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来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门冬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12例,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主要运用掷骰子方式来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人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临床干预效果、妊娠结局与产妇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与总治疗时长等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之后,观察组产妇妊娠糖尿病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总治疗时长、血糖正常时间与日均胰岛素使用剂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糖监测指标改善幅度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门冬胰岛素应用到妊娠糖尿病治疗中,其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的人胰岛素,其可更大程度上降低产妇血糖,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妊娠结局明显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妊娠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1(b)-0071-02
妊娠糖尿病属于妊娠阶段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比较高,产妇一旦患上此类疾病,会对胎儿与产妇的健康构成威胁。妊娠糖尿病的致病因众多,如产妇产期内分泌发生变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因此,为缓解妊娠糖尿病对产妇与胎儿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应探索更为高效而科学的治疗方案,其中,门冬胰岛素成为重要之选。对此,在该次研究中,选取该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12例,对产妇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接收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12例,结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产妇进行平均分组,每组56例。
纳入标准:①以上所有产妇均符合妊娠糖尿病的基本诊断标准,即符合2010年所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关于妊娠糖尿病的实际诊断规范;②选择妊娠期患糖尿病的产妇,且产妇年龄均为40岁以下;③此次研究得到产妇及家属的同意,并签订了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通过增加活动量、控制饮食等方式予以调整,产妇血糖得到控制;②存在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的产妇;③存在药物过敏的产妇;④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合作的产妇;⑤由于各类因素而无法让试验顺利完成者。
参照组56例产妇,年龄23~35岁,中位年龄为(25.7±2.2)岁,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18例,孕周为19~40周,平均孕周为(31.5±6.3)周。而观察组56例产妇,年龄24~36岁,中位年龄为(26.2±2.3)岁,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16例,孕周为18~40周,平均孕周为(31.3±6.2)周。对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本信息的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产妇都实施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此为基础,参照组给予人胰岛素治疗,主要是在一日三餐前0.5 h开展皮下注射[1]。而观察组则是运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主要是早餐、晚餐的前5 min实施皮下注射[2]。结合血糖监测的实际效果,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要求每次所使用的剂量控制在1~4 U,直到最终产妇的血糖指标处在一个正常的范围。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分析与记录两组产妇的干预效果;记录好产妇血糖正常的时间、日均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与总体治疗时长;全面监测产妇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3]。
若产妇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且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即为显效;若产妇血糖降低幅度>50.0%,则表示母婴结局比较好,且出现了轻微的并发症,即为有效;若产妇血糖未发生变化,母婴结局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即为无效。干预效果=(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文章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干预结果对比
治疗完毕之后,参照组56例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而观察组56例中,显效3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由此可见,观察组干预效果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治疗前,参照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3.66±3.21)mmol/L、(15.32±4.15)mmol/L与(11.90±1.40)%,而观察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3.57±3.56)mmol/L、(16.02±4.73)mmol/L与(11.15±1.93)%,两组治疗前的各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學意义(P>0.05)。
治疗后,参照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9.18±2.42)mmol/L、(11.26±5.29)mmol/L与(8.30±1.95)%,而观察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54±1.79)mmol/L、(9.30±2.69)mmol/L与(6.22±2.58)%。从以上数据来看,参照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差异明显,血糖监测指标改善幅度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妇的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与总治疗时长对比
参照组产妇的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使用剂量与总治疗时长分别为(5.22±3.30)d、(47.53±7.50)IU/d与(12.70±2.14)d,而观察组产妇的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使用剂量与总治疗时长分别为(9.73±5.25)d、(61.29±8.52)IU/d与(16.63±5.83)d。由此可见,在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使用剂量与总治疗时长上,观察组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妊娠结局对比
从妊娠结局上来看,参照组56例中,剖宫产10例,羊水过多者10例,胎膜早破4例,巨大儿4例。而观察组56例中,剖宫产1例,羊水过多者1例,巨大儿1例。根据妊娠结局的重要数据,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妊娠糖尿病是产妇妊娠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产妇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其血糖水平会伴随着孕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4],对此疾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开展基本的运动与饮食控制外,还应选择科学而安全的胰岛素,实施规范性的皮下注射,通常会选择见效快、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特性、吸收速度快的胰岛素。以往的短效人胰岛素需要患者在进食之前0.5 h给药,药物很难达到相应的峰值,见效慢,血药浓度峰值是无法和餐后高血糖吻合[5],导致餐后的血糖控制效果不甚理想,还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不良现象。而门冬胰岛素属于重组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其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类似物,应用此种药物时,其血药浓度峰值与餐后的高血糖是吻合的,再加之此种药物具有见效快、吸收性好、作用时间短的优势,其和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存在着很强的契合度,能科学控制餐后血糖,利于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可见,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时应用门冬胰岛素,相较于传统的人胰岛素,其能实现对血糖指标的管控,且能增强产妇治疗依从性,进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6]。
在此次研究中,选取该院112例妊娠糖尿病产妇,根据治疗方式的不断,对产妇进行分组,参照组采取常规人胰岛素治疗模式,而观察组则实施门冬胰島素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临床干预效果、妊娠结局与产妇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与总治疗时长等进行对比。从临床实践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21%,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86%)、妊娠结局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血糖正常时间、日均胰岛素与总治疗时长上,两组数据不均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糖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差异大,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表明,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时,应用门冬胰岛素之后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产妇血糖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时间也大大缩短,且最终的妊娠结局也得到明显好转,进而能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其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 张菲菲,何英琳,吴映静,等.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10):986-987.
[2] 张慧.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8,10.
[3] 黄凤翔.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药品评价,2016,13(21):22-24,28.
[4] 袁双丽.妊娠糖尿病产妇临床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9):130-131.
[5] 张萍,储金玲.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0):157-158.
[6] 齐艳红.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74-75.
(收稿日期: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