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21 05:05孔祥剑
学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孔祥剑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被应用到各科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法中倡导通过情境设置进行教学,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要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体的主体作用,这些教学理念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使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法;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5-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25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原有知识在新知识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和积极性。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的合理化的解释和假设;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不是简单被动记忆、练习的过程,而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习者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具体包括:(1)在教学方式上,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必要的情境,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要体现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2)主张进行情境式教学。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定的情境,用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代替枯燥的课堂讲授。(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便更好适应未来学习需要;要进行合作学习,由于每个个体已有经验、思维角度的不同,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开阔学生视野;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课堂教学,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讲,学生听”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从短期来看,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有益的,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法注重师生集体智慧的发挥,在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进行思考、感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

1.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一篇语文课文内容都蕴含着多方面的知识,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画面描写、深刻哲理的蕴含,简单、枯燥的阅读背诵,很难全面体会语文课文中包含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法主张在情境中进行通过特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把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画面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领会,这样才能更好体现语文教学原则。特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来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新印象,从而得到更鲜明的艺术熏陶和历练。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自然物——槐树的细腻、真切的描写,展现了心理的变化,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刻体味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充分想象,联想,领略到秋的独特景致,对作者的情感生发了具体的共鸣。

2.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教学法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主张“教”“学”者,“学”者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建构主义理论,每个学习者个体对新知识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由于先前经验的不同,导致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理解,教學要做的就是要使学生超越自身的认识局限,从多个侧面来理解事物,对事物形成全面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和交流意义重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方式,发挥双向交流的作用,即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应,学生也可以就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向教师或同学提问,在交流中解决困惑。具体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小组讨论的作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重点词句的分析、问题的扩展探究,作文立意的确定等,多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途径,在互动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达到提高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3.倡导进行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作为一种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建构主义教学法主张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条件,教给学生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为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需要学生对新旧经验进行反复的双向建构最终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如在《传记选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画布里搏斗的人》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对于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有现实可行性,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

三、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变被动的机械接受为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变“无意义学习”为“有意义学习”,对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时,要全面分析不同题材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恰当地选择、应用,不能为了迎合新的教学理念而盲目使用。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应用一定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要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力四射的情境中,汲取语文营养,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欧阳靖.高中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姚律力.浅谈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J].语文建设,2013(1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