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艳
【摘 要】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等”对待的阅读教学方式效果不佳。本文提出英语阅读课要“分层教学”,以此营造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式阅读”为主题的英语阅读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教学;高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学生整体英语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越来越弱。原因有多种:词汇量不够;阅读技巧掌握不到位;个人粗心等。另外,部分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在排除阅读难点的时候,也只是讲讲单词、句子或短语的中文意思以及它们的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等。由此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探索“分层阅读”教学策略,分享自己的“分层”阅读教学实践。
1.备课分层
备课分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可将学生划分为3层:A层学生(阅读优等生)、B层学生(阅读中等生)和C层学生(阅读学困生)。A层是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强的学生,C层为阅读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学生。但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不固定的,而是动态的,适时进行调整。所有分层教学都围绕学生的分层进行。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要重点考虑C层学生的学习障碍,同时也要考虑A层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B层学生则只需对所学知识能运用并能迁移知识即可。
2.导学分层
“导学案”的作用是预习课文,提前巩固知识点。导学案的设计要包涵知识重难点。导学案一般包含应用学习和探究学习两个部分。通过应用学习,把语法点进行复习巩固。而探究学习部分注重能力的提升。因此,A层学生必须要做,B层学生可以通过A层的帮助提升能力,C层学生不做要求。另外,分层导学案还可加入判断题,词语替换,复述等题型,有目的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解练习,注重培养A层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解题技能,锻炼英语思维。但内容要少而精,同时符合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使其在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
3.教学环节分层
“教学环节分层”指的是授课时教师要“循序渐进”,知识点由简到难,由引入到巩固应用。同时采用多种阅读技能进行训练,如,猜读、导读、活读、略读、查读、精读、细节专读、词义猜测等技能。在阅读课上,我主要采用“分-总”教学分层模式。
“分”主要用于文章导入以及呈现。“猜读”、“导读”和“活读”是“分”中最重要的阅读技巧:通过图片、视频、小对话等对所要阅读的文章做出猜测,即猜读,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导读意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活读是指学生通过小组朗读(表演)把之前理解的部分内容表达出来,把课文读“活”。“总”的教学模式主要为“文章初步学习后更加透彻掌握文章”而设计。其不仅要求读懂课文还要对单词、句式(语法)、篇章结构等进行系统的学习。
4.反馈检测分层
阅读课的最后任务基本是要求学生写作。对于C类学生,可以提供整篇范文或“挖空”的范文进行“选择写作”。对于B类学生,可以提供“挖空”的范文,让B类学生参照书写。A层学生英文写作能力较强,阅读写作过程中往往能制造许多“惊喜”。因此,鼓励A类学生在此模板基础上,多多发挥优势,多写多充实内容。
5.设立扩展阅读分层小组
扩展阅读是阅读的一个延伸,人教版相匹配的课堂作业本以及单元试卷中读都有相应的阅读题型。但C层学生遇到这种扩展文章,表示“看不懂”,“一看到这么长的阅读文章就害怕。”笔者把课堂作业本中的阅读任务布置为课后作业并设立分层小组,(每个小组4-5个人,都有A、B、C层学生。A层学生1个,B層学生1-2个,C层学生1-2个。)小组内成员利用课外时间,互帮互助,自行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和讲解。分层小组的设定是为更好了解组员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利用分层小组的优势让同学们共同进步,一定程度上克制延缓了学生英语学习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
小结与反思
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让C层学生“跳起来摘得到果子”,让中等生“吃得好”,也让优等生“吃得饱”。这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阅读分层教学工作量大,长期施行对教师来说必是“苦力活”。另一方面,教育发展飞速,没有课外广泛的知识面和阅读输入量,仅靠“阅读分层教学”循序渐进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这不是根本之路。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环境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总结和反思,切实提升所有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锦绣.浅议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
[3]仇非.浅谈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
[4]张洪林.鼎尖教案(六年级下册英语).吉林:延边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