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的有效途径

2018-08-21 05:05高占龙
学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高职学生

高占龙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专业认同感高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结果较好,反之亦然。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对此,教师应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途径,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04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以其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优势,逐步被用人单位所接受。当前多种因素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并不高,较低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多渠道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促进学习结果的提升,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提升高职毕业生竞争力和成就感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习结果的关联

专业认同感是指高职生对于自己当前选择专业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这一指标是影响和决定高职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开设多年的老牌专业,形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生对于这样的专业认同感较高,而对一些新开设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稍微低一些。专业认同感的高低却并不是由专业本身开设的历史和开设现状这些单一因素来决定的,而是与专业特点、专业办学力量、专业就业面向、专业受重视程度、高职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有很大的关联。学习结果指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所取得成效,不但包括某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还包括学生个人素质、专业技能的提升等多方面,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结果的更具体表现就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否达到企业岗位用人需求[1]。

专业认同感较高的高职生学习态度明显端正、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涨,课堂上听课比较认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尽自己所能去完成,考试过程中也是积极应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拖延现象较少发生。他们是一群主动、热情的学生,课堂上主动配合教师,学习过程也较少存在消极情绪,在学习之外的生活中,也与其他同学相处愉快,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整体积极向上。

专业认同感较低的高职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听课也是三心二意,有普遍看手机、睡觉等情况发生。他们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不做,考试过程中考风也不够端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拖延现象时常发生,学习过程存在消极情绪,整体学习效果较差。

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高职生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

研究表明,当前的高职生对于现有专业的专业认同感大致为中等程度,一大部分高职生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并没有不满意,但也不认同。通过调查发现,基于高职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专业在后期学习中专业认可感是最高的,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高职生对于自己的专业比较感兴趣,比较满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去学习,主动了解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内容,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即使专业内容或者课程设置与自己的预期有一些差别,他们也会主动去适应和调整。如果高职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漠不关心,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过一天是一天的思想,一旦专业设置或者其他因素不满意,他们变会对专业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二)基于高职生自身特点创新教学全过程

在高职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并基于高职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主修、辅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打破现有高职生对于主修课程不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的局面,以专业第一、辅修第二的原则来进行。专业课程作为主修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专业学习的重点内容;辅修课程作为选择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是高职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构建人人有选择,人人可成才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指定的过程中,要注意到高职教育对象的大众化,针对不同程度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发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认知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课程的开设力度,保障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某一项技能的培训;课程设置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征和地方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行业专家的意见。

(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专业认同感提升

大一新生作为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群体,对于专业期待值是最高的,他們的专业吸引度、专业期望值和专业认同感在所有高职学生中得到峰值。大一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可塑性非常强,大一阶段也是学校和教师对高职生强化专业认同感训练的关键时机。因此,应该加强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内涵和外延讲解,使他们快速透彻了解专业,通过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和专业引导,加强高职生对于自己选择专业的深刻认识,加强专业认可程度,提升专业归属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大三高职生作为即将走进社会的年龄段,他们对于校园外世界的渴望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刚入校时对于大学校园的新奇,也是即将面临工作和社会的群体,他们比较关注自己的专业能否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学校和教师在此时如果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告知大三学生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那么大三高职生对于本专业的认可程度也会提升,即便毕业离开了校园,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主动的补充和延续本专业的知识。

(四)不断提升高职生专业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

高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高职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关注高职生对知识的掌握进度,重点培养高职生各方面能力;要认真仔细的备好课程、备好课堂、备好学生,精炼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互动,以学生为中心,让高职生在课堂上感到有新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2];要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爱学习,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高职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穆兰兰,魏红.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习结果和学校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5(2):41.

[2] 徐国庆.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分析与提升路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98.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高职学生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