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T与抗因子Ⅹa监测肝素治疗老年脑血栓的临床观察

2018-08-24 07:32茜,侯毅,贺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脑血栓肝素分子

徐 茜,侯 毅,贺 帅

脑血栓是脑梗死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致残或致死率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是控制血栓形成,预防脑梗死的发生,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1-2]。低分子肝素是一类由普通肝素解聚产生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具有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较高等优点,但其使用受限于患者身体状况,需个性化用量[3]。目前临床常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监测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而APTT对于低分子肝素治疗剂量的敏感性不强,参考安全范围与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以95例老年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APTT与抗因子Ⅹa监测肝素治疗老年脑血栓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5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 例,女 38 例;年龄 60~78(65.83±7.64)岁,体重43~75(60.57±3.53)kg。纳入标准:经 MRI、CT 等影像学检查,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首次发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24 h;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脑出血或癫痫;合并严重的代谢系统疾病,或其他重要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治疗前接受其他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肝素过敏者。根据临床监测指标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采用APTT监测的45例为对照组,采用抗因子Ⅹa监测的50例为观察组。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并给予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规格:0.4 ml,4000 IU/支)治疗,0.4 ml/次,2次/d,皮下注射,连续治疗 1 w。

1.3 观察指标

1.3.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抗因子Ⅹa监测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第1次低分子肝素注射后4 h、第3次注射前、最后一次注射后12 h,抽取5 ml静脉血,分别采用凝固法测定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采用底物发色法测定抗因子Ⅹa含量。APTT正常参考值,男性为31.5~43.5 s;女性为 32.0~43.0 s;用药后安全参考范围(SRR)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5~2.5倍。抗因子Ⅹa水平的安全参考范围为0.5~1.0 IU/ml。

1.3.2 治疗效果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价治疗效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命指征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生命指征趋于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还需要继续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需调整用药方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3.3 不良反应 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同组指标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同时两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

2.2 治疗前后患者APTT及抗因子Ⅹa水平变化

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APTT水平和抗因子Ⅹa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但APTT水平和抗因子Ⅹa水平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并且在每次用药后(4~12 h),APTT 水平和抗因子Ⅹa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表3)。

表3治疗前后患者APTT、抗因子Xa水平变化

2.3 APTT与抗因子Ⅹa监测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治疗后,对照组用APTT监测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时,40例(88.89%)APTT水平低于安全参考范围,5例(11.11%)在安全参考范围;观察组用抗因子Ⅹa监测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时,15例(30.00%)抗因子Ⅹa水平低于安全参考范围,35例(70.00%)在安全参考范围。观察组在安全范围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血栓是常见的脑血管缺血缺氧疾病,发病较为紧急,且致死致残率较高,临床治疗的短期主要目标为溶栓,减少血管梗死区域,减少脑神经损伤,但是若使用剂量不准确,可能导致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4]。同时,目前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确定用量,这对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推广限制较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90.00%,且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表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好,与刘劲松[5]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发现,用药后APTT水平和抗因子Ⅹa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且在每次用药后(4~12 h),APTT水平和抗因子Ⅹa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表明患者APTT水平和抗因子Ⅹa水平随着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时间而随时变化,因此,APTT和抗因子Ⅹa水平可以动态反映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发现,治疗后,采用APTT监测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时,APTT水平在安全参考范围患者比例低;而采用抗因子Ⅹa监测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时,抗因子Ⅹa水平在安全范围患者比例明显升高。表明抗因子Ⅹa水平变化与低分子肝素临床治疗效果更接近,因此认为,抗因子Ⅹa水平更适合临床监测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潘玉卿等[6]在抗因子Ⅹa活性及APTT测定在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应用研究发现,抗因子Ⅹa比APTT更适合用于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剂量检测中,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表1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综上所述,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脑血栓过程中,采用抗因子Ⅹa监测治疗效果,更有利于调整用药剂量和评价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脑血栓肝素分子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分子的扩散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