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涛
摘 要 文章针对以往4G手机直播回传中遇到的由于回传信号传输不畅导致的直播画面劣化问题,提出了从源头和传输路径两方面,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进行优化方法,进一步提升保障直播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今后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融合业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传输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 移动网络;互联网;电视直播;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6-0146-02
中国的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推进下,目前4G(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凭借通信速度快、网络频谱宽、智能性好、兼容性高等特点在国内的4G用户数迅猛增长。三大运营商积极部署4G基站,4G网络不断扩充,基本实现了城区和县城以上区域的连续覆盖。
伴随着4G的快速发展,4G智能手机终端的处理性能,攝像头的拍摄画质也日益增长,利用手机来做电视直播作为一种新的直播形式也应运而生。但与传统可安装多张SIM卡的直播背包相比,手机仅能使用一张SIM卡进行4G数据传输,对于需要高安全播出要求的电视直播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薄弱。本单位对怎样提升手机直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立项研究和探索。
除了4G直播设备通过4G网络到运营商机房之间做到了多路径捆绑传输功能之外,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保障直播可靠性和安全性,本项目针对目前直播数据从设备端到运营商机房,再经过一段复杂的互联网网络路径,最后再到台内直播接收服务器的现状做出优化调整。
由于整个互联网网络节点多,链路复杂,可控性低,本项目针对这个情况,积极与运营商深入合作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直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提升。
本项目还解决了以往将电脑的视频信号接入演播室视频系统步骤烦琐的问题,可以支持多种分辨率的电脑视频信号转换为高、标清信号进入演播室视频系统。实现了直接在电脑上打开应用或者页面,插入观众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发送来的互动信息,做到与新媒体的融合直播互动。本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技术创新点。
1 智能手机直播多路径捆绑传输
伴随着4G的快速发展,4G智能手机终端的处理性能,摄像头的拍摄画质也日益增长,利用手机来做电视直播作为一种新的直播形式也应运而生。但与传统可安装多张SIM卡的直播背包相比,一般手机仅能使用一张SIM卡进行4G数据传输,对于需要高安全播出要求的电视直播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薄弱。本项目对目前的手机直播软件进行优化,在传输直播数据时不仅可以4G网络,同时也可以使用手机自身的WiFi功能进行传输,实现了多路径捆绑传输功能。较大地提升了手机直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把手机接入到WiFi设备共享出的另一家运营商的4G网络共享出的无线热点,通过这种方式,在原有手机设备的基础上,不需要对手机进行改造,即可将手机直播数据同时经过两家运营商的4G网络进行回传。为手机直播数据的回传,提供了备份通道,避免了经常遇到的一些由于某一家运营商的信号覆盖盲点,或者信号弱造成无法直播的情况。在手机上也基本实现了传统直播背包具有的多路径捆绑传输功能。
2 直播数据从APN专线传输隧道回传
从直播设备通过4G网络到运营商机房之间做到了多路径捆绑传输之外,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保障直播可靠性和安全性,本项目针对目前直播数据从设备端到运营商机房,再经过一段复杂的互联网网络路径,最后再到台内直播接收服务器的现状做出优化调整。由于整个互联网网络节点多,链路复杂,可控性低,本项目通过与运营商之间建立了一条在原有基础宽带之上的APN专线传输隧道,实现了直播数据从设备端到运营商机房,再到台内直播接收服务器之间的点到点传输,无需经过复杂的互联网网络。实现了直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通过与运营商的深化合作,本项目将用于4G直播传输设备的SIM卡全部绑定到南宁电视台专用APN网络中,并在台内的直播数据接收服务器所用的路由器中添加相对应的APN专线传输隧道配置,做到4G直播传输设备与直播数据接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透明传输,让4G直播画面可以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3 新媒体的融合直播互动
本项目不仅做到的手机直播这样的新媒体的融合形式,为了能够做到进一步的新媒体的融合,本项目深入发掘项目中所用到的设备。项目中所使用的帧同步机为一台带有视频制式转换、高清信号下变换等功能的多功能帧同步机。为了丰富与观众的互动形式,我们准备了一台多路信号输出的新媒体互动站点接入帧同步机,进而接入到视频系统,使得在新媒体互动上可做到“所见即可得”。
自该项目完成以来,对南宁电视台的电视直播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不仅保障了平时节目的热点新闻连线任务,也顺利参与完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大直播任务。新媒体直播观众互动方面也做出了“有奖评论”“猜价格”等形式的探索。
该项目的完成使南宁电视台在原有的直播互动手段基础之上得到更进一步发展。该项目对4G直播网络传输方案进行了全过程的优化,为今后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融合业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传输技术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何琳琳,杨大成.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J].移动通信,2004, 28(10):34-36.
[2]李国喜.4G网络传输技术在视频直播中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6,43(7):66-69.
[3]董楠.4G移动网络在高清电视新闻直播中的应用展望[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7(11):60.
[4]岳琳.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新媒体的农村信息传播策略思考[J].新闻界,2014(23):48-54.
[5]费依冰.视听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直播融合发展趋势与管理[J].当代电视,2017(7):90-91.
[6]黄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和学术期刊的融合与发展[J].学报编辑论丛,2016.
[7]陈韦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精致化”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为例[J].求知导刊,2014(9):89-90.
[8]王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内容传播平台研究[C]//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