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案功能与结构的再思考再实践

2018-08-15 00:45严建国
初中生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助学例题目标

■钱 军 严建国

主持人语

很多学校在教学中都使用了助学案和导学稿。如何把握其本质特征,充分发挥助学和导学的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助学、导学更加高效,进而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本期,就来听一听来自一线的回答。也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美国学者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指出,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衡量学习成功率。助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执行这五种关键行为的有效催化剂。可以说,助学案(学案)仍然是教师当前使用得最多的手段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教育话题之一。

由于大家对助学案的认识和开发能力的各种局限,助学案在具体的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成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更多地沦为“知识点罗列、习题化”以及试卷的模样。笔者基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主动学习导向的初中助学案开发研究”,为了使学生达到“全景理解、深度学习”的目的,尝试论述助学案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对它的实践认识。

一、本质上,助学案只是教学的一种工具

助学案作为一种不能互动交流的纸质材料,在本质上,与科学实验、视频、课件等一样,只能作为提供教学资源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和其他教育工具一起,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实现一定程度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过于夸大它对学习方式的变革作用则是不恰当的。

助学案,顾名思义应该有推动学习发生,助力学生发展、完善的多种影响和作用,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下,主要依靠其关键内容、实际结构、呈现方式等,来与学生发生联系,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而言,它可以实现以下一些功能。

1.提供学习目标。

笔者认为,理论上,学习有目标就会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因此学习目标是助学案设计面临的首要任务。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摸黑走路;也可以使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也利于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对学习产生责任感。而实际上,只有学会了学习的人才看得懂这些目标,才能够受到目标的指引。缺乏学习能力的孩子是不会理会目标的。有鉴于此,学习目标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多样化地呈现。目标不一定僵化地在助学案最前面集中出现,可以穿插在整个助学案之中,用一种更加自由的形式呈现。要努力让学习目标描述简洁一些,甚至是有趣一些,条目尽可能少一些。

2.丰富知识背景。

以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为例。因为大凡古诗文的写作,都有其写作背景;而且,古人很多的写景状物文章其实都是在借此抒发自己的心情。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内心世界,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学生的知识会愈来愈丰富,语文教学也会愈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之前,语文老师可以查阅作者的背景资料,编辑成学习的背景材料,通过助学案的相关板块介绍给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再如化学学科。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材料和表述是高度凝练和抽象的,不利于学生的自学。通过助学案相关板块,我们可以将化学史的内容、一些概念的由来、一些工业生产的细节、一些规律的发现过程交代得更加清楚。借此揭示更多的知识细节,指明进一步科学探究的可能性,更能让学生触及化学的精髓和意义,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3.示范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

心理学认为,思维的工具主要有概念和心理意象。例如,一个学生拿到一道题后,一旦头脑中冒出了一个思路(即有了心理意象),基本就会一条道走到黑。由此可见心理意象的威力。那些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而解题方法的示范,能起到贯通知识、归纳方法、熟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等作用,是建立学生正确的心理意象的重要途径。助学案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当然,这些例题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灵活处理,选择性地讲解剖析。

4.把单一知识置于整个知识的体系中,形成知识全貌。

初中主要学科的学习是一种分章节、每天45分钟课时的学习。这种对内容和时间进行分割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是在扩充具体知识的数量,但并没有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很难完成从部分到整体的学习,难以了解知识的起因、特质、与其他知识的关联、意义等,进而影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品质。每一份助学案,都可以设计板块,画出思维导图,达到归纳知识、建立知识之间联系的目的。在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中使用专题和系列化的助学案,可引导学生实现从部分到整体的切换学习。以化学学科为例。化学计算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化学计算可以分为两大类、6种思路、16种题型。我们在此基础上,精选例题和习题,编成化学计算80题,对学生进行系统而综合的训练,效果明显。

5.减轻学生课堂记笔记的负担。

这看上去有些微不足道,但一些学生上课时忙于记笔记,反而忘记了更重要的任务——听讲。我们可以在助学案中,以填关键词等条目清晰罗列的方式,减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负担。

二、初中助学案板块结构的设计

助学案是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教师都有不同的需要,都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开发助学案。此外,助学案也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也有基本框架。

板块1,知识准备或知识背景。

这一板块包括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所需的关键性旧知的激活,所缺的关键性素材的提供,以一种全景式并且有利于内容扩展的状态,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帮助或情境拓展。根据学习的需要,该板块设立知识准备或知识背景介绍栏目,也可不单独设置栏目,穿插在各个问题情境后面,为新知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在形式上,可以是教师提供阅读材料、出示问题等。

板块2,问题解决的示范性例题。

示范性例题是根据学习任务选取的。它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建立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即心理意象)。借助助学案,教师给学生呈现典型例子,要求他们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结论,概括大意,或者找到一种关系类型和解题思路。借助多个例子,学生更能对原有内容进行增改,从而使之更有意义。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提供具有丰富细节的例题,并要求学生做“二度创作”——根据例题提出有内在逻辑关联、梯度适切的问题或任务,或者要求学生初步开展对知识的理解性小结。

板块3,主问题的设计或变式练习。

什么是主问题?我们理解为一种面向核心知识的完整任务。

首先,主问题并不是指最艰深的问题。好比一个人学习游泳,教练并不是将学习者扔进深水游泳池里就撒手不管了——学习者要么自己浮起来会游,要么沉下去淹死。学习游泳最好还是从浅水区开始,学习最简单的技巧,掌握游泳必要的技能,最后学会不同的游泳姿势。其次,主问题必须是一个有效的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组织知识和方法来回答,并积极参与学习进程的问题。主问题可以设计为一个完整任务的系列问题,遵循知识的生发过程。后续问题只能是前面问题的小小的扩展。否则,一步跨得太大,看起来像一个全新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最后,主问题应该是有限的几个重要的问题。通过主问题,要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的本质、联系、意义。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初步构建知识的框架,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展开,完善细节和枝节。

助学案还可以提供适量的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识别概念,发现关系,丰富解题经验。

板块4,自我归理。

当教师要求学生从一系列材料中得出结论,给予概括,或者从中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出一种解题模式时,所运用的就是归纳推理,简称为归理。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材料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按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整体建构并回归于其上位系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形式可结合知识结构本身的特点,绘成知识树、概念图、纲目、图表、框架等。通过建立“部分——整体”关系,教师鼓励学生从这些实际的经验中进行对比和联系,进而在其他情境下出现一个快速、自动的反应。助学案主要采用四种方式引导学生归理:一是完成教师主导的知识(思维)导图;二是学生独立创作知识(思维)导图;三是总结规律,提炼方法,完成题目特征与解题思路方面的归理;四是疑难问题和易错点的梳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助学案减轻学生记笔记的负担。

板块5,自评练习。

若属于纸笔测评,力求课内限时独立完成。选题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题目按照易、中、难 5∶3∶2 比例设置,以5至7分钟左右完成为宜。自评还可以是自主反思。助学案留有一定的空白,供学生书写学习的内容、问题、方法、行为表现及启示、经验、感悟、反思等,以免宝贵的“再生资源”浪费。反思要突出主题、问题,有实质内容。哪怕反思一个点,也要点点入地,不能假大空。

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问题。

常听老师们反映:使用了助学案,好像知识在课前就揭示出来了,整个课堂失去了以往的新鲜感、挑战性。我们要知道,知识是有许多侧面、许多层次的。哪怕语气的变化,都可以引起语境和感觉的变化。总之,我们要用自己的丰富性、深刻性,来解决好助学案教学中带来的实践困扰。

猜你喜欢
助学例题目标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