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萍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说得迟些,他们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把每位学生当成学说话走路的孩子,要用赏识的目光注视每位学生。
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通过赏识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的形成“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这个过程中,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学生在课堂上因自卑、害怕、懒惰、等待、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什么快乐英语。在教师赏识的眼光中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潜力的学生。教师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差异、甚至赏识差异。教师要坚信:“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他也能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一个赏识的眼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满怀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前进,取得学习的成功。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但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
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位学生时,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实际情况,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实际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赏识过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的赏识无动于衷,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的性格而合适操作。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等一些话语。这种教育方法事实上造成学生很压抑。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像“你真棒!”“你能行。”“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
在赏识教育的影响下,我们一定要摆脱传统的学生观的束缚。在教学中逐步调整对学生的态度,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