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8-08-21 05:05李文君
学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法探究质量提高激发兴趣

李文君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宝贵的心理因素。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学好小学语文不光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素养,而且是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中小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学,把学习语文当做一种享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法探究;激发兴趣;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0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47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中学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而语文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因素,是学生认知事物、探求知识的动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各项工作中要取得一定的成就,离开了兴趣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中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够长,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学生其他方面的爱好通过巧妙的引导,转化为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运用学科特点,引起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发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兼优的作品。例如,教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可这样设计导语,先出示大幅《中国地图》,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我们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我们曾经攀登过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欣赏过闻名中外的黄山奇石,游览过美丽的北京城,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一块到西沙群岛去感受它的美丽和富饶。”学生的心随着那生动形象、激情昂扬的语言,仿佛早已飞到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教师在情感铺垫时,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因而学生对语文学科总是特有兴趣,总能自觉地学习。

二、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有刺激性的新生事物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不断创新教法、因材施教,分层施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小学语文课程《凡卡》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小“凡卡”的遭遇——小小年纪,只有九岁的他却被爷爷送走了,只能含辛茹苦地在靴店当学徒,天天想见自己的爷爷;夜夜想见“小泥鳅”;天天帮老板的小崽子摇摇篮,没有一点童年的快乐,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缺吃少穿、被人愚弄时有发生,生活十分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了让学生明确认识,加深印象,教学中不妨正话反说,故布悬念:是爷爷太心狠了吧?否则,他怎么舍得将九岁的小孩子送到鞋店去学徒,而受苦受难?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是怎么写爷爷心狠手辣的?这个违反常规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之主动地参与课文的阅读,努力地寻找自己心中的答案……通過积极阅读、同桌讨论,同学们得出了与老师相反的结论:凡卡的爷爷只是一个穷苦的守夜人,根本无法养活孙子,出于无奈,才送凡卡去当学徒的,不能由此判定他冷酷无情,心肠狠毒……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么两条规则:一是凡是方法单调死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直到昏昏欲睡,二是凡是方法变动过多的教学,又会使学生穷于应付,因而要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教学方法必须适当变化。但又不能变得过多和过于频繁。如运用“学做结合教法”,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学到知识,从做中发展能力,从而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例教《捞铁牛》《称象》等课文,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异常兴奋,学得积极、轻松,同时化难为易,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获得了一些难以忘记的科学知识.在教学《跳水》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在复杂关系中理清头绪,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让学生动手画简图,画出猴子、孩子、水手、船厂,并标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例《西门豹》《珍贵的教科书》《小珊迪》等课文,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为了演好,学生会把自己放在课文中人物的位置,替人物去说去做,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教育法生动、形象,学生喜学、乐学、情趣盎然。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兴趣引导发现问题。例《赤壁之战》一课,教师可通过提问创设这样的情境:赤壁之战曹、周双方各有多少人马?八十万人马对三万人马,你认为谁会取胜?这一仗是怎样打的,结果如何?为什么曹操八十万人马会被周瑜的三万人马打败?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按课文的原顺序,而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这样就设计了悬念,增加了激发性,使学生有了心求通,口欲言的解决问题的需要,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只要努力遵循小学语文特点,把握小学生心理特征,独具匠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学生必将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愈学愈爱学,愈学愈聪明。

参考文献:

[1]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80个妙招[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4] 刘海涛,王林发.小学语文:名师魅力教学设计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教法探究质量提高激发兴趣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美文美教
培养初中生阅读习惯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