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数学“零阅读”的尴尬

2018-08-15 10:41缪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数学阅读初中数学

缪瑛

[摘 要]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让学生走出“零阅读”的尴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阅读;有效阅读

阅读是日常生活中一项经常性的并且又非常重要的活动,阅读更是一项重要学习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打破传统思想的桎梏,让学生走出数学“零阅读”的尴尬,对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三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许多数学教学过程,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常常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学生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的指导,对稍有难度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数学具有语言抽象性、内容丰富性、逻辑严密性和思维严谨性四大突出的特点,数学题是一种“浓缩”了的专业语言,由此可见,解答一道数学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本阅读能力。

二、数学阅读进入课堂

数学阅读教学绝不能盲目照搬语文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教学,应尽快加强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数学阅读的有效策略及数学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运用阅读学习方式的研究,同时将数学阅读请进课堂。

1.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改过去“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

2.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努力借助于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当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教科书时,教师最好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

3.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以提高数学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

三、关注应用题的阅读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上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關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

四、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特别是数学语言的特点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五、正确掌握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1.阅读中积累,学中有发现

许多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经过有选择地引入课堂,使之和课内教学有机结合,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使课内外阅读相得益彰,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创新思维有极大的作用,使学生在经历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后,其收集信息、做出决策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中,增强了数学交流能力,调动了思考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在阅读中思考,学中有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碰到有些概念的理解、难点的突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结合课外阅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定会兴趣倍增,思维活跃,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而积极。使学生打破了单向的刻板思维定势,拓展了思维空间,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一片新的天空,获得了一种新的认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3.阅读中沟通,学中有完善

数学是大量的概念集合,而概念又是具体现象和事物的抽象与升华,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它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方面的同时,又失去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变成了一段抽象的、枯燥的数学术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了角的概念,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激发了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兴趣,完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总而言之,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在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现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将学生阅读教材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数学阅读初中数学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