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微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2018-08-20 10:05朱秀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微课程可行性

朱秀梅

摘 要: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树立起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笔者结合当今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教法与教学环境的改变对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可行性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微课程;可行性;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

能够更好体现课程开放性的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各自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树立起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思维以及课堂教学的容量都会因此得到更大的扩充。

一、教材编写有利于微课程实施

1. 内容生活化

数学学科课程和学生经验之间的结构冲撞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越发激烈,课程改革也将学科内容同化进学生经验结构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教学方法与学生经验进行了更加科学而有意义的融合。教材中对很多数学知识的研究都设置了恰当的生活情境,比如,长度单位这一内容的编写中就设计了学生测量身高的情景。教材中也有很多数学知识是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而呈现的,比如,植树间隔、搭配、可能性等相关数学知识就是融合在生活实际问题中编写的。同时,小学数学教材中还增加了图表认识、绘制和分析等内容,计算机也在小学各个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就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显著特征。

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写已经完全能够与微课程设计吻合,这是小学数学微课程教学实施的物质保障。

2.结构层次化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立足学科基础并由浅入深地进行了各项知识的相互穿插,“螺旋上升”的知识编排在重新整合后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教材在“数与运算”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中就将其分成了整数概念、1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小数、正数与复数这几个模块进行教学。

小学各年级数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也在教材的整体设计上得到了重点关注,数学知识的递进性也因此得到分明的展现,各单元的结构体系中也都包含了启发思考、自主探索、建立模型、综合运用等诸多环节和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

3.增加活动性

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一般都以直观的动作思维为主,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设计了很多融合数学知识的活动体验,结合具体内容与知识的活动设计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学生能够在活动体验中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材中自主探究与综合运用环节都将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性摆在了设计的中心位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也因此在活动中更好地达成。比如,在“圆”这一内容的呈现上,摸圆、观察圆和其他图形的区别等活动体验是学生认识圆和圆的性质的很好体验,学生在轴对称图形的作图过程中还能发现圆的无数条对称轴。这些体验性的操作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事物的特征,还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有意义且不易遗忘的。

4.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以及能够反映多种信息的情境才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化学习创造更有意义的空间。比如,教材在“面积估测”这一内容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规则图形,这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实践操作中估测面积的活动,学生在这样一个问题中经历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预测数据、验证预测等十几个思考与探索的过程。

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活动和问题来激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可能情况的个数”这一内容中就有计算掷出两个点块和的可能性的问题,不仅如此,这一问题的探索之后,还有更有悬念的问题设计供学生拓展思维。

二、教法分析

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师生双向统一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下述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情境服务于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同化新知识,多媒体等手段创设的生动而直观的情境能够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并因此促成学生学习动力与信心的提升,更具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学生对新知识能够展开更优质的思维,因此,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是教学全过程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自主探索,建立模型

学生结合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式进行自主探索,能够更好地在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模型,“经验——模型——符号”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得和呈现,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质疑意识、所掌握的探究方法才是最有价值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以及创造能力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经历中才能得以增强。

3.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与实际生活、经验相吻合并能科学融合的练习才是学生巩固、应用相关知识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中还能真切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以及学习的价值。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得到飞速的发展。

4.总结反思,完善知识

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的有效手段,根据分散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将其整理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学生的自我整理、全体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都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和梳理,学生在学会评价与总结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与能力。

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分类得更加细致,这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内化来说是更加有利的。微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新课预习、新课导入、核心概念讲解、过程演示、课程小结、知识拓展等诸多环节都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通过微课程的形式来展现和落实。

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某个环节实施中只要感觉困难,后续的学习也就会困难重重,微课程模式的落实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要进行重难点的重复学习与把握。具备多样辅助手段的微课程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生动的呈现并因此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来说就像兑了一味调味剂。

三、教学环境分析

信息技术手段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是相当普及的,笔者曾对本市各小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小学教师满堂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达到了,由此可见,当前小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当前的教育教学对教师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学校及教育部门也会在这一方面对广大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广大小学教师也都已经具备了教学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具体如图2所示。

小学生在常用软件上应具备的基本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当今的小学生也基本都能进行比如文字输入、版面编辑、图片处理、文件处理等工具软件的操作。由此可见,信息获取、组织、操作与评价等诸多技能已經是广大小学生基本掌握的能力,广大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因此,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广大教师应坚持教育创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念为微课程的实施付出更多的研究与探索。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微课程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