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勇
【摘 要】足球进小学校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广大师生应当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积极争取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破解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足球运动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小学足球;普及难题;分析研究
当前,足球进校园成为了教育界非常热门的话题。将足球这一项运动引入校园,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地在足球进校园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尝试,但是由于这项运动起步较晚,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小学足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严重匮乏。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力量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具体到足球方面更是雪上加霜。根据2017年某地小学足球师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配备足球师资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不足40%,足球进校园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师资力量不足。
2.场地设备较为滞后。足球运动对场地的需求要求较高,首先要有标准化的足球场,还要有一定的辅助设备。许多学校由于规划建设较早、场地有限,根本就没有预留足球场地。在一些新建小学,这一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在一些老校区,场地的问题非常突出。
3.教材配套参差不齐。足球进校园需要同步的教材配备,但是有些地方在足球教材的选择上参差不齐。有的选择的是基础性的教材, 有的选择的是难度较高的训练课程,总而言之,没有能够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状况、素质水平以及足球运动教学的实际情况,出现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现象。
4.主观重视程度不足。在有些老师甚至学校管理者的眼中,体育学课本身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再加上足球运动起步较迟,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充分重视足球运动,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师资配备以及教学场地安排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忽视现象,导致足球教育在小学校园普及障碍重重。
二、针对施策,有效突破小学足球教育难题
面对足球进校园存在的种种问题,广大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要想方设法打破难题,既要立足实际又要聚合资源,主要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专职兼职互为补充,打造合格足球师资队伍。对于大多数小学而言,专职师资力量非常匮乏。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联合体育部门,对这一问题进行创造性破解。许多地区的成功实践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一方面以地区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足球学校、足球俱乐部等专业机构的足球师资力量为主体,采取分片走教等方式,使专业足球师资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所学校。每人每年承担一定数量学校的足球教学与示范工作,确保每一所学校都有专业师资讲解部分课程。其次,承担起对这些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任务,强化现有学校体育即搜地足球基本功与技能训练的指导,以专业带动非专业,建立起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足球师资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学校基本能够开起开足体育足球课程,也提高了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为足球进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2.多方争取资金投入,不断改善足球教学条件。新建设的校园足球場地往往比较好,对于一些老旧校园,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善基础办学设施条件力不从心。对此,学校要多方争取资金支持,逐步改善足球办学条件。一方面要积极向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体育部门争取改造资金,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基本符合足球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有关定向扶持改善足球办学条件的项目资金,这样的项目资金往往争取到一个就能够改善全校的足球教学条件,实现硬件设施的飞跃。此外,学校还要想方设法因陋治简,自己动手完善部分训练设施,这也是改善足球训练条件的重要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改善足球教学条件,既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又要积极争取外来资源实现问题的根本解决。
3.自主编撰校本课程,保证足球教学更接地气。针对现行足球教材标准不一、内容不一、层次不一的弊端,有条件的学校应当编撰足球校本课程;也可以采取以片或区域为单位,由一所中心校或重点校牵头、其他学校共同参与,进行任务的分担,按照事先确定的条纲分工合作,编撰相应内容的足球课程;也可以充分吸收较高层次小学的足球校本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足球训练基础水平等等。在足球校本课程编撰的过程中,既要站在巨人肩膀向前看,充分吸收各学校在足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现有成果,又要进行消化吸收、改造性运用,将其精华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调整,从而为足球的有效开展提供更接地气、更具保操作性校本课程。
4.教学成效纳入考核,激发足球教学的积极性。没有考核作为动力,足球运动的推广普及就会阻力重重。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足球教学考核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和特色办学双重考核,既要将其作为日常教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要在特色办学方法予以倾斜,鼓励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个性化品牌与特色。特别是对一些足球运动开展比较普及、整体素质较好的学校,授予一些荣誉称号,如“足球训练基地”、“足球教育先进校”等等,通过这样的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各校在推广普及足球运动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大对足球运动的投入力度,以考核为杠杆,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将资源更好的向基层倾斜,向足球运动普及较好的学校倾斜,从而进一步调动师生对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足球教育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如何应对和解决。广大师生应当立足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综合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大足球运动推广普及力度,促进足球运动在基层小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肖娟.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校园足球活动[J].科学中国人,2015(27)
[2]王建海.立足校园足球文化特色 培育健全现代人[J].上海教育,2014(Z1)
[3]马昊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路径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