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设计类专业个性化培养与网络课程建设之必要性

2018-08-21 05:05潘飞
学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个性化

潘飞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闯入人们视野,它成功实现了知识交换,以及各学科间的交流学习。MOOC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个性化教育也成为另外一种可能性。通过智能算法、大数据的一些东西,使个性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实现,大方向是满足个性化需求。作为设计类专业教师,我们应结合专业现状,分析MOOC课程建设和个性化设计类专业发展的必然性,旨在扩大网络教育资源的规模,实现共享与交流,满足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网络课程;MOOC;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0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07

世界上的工作无非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做重复性工作,其依靠人不断地重复一样或者类似的同一劳动行为,从而产生价值的一类型工作,如邮递员、餐厅传菜员、流水线工人等等;另一类则为创造性工作,尽管此类工作经验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求劳动者不断地产生新想法,创造新事物,甚至营造新需求,创造新行业。创造性工作无法依靠不断重复产生价值,只能通过不断推翻自我,打破常规才能产生新的价值。简单地比较一下,就能知道两类工作的困难程度不在一个级别上,更不用说未来会有多少职业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未来预言家的论调,说人类即将迎来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机器人会逐步替代人类从事的职业位置,将近三分之二的人类职业将会被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取代,重复性工作职位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拥有缜密的逻辑关系程序和精准的硬件性能,还能到达人类身体所不能承受的各种极限环境,这些都是人类所不能做到的。至于创造性工作,也不能完全独善其身。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开始创作流行歌曲的编曲、填词等等工作。但是短时间内替代人类进行艺术创作还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缺乏高层次的美感、幽默感等等人性所独具的天赋。

一、设计类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设计类工作,一般人都会认为它应该是创造性工作,其实不然。设计工作包含了重复性工作与创造性工作两个部分。重复性设计工作,包括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内容的专业教学,传统课堂教学基本上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如果有,那么就在创造性设计工作的教学内容上。在我国有许多高校开办设计类专业,专业名称无非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等。也许是招生工作的需要,其涵盖面非常广泛,自然也是无可厚非。但当学生走入校门,经过一到两个学期的设计基础学习(重复性设计工作学习)以后,便会体现彷徨与迷茫。

“没有方向”是被听到最多的话,问题就在这里。教育从业者都明白一个道理:抽象需要理解,具体容易说清。但是学生学习适宜“由易到难”,就要求先具体后抽象的学习过程。设计基础学习可以很具体,具体到如何用笔,如何划线,但是创造性设计工作学习就像一团乱麻,千头万绪使得学生一时不得要领,那就需要教师将创造性设计工作的教学,处理地具体一些。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工业设计专业,最终落在专业方向上,学生迟早是要分方向的,如家具、家電、包装设计、玩具、服装方向等等。学生是迟早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的,而设计教育从“包豪斯”一直以来都是倡导个性化培养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尽管有些粗糙,但也提醒了设计专业教育从业者。可是结合众多二批本科院校或以下院校的基本情况,大多数高校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无法满足学生众口难调的现实情况。高校需要有切实的解决办法,但又不增加太多经济成本的方案。

二、MOOC网络课程建设是当下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

首先,MOOC是同一平台下多校多人的共同建设结果。众多的高校开办设计类专业,彼此研究的方向不尽相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设计专业教师将自己的优秀课程建设为网络课程后,课程总量增大就能更多的满足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不会因为本校的教师与学生兴趣方向不符影响学生的发展与专业学习。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执起教鞭的青年教师来说,资深教师的MOOC教学成果更是会让其受益匪浅。

其次,MOOC教学平台可以给予拥有更多研究方向的高校教师展示的机会。许多教师不仅仅只有一个研究方向,但是日常教学中不能完全发挥其多个研究方向的思考。网络课程建设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多研究方向的教师将非本职教学岗位的教学思考上传网络,既起到了教学的作用,又传播了其非本职教学思考。

最后,跨校的网络课程将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教师、学校联系起来。1加1大于2的道理大家都懂,广泛的网络链接将促进研究生导师选择、校际合作等等有利于大家发展的种种可能性。更不用说,网络课程的建设缓和了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均,促进教育公平等等问题。

三、结语

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点在于个性化培养而非应试教育的非个性化培养,设计类专业教育尤其如此。应用好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能更好地实现这个根本点。因此,各个高校都应积极建设网络课程,积极共享网络课程,让我们的学生选择更多,得到更多。

参考文献:

[1] 美国美泰公司.芭比公主故事[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2] 毕圣囡.中国动漫周边发展之我见[J].新西部月刊,2009(10).

[3] 元气森林.BJD娃娃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4]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 高春明.中国服饰文物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6] 美国孩之宝公司著,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译,变形金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7] 王翔.动画角色造型探讨[J].大众文艺,2008(7).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