能进行必要的情感价值导向,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文道统一”原则。
就语文而言,“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眼于语言文字本身──语言文字的韵律、潇洒的字形、朴素或华丽的辞藻,积淀于语文文字本身的文化内质等;一是定眼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民族的挚爱、对人类生命的关照、对社会的责任、对亲情的感恩等,这些真正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俱融合于文本之中。
但是,文本意识的回归,并非是回头去走脱离实际,轻视实践的老路,更不是要把学生困于文本之中,而是在强调尊重文本意识的基础上,更好的去理解把握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范进中举》,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不同生活境遇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体验到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和封建社会人们对弱势群体的集体漠视和冷酷。后者主要针对现实生活而言,学生一旦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文本之中,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全新的个体形象,彰显出自己对文本自主独到的见解;相对应的,学生又可以运用从文本中积累到的生活感悟和生活意蕴来观照社会现实生活,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观点与评价。教师既要善于把学生在现实生活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领悟引入结合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意蕴回到现实,实现两种形态的生活对流交契,才能使学生更好更深层地理解和接受文本。
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诚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他也只能是“哈姆莱特”,我们总不能把他读为“鲁智深”亦或“林黛玉”,只有抓住主体“哈姆莱特”,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阅读和独特的感悟,才能将他真正“读懂”。多元理解而不任意曲解脱离文本;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思维驰骋而不空无边际胡思乱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适应新时代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全新语文阅读教学观。
一言以蔽之,只有从立足文本出发,个性化地超越文本,到回归文本的尊重,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收放自如而不会随意无度,学生才会在广袤的精神原野上驰骋语言的骏马而不会迷失方向,课堂也才会朝着生机勃勃的充满浓浓“语文”花香的春天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钱威 徐越化.
[2]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倪文锦 欧阳汝颖.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王文彦 蔡明.
[4]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