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8-08-22 08:07黄平春
东方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培养策略

黄平春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高中必考科目,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绝不仅限于帮助学生应对高考的需要,更为重要的培养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为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物理学习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将简要阐述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的粗浅论述能够回应社会需求,能够对高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物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教学科目。但是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庞杂,不仅学生学习的任务比较艰巨,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十分繁重。尤其是在学生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时,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较为僵化,无法对物理形成理性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可以说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的一道门槛,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赔偿抽象思维能力,则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将陷入艰难境地,如果学生能够形成成熟的抽象思维能力,那么高中物理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认为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而言,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如下重要意义:首先,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这一科目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只有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学生才能真正深入高中物理的学习,才能对物理产生兴趣,提高物理学习的成绩和效果。当然,学习物理这一门系统性、抽象性学科,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高中物理学习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以后步入大学甚至走向社会学习更为专业和深入的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中学时代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敏锐的抽象思维能力,日后才能学习更为专业的理工知识。

2、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2.1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本文认为,教师在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个体情况,逐渐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是培养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首先,高中物理是一门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学科,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往往难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因此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去想象和感受物理的力量和美感,逐渐培养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次,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各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他们培养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思维方式,并且探索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题思路,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2选择适宜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高中的物理实际上仍然只是物理学的入门教学,因此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不应当是单纯的向中学生灌输多少物理知识,或者要求中学生记住多少物理学公式,而应当是引领中学生初步感受物理学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物理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帮助中学生为以后更为专业的知识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本文认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应当选择适宜学生的物理学教学。物理教材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规划等都需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来进行设计,同时物理学教材也是中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最直接的资料。因此,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教材内容既不能太难导致中学生对物理学习望而生畏,而不能太简单导致无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当然,教师的物理教师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是应当在全面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延伸,拓宽中学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当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由于性格特征、世界观、人生观构建的差异,其抽象思维能力也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采用不加区别的“一刀切”教学方式,而是应当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充分鼓励和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可能的保证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都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譬如,在向学生们讲授物理学中的“重力”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并给不同的小组布置适合该组实际学习情况的作业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解答物理题目,而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本文认为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学习思维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在物理学习时,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是激发其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活跃度的重要机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逐渐锻炼其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一题多问。学生在解答物理题目时,不仅应当思考和解答给定的题目,还应当思考相关的知识点,并就该相关知识点进行设问和解答。当然在一题多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问题有所选择,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的。一般而言,教师应当尽量选择开放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是或者否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中学生日后接触更为专业的知识奠定学习能力和思维基础。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转变物理学习的固有思维方式,同时选择适宜的物理教学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教师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以帮助他们学习浩如烟海、庞大繁杂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志亮.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學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8-02-05.

[2]赵云顺.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12-28.

[3]唐金山.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6-12-15.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培养策略
浅谈立体几何演示教具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探究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