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8-14 11:24龙从兵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龙从兵

[摘 要]兴之所至,金石为开,兴趣的衍生随之带来的是知识的不断深化,兴趣牵引人们的神经去感知新鲜的信息,获得多重的感悟,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缺乏兴趣的课堂上学生的性质索然,总想逃之夭夭,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参与互动,无法完成初中历史的自主参悟,教师应注重课堂兴趣的填充,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使得初中历史以灵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脱离课堂的封闭限制,在无限自由的晴空中遨游,寓情于景乐享初中历史的求知过程,以兴趣为引线获得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中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是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的国学精粹,初中历史的教学不仅在于简单的历史知识传递,在历史的感悟与体验中,初中历史教师应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代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在无数的历史人物中,或悲或喜的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从而迁移教材中的内容,由此及彼顾及自身,获得生活的启迪。潜移默化帮助高中生走出认知的误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状况

1.外部因素歪曲历史

通过互联网的媒介,传递文娱内容,初中生普遍能够接触到电影、电视剧,尤其在近几年的“抗日雷剧”中,初中生接触到很多并非史实的历史内容,也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虽然这些历史的剧情中,也有很多关于真正历史内容的知识点,但学生往往对于一些偏颇的情节记忆较为深刻,当面对历史的书本时,学生很容易产生联想,也就对历史充满了困惑,这些喧宾夺主的历史“文化”对教学的有序推进带来了一些桎梏。

2.惯于死记硬背

历史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内容也同样较多,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更加偏向于死记硬背,而过于历史的理解却较为浅显,遇到历史的问题,先找答案模板,而不是结合熟知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再积极的进行历史的互动,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某些教师上课太过枯燥无味,主要还是来自于学生学习目的及方法不正确。出现这种状况不但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也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历史,不注重思考历史,陷入恶性循环。

二、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1.运用情感激发兴趣

“感人心者,莫乎先情。”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当知道张骞好 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 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 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 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2.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历史挂图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如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3.挖掘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

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如可联系现在台湾岛内有些人鼓吹台湾独立,妄图建立台湾共和国,编织“一边一国”、“两个中国”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学生有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认识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使课堂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达到正确认识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亦婵.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新课程下, 2011(3):68-68.

[2]于彦清. 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5):26-26.

[3]杨锋.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6(4):34-34.

[4]赵顺琪. 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新课程中学, 2015(5):69-69.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