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洪英
【摘 要】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较差。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地依赖教材和课标,在授课中,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多以“告诉式”为主,而课本有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及生活经验较远,因此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式学习;问题情境
为了改变农村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师为上,生为下”僵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体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術,采用情境式、讨论式、体验式、小组式、学案导学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开放性、主体性、活动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基础。而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自学效果检验—合作研讨展示交流—课堂拓展延伸—课后巩固与反思几个环节。设计时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学案主要是一种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利用课前导学环节,把教学目标、知识网络两部分,授课之前展现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初步了解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自学搭建了平台,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教师展示案例,创设情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二、情境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
1.情境式教学模式对内化学生知识的研究
即通过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声像情景、影视剧、flisn动画,设计小品、角色扮演、小组辩论、法庭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分析,在分析中归纳升华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诚信做人时可引导学生进行“信任背摔”的游戏,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2.利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能力的研究
鼓励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设情境活动,如随手录制个别学生在校园大声喧哗,考试作弊,上课睡觉视频,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能力的活动目的。
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主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三、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研究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首先要构建结构合理的探究小组。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三是小组成员就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探究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
其次小组探究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探究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小组内应做好具体的分工,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最后交流探究成果,体验成功乐趣。学生经过探究,获得了探究性的学习成果,并希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希望在开展探究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因此,教师要在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互相质疑等办法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
以上研究内容为我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思路以及适应学校新教改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之,我深深的认识到:通过进行多种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改变和优化了课堂教学形态,以综合性、开放性、主体性、活动性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乐于探究,实现了从教师的“一言堂”到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转变,推动和深化了新课程改革。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重视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