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开放式课堂与学生个性发展

2018-08-14 13:46李凡
文理导航 2018年13期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个性发展创造力

李凡

【摘 要】以教学内容为方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行动主题的开放式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在性格和学习兴趣方面的个性发展。开放性的课堂上,更容易增加孩子的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变得更加勇敢自信。开放式的课堂也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本文就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个性发展;创造力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细致、系统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形式会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自由度比较大,而学生却只能拼命努力的听。随着教育的进步,传统教学方法也逐渐显出弊端,学生成绩虽高,但个性发展不足。没能够身心全面发展的孩子,无论是其成长过程,还是最终步入社会,都将会在部分能力上,有所缺失。所以“开放式课堂教学”呼之欲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个开放的系统。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过分注重分数,强调“以本为本”,割断了语文课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长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二、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

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琐碎机械的分析和的繁琐练习,把课内外知识的“情感点”抓住,用自己的情感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内在的情感“敏感点”,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丰富的情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露,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例如在《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过程中,抓住知识的“情感点”,会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我”在照顾患病的老母亲的过程中,发现在自己印象中很能干的母亲原来极其瘦弱,并因此我萌生了要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后来母亲在我的怀抱中落泪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很感人,但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加上社会经验浅薄,导致对文中的母爱以及“我”心中的愧疚不能够深刻领悟。所以,在教授这堂课之前,我了解了部分孩子与母亲之间相处的故事,收集了孩子一些孩子和母亲的合照,并制作成视频,配上文案,融合在教案当中。

在课上,我先把视频放给大家,并应时配音讲述班级里孩子关于“母爱”的故事,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对于同时期、同年龄的孩子们来说,这些“母爱”的故事,都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好多学生在看视频听故事的过程中潸然泪下。这就找到了这篇文章的情感点“母爱”,结合课文的知识,通过照片和故事找到学生的内在的情感“敏感点”,激发学习兴趣,升华学生情感。在学习知识点过程中,学生能从自身的情感出发,把个性的情感散发出来,对“母爱”的不同理解,对亲情的不同诠释,丰富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完善了学生这方面的人格。

再比如《云雀的心愿》的教学过程。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小云雀与妈妈的对话,让我们懂得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小动物的视角,运用大篇幅的语言表达,使得文章生动形象,简单易懂。所以在教学时,我选择了“听课教学”,我坐在学生中听课,而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课。之前有过类似的尝试,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在课前做了准备。正式授课时,班里选了四位代表上台。课前让他们自己进行分工,分配好各自讲解的部分。讲课过程中,讲台下的学生还可以进行补充。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平时几乎不怎么举手的学生也能够随着大家慢慢地融入课堂气氛,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惊奇地发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准备,自己去讲,他们反而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摸索到学习重点,甚至可以发现一些老师们不曾注意的问题。

像这样开放式的课堂,不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变得勇敢自信。

三、培养创造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有效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还可以为学生开拓广阔的视野。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开放式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如: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择补充、利用课外图书、网络等进行学习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不仅对课本上的语文知识有了清晰明了的掌握,更能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奔向自然,无形之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自主学习、勇于发现创造的能力。

开放式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填鸭式地说教、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的方式。課堂上,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交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更有利于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我在《老师,您好!》的教学过程中,便融入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老师,您好!》是一篇简短而富有情感的现代诗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爱戴之情。上这堂课的时候,适逢教师节将至,抓住知识点,结合学生情感点,我举行了一次班级单位的主题诗歌朗诵比赛。

围绕着“身边的老师”这一主题,学生纷纷找寻图书资料上的有关诗歌,更可喜的是,有一部分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创作,朗诵自己的作品。比赛前夕,我进行了简单的朗诵技巧指导,教室里到处是学生的琅琅声音。他们互相听诵,互相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充分被激发,学生中间也会存在互帮互助的情况,同时也锻炼了一部分有朗诵才能的学生,他们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巩固了自身朗诵能力,又在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帮助的过程,必然存在“语言组织传授”,表达内容清晰,同学间的帮助才是有效果的。

而这一语言组织能力,在正式的比赛课上,更有明显的体现。课堂上初试筛选过后的同学,将要进行的是全班同学们的共同评价。比赛的过程中,老师的评价占小部分,学生的评价为主体部分。每次选手朗诵过后,就由班里其他同学来进行点评。点评的环节,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势必要认真听,才会有话讲,所以课时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刚开始站起来点评的学生,语言会比较简短,表达不是很系统。但是经过几轮点评之后,学生会从中寻找重点组织语言,讲到关键点,把同学朗诵表现的好坏之处都可以讲出来。同时其他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

整堂课气氛活跃,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参加比赛的同学虚心接受,并会认真改正,一堂课老师几乎不用发言,学生就会在比赛、点评的过程中掌握诗歌朗诵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在这其中,不仅使学生的朗诵能力得到锻炼,更加提高了他们的变现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其他的学习活动中也能够敢于参与,勇于表现。

开放式课堂教学除了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在学期末复习过程中,也能够体现。传统的教学方式,每到复习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使用“题海战术”,大量背书,大量做题。其实这样的方式,就忽略了一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些自我认知能力,语文知识点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也很多,学生可以从大量的知识点中,寻找到自己不会的、难懂的。把这些学生自己找到的学习弱项,结合语文的课程目标更有针对性的去复习,学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我还在班里成立了“复习引导小组”,小组成员与老师进行沟通,结合老师给的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班里同学进行复习。

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极大地锻炼了一些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而且也能够让这些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进步。

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努力践行开放式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课堂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创造力,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1

[2]刘波.浅谈开放式教育[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猜你喜欢
开放式课堂个性发展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试谈如何构建开放式高中语文课堂
构建数学开放式课堂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构建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