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灵魂。纵观整个古典诗歌的发展史,其精美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一抹浓重的色彩。古典诗歌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诗歌翻译在现阶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向国际社会,广为流传。传统古典诗歌翻译遵循原文为中心的原则,翻译者过分追求与原诗的对等性,却失去了诗歌原来的韵味,忽视了对原诗多元化阐释及翻译者的主体地位。本文立足于阐释学视角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首先对译者的主体性展开研究,其次在阐释学视角下对英译中的视界融合做出分析,以便探讨诗歌翻译过程中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和视界融合现象。
【关键词】阐释学视角;古典诗歌;翻译
一、引言
阐释学是一门对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最主要的核心就是理解。它主张译者从文本中积极主动地创造文本,而不是完全按照文本的内容进行消极地创作。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自主创作的过程,译者将文本作为一种物镜,从中不断挖掘出原作者的写作灵感和主题思想,并且通过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从而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创造文本的过程。阐释学主要分为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传统阐释学的理论相对固定,完全是沿袭阐释路线来对文本表明人性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解,从中寻找出最有效普遍的阐释。现代阐释学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发展建立起来的现代哲学阐释学,从中着重强调理解的普遍性,明确了这一阐释学的核心思想,即理解。
海德格尔强调译者和文本都具有历史性,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出来的翻译文本都带有历史印记,不完全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甚至于统一历史时期的人物,由于自身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实践经验不同和眼界不同,都会表现差异化的见解和感受。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都会受此影响,这充分显示出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价值。在一定形势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关乎译文的成败。但是传统翻译视角下过分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性,这种忠实原文的对等原则,会直接忽视了对古典诗词多元化的理解和译者的主体性。
二、译者主体性研究
1.译者主體性概念。译者主体性具体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充分尊重所要翻译对象思想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这种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对文化产生的自觉性,以此认为品格和文化都具有审美创造性。阐释学视角认为,翻译的整个过程一般为理解—表达—校对,在这一流程中译者完全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从已经构建的知识框架出发,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和原作者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并且从中添加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阐释。译者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创造主体,具有独立的认知能力和精确判断力,这种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成为了译出作品能否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要素。当然我们不能认可,译者在完全摆脱掉全文思想价值的情况下,进行绝对自由的再创造,不受制于任何束缚,这个是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的,不提倡这种做法。
2.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翻译的目的不同,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有所差异。现在我们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分析其中哪些部分体现出译者的主体特征和译文风格,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下为《虞美人》的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有以下译者刘国善译版本和朱曼华译版本:前者题目《To the TuneYu the Famous Beauty》后者题目《To the Melody
这首古典诗歌《虞美人》是“词帝”李煜广为流传的一首诗歌,其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李煜的才华,他的愁苦、苦闷之情从这首诗中感受出来,充斥着浓郁的不得志情感,令读者感同身受。《虞美人》表现出悠远空旷的意境,其中的亡国之痛令人肝肠寸断,诗歌虽短,但句句都是深情,使人回味无穷。两位译者在翻译时分别都考虑到了原文的句式,押韵的译文特征能够感受出来,明显凸显了《虞美人》这首词的韵律和形式美感。但是两个具体的翻译策略都各有不同。比如两位译者在题目中就显现出来,刘译更加倾向于遵循原文对等原则,对虞美人直接进行翻译,但是朱译稍有变动,修饰了虞美人的形象,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刘译采取的直接是直译的方法策略,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句型,但是朱译却将一句拆分为两句,读起来更为上口,韵律感更强。由于我国古典诗歌翻译出来都是提供个国际的读者阅读,因此要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采取意译的方法会将景物中的情感抒发出来,更加让人感受到诗歌的思想情感。
三、视界融合分析研究
1.视界融合。视界是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前景。从伽达默尔理解的角度,在对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视界,主要是理解者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由于时空的存在,人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征,所以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会形成理解者个人的单独视界,这在文本反应中会形成另一个视界。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总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可避免受到自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这种根据自己的知识库存而解读文本思想会阐释出重新组合的结构。这种形势下就形成了理解者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相结合的形式,就是我们所谓的“视界融合”。阅读者无法直接超越历史现实而客观理解文本,而这种呈现的理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历史偏见性。就像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阅读者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会让文本显示出差异,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有时会导致读者的理解形成一定偏差或者理解出现错误。但是,这种偏差是在历史条件的影响下构成的积极因素,读者主动将文本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以形成文本更加深刻的人事,这给予文本以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变迁,读者在自己的视界范围内与文本视界相融合,对文本重新解构并且得到更加新奇的体验。这种视界融合过程不会停止终结,只会是在不同时代下不同读者身上对同一文本形象产生自己的独特认知,这种时代遗留的印迹会对读者造成影响。
2.评析英译的视界融合。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诗歌都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作品,并且受到世界不同国家阅读者的青睐,这种翻译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展示给不同的群体欣赏。由于译者并不是直接面对文本主体者来进行翻译和创作,因此这种与古典诗歌时空上的差距,要求译者对文本主体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时代文化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在译者表现古代诗歌情感方面一直以来就是薄弱的环节,令阅读者感受古典诗歌的思想带来难度。阐释学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理解是核心同时也是必要准则,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译者更加充实自己,为创造更加深刻的思想作品而不断努力。只有建立在译者基础上的视界融合作品才会长久散发出生命力,仅仅忠实原文而没有自己的创造力体现也是不可行的。英译的视界融合主要是针对译者和作者两者之间时空的差距而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作为译者不能只被动消极接受文本,而完全没有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情况下要重视译品的质量,发挥出译者的主体性,翻译作品的过程就是文化加工、消化和创造的过程。中国古典诗歌拥有着无穷的韵味和深远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散发着独特魅力,作为译者有责任和义务将我国的优秀古代文化传播出去,以发挥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力量。比如《渡易水之歌》,此歌语言非常简单、凝练,借情景抒发情感,情和景之间的交相辉映,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如下为原文: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因为在时空上译者和作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对译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对作者全面并且深刻的,对当时作者所处于的环境等进行了解。历史倒退到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在燕国,正在作太子丹的门客。为了阻止避免秦国的进攻,燕太子丹这个时候请求荆轲取对秦王嬴政进行谋刺。燕太子丹和所有的宾客一起送荆轲到水河畔,这时候荆轲大声地将这首歌吟唱了出来。译者通过分析的了解这段历史事件,跨越时空和作者进行对话,认为荆轲有着非常可贵的精神,即视死如归。译者通过“a brave hero”等词语,将一幅英雄赴死的令人感动不已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了读者,将文本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揭示,有效的结合了译者视界和文本视界。由此可以这样说,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的文化构成部分,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在阐释学视角理解下翻译中国古典诗歌首先需要深入理解,站在一定高度上再进行翻译创作,不能完全按照原文固定化、模式化地照搬原文语句,显得译文没有生命力和灵动性,失去了文本原有的魅力。
四、結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阐释学视角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并且以两位译者不同版本的《虞美人》作品为例,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和视界融合性加以初步分析。从中发现诗歌翻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译者的视界和文本视界的融合程度对于古典诗歌的译文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阐释学视角下翻译理论为古典诗歌翻译注入新活力,同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冯菲菲.哲学阐释学视角下汉诗英译的“三美”原则研究——再现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意境美[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4):61-65.
[2]王静.再现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英译探索[J].学术交流,2013(06):175-179.
[3]孙凤娇.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4]周丽琴.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与中国古典诗词英译[D].兰州大学,2011.
[5]王军燕.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J].青年时代, 201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