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2018-08-18 08:38张海峰张立坤茅贝珍冯健清王怡心陈艳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刺络拔风团荨麻疹

张海峰 张立坤 茅贝珍 冯健清 王怡心 陈艳琴 周 慧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江苏 太仓 215400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和粘膜上的小血管扩张、血管内组织液渗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以鲜红、苍白或肤色的风团为主要皮损表现,瘙痒是最主要的自觉症状,其起病较迅速,皮损通常能在2~24小时内消退,退后不留痕迹但易反复发作。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类变态反应性疾病,若其反复发作不少于每周2次,且连续发作6周以上的称为慢性荨麻疹[1]。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共计60例,按自愿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10~66岁,平均39.47岁;病程3个月~50月,平均18.3月。观察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2~62岁,平均33.4岁;病程3个月~48月,平均17.9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赵辨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肤色,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或成批发生。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李曰庆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有关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标准:发病突然,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红色或白色风团,境界清楚,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灼热、瘙痒剧烈,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①病程时长超过6周;②反复起风团,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③每周发作次数不少于2次;④排除食物性、吸入性、接触性、药物性等明确的过敏原;⑤以皮肤症状为主,不伴发严重的全身症状;⑥3天内未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1个月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类药物;⑦既往无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史;无自身免疫疾病史;⑧年龄在6~69岁之间者,性别不限。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或肝、肾脏疾病及造血系统等伴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②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风团持续存在并超过24h;④荨麻疹性血管炎、遗传因素造成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划痕症等类型的荨麻疹;⑤就诊时全身症状重并伴休克者,有明显的手术外伤者、有感染病者;⑥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⑦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者;⑧6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荨麻疹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片(重庆华邦),每日5mg,每日1次。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选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风市、肺俞、膈俞。操作:取双侧风市、曲池、血海、足三里(双侧)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直径0.3mm,长40mm毫针快速刺入穴位,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1min,留针30min,针刺结束后,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肺俞、膈俞穴点刺3~5下,用玻璃火罐拔出3~5ml血液,隔天治疗1次,14次为1个疗程,共28天左右。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风团、红斑完全消退,瘙痒症状消失。显效:70%以上的皮损消退,或再次复发的间隔延长,瘙痒及其他症状明显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发作时风团及红斑减少30%以上,或再次复发时间间隔期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无效:皮损不能控制,瘙痒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达不到临床有效标准。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嗜睡,但不影响本次临床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无病例脱落。

3.4 随访情况:治疗结束3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痊愈5例,2例复发,复发率40%;对照组痊愈2例,复发1例,复发率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4 体会

慢性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风疹块”的范畴,历代各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提出了“内风”和“外风”两种学术观点。目前大部分医家认为其发病多因患者禀赋不足,或病久气血耗伤,血虚则生风;或气虚则卫外不固,营卫失和,风寒湿热之邪得以入侵;或胃肠郁热,热极则动风;或复感风邪,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通达,郁于腠理而发病等。

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机体IgE的产生、保护和稳定靶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和对抗过敏介质有关[2]。研究表明[3],针刺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和调节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等途径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可使抗体提早产生,含量增加,并使其在血液中的维持时间延长,从而调整机体免疫网络平衡,增强和健全T、B细胞的吞噬能力。针刺可抑制炎症细胞的游出,降低炎症灶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水肿,促进细胞的修复。此外,针刺的信号传入中枢后可激活对针刺镇痛有加强作用的5-羟色胺(5-HT)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能够抑制和阻断痛觉信号的传递,既可达到止痒的目的,亦避免了内服药的副作用。

所选之合谷、曲池同属手阳明大肠经,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两穴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同时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可以帮助排泄肺之浊气毒素,濡养皮毛,起到防治皮肤病的作用。故两穴配合应用能起健脾利湿,调理气血,祛风止痒之效。血海、三阴交同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能调节周身气血运行,因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故两穴合用能起养血滋阴,利湿止痒之效。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在此应用能固脾胃,以滋生阴血。风市穴名“风”指风气、风邪也;“市”指集市、集结也,该穴为风邪集结之处,故为驱除风邪的要穴,主治一身瘙痒。肺主皮毛,邪气从皮毛而入,导致气血失和,营卫失调,选用肺俞穴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起到调和营卫,疏风散邪之效。膈俞是血之会,是血分病常用穴,选用膈俞在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有养血祛风之效。瘾疹易于反复发作,据叶天士“初病治气,久病治血”,对于久病在络之病易形成瘀滞,刺络放血法是较为理想的治血方法[4]。故选用以上两穴施以刺络拔罐法,可起到调和营卫,祛风止痒,养血而活血之效。刺络拔罐的基础是放血疗法[5],刺络拔罐由于血液的排出及局部温热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物及化学致痒性物质的排出,具有泻热解毒和化瘀等作用。《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刺络拔罐,使出血更为充分,以图恶血出尽,这样可以使邪气从血而出,疏散更快,疾病能在较短时间内痊愈。《黄帝内经》云“血实宜决之”“肺主皮毛”,通过泻血以调气,从而达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刺膈俞放血,可达活血止痒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刺血疗法作用于血管与血液,可以加速血液流速,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改变,进而改善微循环障碍[6]。诸穴相配,有滋阴养血,润燥息风,安神止痒之功。

猜你喜欢
刺络拔风团荨麻疹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