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的流动性风险研究

2018-08-14 09:55钟丹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长期贷款存贷期限

钟丹

摘 要:通过对近年来银行业存贷期限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期限结构有着“短存长贷”的发展趋势,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容乐观的流动性风险状况。针对这种状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存贷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16.041

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流动性风险凭借其不确定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被视为“商业银行最具致命性的风险”(廖岷、杨元元,2008)。同时,加上商业银行自身高杠杆率经营的特点,严格防范流动性风险自然成为商业银行稳健运营的重要任务之一。引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Diamond & Dybvig,1989)。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紧张,我国商业银行间的贷款长期化、存款短期化趋势日益明显,致使商业银行短存贷的期限错配现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更加突出。因此,仔细研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严格防范当前改革背景下的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存贷期限结构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是指,在未来特定时段内,到期资产数量(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数量(现金流出)的构成状况。当银行内部资产和负债的财务项目构成不相匹配时,就产生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在银行体系内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存贷款业务的期限错配、理财投资业务的期限错配和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在我国,传统的存贷业务目前还是商业银行各业务中占比最大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主要表现为存贷款业务的期限错配,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高额利润,将公众和企业为了保持资产在日常生活中的流动性而存放在银行的短期存款转换成高收益的中长期贷款向社会投放。这种期限转换的做法,使得银行投放贷款的资金占用期远远高于社会民众存款的期限,一旦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向银行归还本息,而银行自身又缺乏足额的现金来满足存款客户的提款需求,就会出现现金缺口,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因此,本文将从存贷期限结构错配的角度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行研究。

2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错配下的流动性风险现状

对于存贷业务的期限错配,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据此,可以从商业银行的资金短期化趋势和贷款长期化趋势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期限结构状况,进而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行研究。

2.1 贷款结构变化分析

贷款是银行流动性最差的资产,而不同期限的贷款其流动性又有所区别。通常来说,中长期贷款的流动性比短期贷款更低。所以,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比例越高,说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越低,进而其流动性风险就越大。从总量上看来,商业银行期限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量远远高于短期贷款量,一直保持高位领先(图1)。二者之间的总量差额也从2010年1月的110900.1亿元逐年攀升至2017年6月的303715.7亿元。

为了更清晰的展现存款结构的动态变化,本文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整理和加工,得到了短期存款占比和中长期存款占比两个相对指标(图2)。由图示可以看出,中长期存贷款在2010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这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避免经济硬着陆,于2008年底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得各银行顺应高层政策的要求,于2009、2010两年投放了大量以中长期为主的贷款。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2010年以后中长期贷款占比开始回落,与此相对应的是,短期贷款占比逐步上升,全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逐步优化。但这种优化的势头只持续到2013年年末。除去由于人民银行于2015年开始使用新的“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和商业银行倾向于元月份充分利用信贷额度进行放贷而导致的2015年1月份短期贷款占比跳跃式上升和中长期贷款占比跳跃式下降,从2014年初开始直至2017年6月份,短期贷款占比开始逐步下降,中长期贷款占比在平缓波动中逐步上升,贷款结构又呈现出朝长期化发展的趋势。贷款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不是偶然的,而是当前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积极执行高层政策的体现。近两年中央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而陆续出台了若干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优惠金融政策,不断引导商业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希望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信贷支持,以缓解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2.2 存款结构分析

从总量上看(图3),自2011年以来,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数额均高于短期存款,且二者之间的差额有规律地逐年扩大,到2015年5月份二者之间的差额达到最大值279268.75亿元,之后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差额开始逐渐回落。

为了更清楚地揭示存款结构的变化,下面考察两个相对指标:活期存款占比和定期存款占比。图4清晰地展现了自2011年以来活期存款占比和定期存款占比的变化。通过图示可以看到,近些年來定期存款占比一直高于活期存款占比,且活期存款的占比自2011年以来不断地在波动中下降,定期存款占比在波动中有微微的上升。但是,从2015年开始,定期存款占比开始呈下降趋势,其在金融机构存款总量中的比值已经从2014年9月份的49.58%下降到2017年6月份的43.16%,同时,活期存款占比也从2015年中旬呈上升趋势,至2017年6月已经上升了约5个百分点。本文认为,存款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与近些年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近几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为了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自2014年11月22日将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后,又在2015年连续5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央行的连续降息,致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息差缩窄,企业和民众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降低。加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市场中投资回报率降低,同时也较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企业和民众的投资意愿逐渐变弱,大家都倾向于持币待投资。在这一系列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民众更多地选择将闲置资金变为活期存款,以便在新的投资时机到来时更好地抓住。

通过贷款结构的变化分析和存款结构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到,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中缺乏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作为银行存款中较为稳定的定期存款正逐步减少,而不稳定的活期存款比例不断上升。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期限结构正面临“短存长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无疑会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存贷款期限结构失配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不容乐观。

3 结论及相关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严格防范各类金融风险是当前各有关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通过对存款结构和贷款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期限结构正面临“短存长贷”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不容乐观。为此,本文认为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风险隐患进行严格把控。微观方面,商业银行不仅要合理增加银行资本金,还要建立贷款需求增加预测机制,努力调整自身存贷期限结构;宏观方面,鉴于期限错配的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逆向监管存贷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同时中央有关部门应加快国内资本市场的建立,不仅要发展间接融资模式,更要注重直接融资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iamond D.and Dybvig P.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3,91(3):401-419.

[2]廖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8,(06):69-79.

[3]朱孟楠,侯哲.中国商业银行资金错配问题研究——基于“钱荒”背景下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4,(04):62-69.

[4]郭祥,李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4,(07): 29-33.

猜你喜欢
长期贷款存贷期限
婚姻期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信贷投向特点
我们的约定没有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有几种?
宁夏出台公积金存贷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