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芳
【摘要】本文笔者参加学校的差异性教学课改,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的教学实际,以及访谈本校参与差异性教学课程改革年段的学生,从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 差异性教学 微课程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77-01
差异性教学实质是“因材施教”,是符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我校差异性教学的实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自主学习为辅,因此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把握差异,以正确的教学方式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微课程”是一个辅助学生学习的资源包,包括微视频、微设计、微练习、微资源和微反思。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在教学中将微课程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中,有利于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的开展。
一、微课程在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中的实践
1.课前引导自主预习,呈现差异
由于高一学生个体的素质、知识储备、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每个学生的地理学习起点就存在差异。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之后,让他们进行结对形成学习小组。
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前,教师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长、兴趣,以及善用的资源,做好课堂学习的必要准备,并完成课前微课程预习学案。差异化的课前自主学习不仅为课堂有效性教学做好铺垫,还可以提高学生收集、组织、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情况,从而为课堂的调节差异、优化教学起点做准备。
2.课中释疑解难,分享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有许多章节的重、难点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要求很高。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先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总体基础能力,再结合播放微视频来直观地模拟地理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教学中,利用微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地球昼夜分布情况,分析归纳出其概念和特点。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光照图有平面图、变式图等多种形式,涉及到空间转换问题,学生理解困难。通过微视频可以将冬至日的光照立体图转化成为侧视图和俯视图,学生能直观的掌握这一知识,而且还能够演绎推理出其他日期晨昏线的情况。通过微视频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还能够培养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微视频,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并且学生记忆深刻。
3.课后巩固拓展,差异发展
传统教学的总结提炼,通常都是教师完成的。借助微课程资源随时再现的功能,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还可以通过复习微课程查缺补漏,尤其在复习课中,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设计如基础知识的系统归纳、重点知识的拓展延伸、高考链接等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课后学习需求。
二、基于微课程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的优势
通过一年多的差异性课改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利用微课程进行差异性教学的一些优势。
1.微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丰富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文理科的特点都兼备。高中自然地理有较多抽象、逻辑性强的知识点,涉及的图表内容也较多。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地理课堂中适时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很有必要。课堂教学结合动画制作的微视频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地理原理的过程,让优生真正理解并接受,还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加深印象,利于课后的掌握。
例如“河流侵蚀地貌”教学中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是本节内容的难点,由于知识抽象,学生理解困难。为了能够直观地描述这一自然现象,在微课程制作中,选用动画展示凹岸和凸岸的空间位置,再通过动画演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地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河漫滩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微视频的应用使课堂生动有趣,调动学习兴趣
微视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展示、动画及视频播放等方式,多方式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的教学中,课前让学生观察家中抽水马桶、地漏的下水旋转方向,课上通过观看南北半球盛水漏斗中小花朵旋转方向不同的实验视频,总结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并让学生分析崇明岛“何去何从”。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现象与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现象的科学原理,以便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方式灵活,实现差异化教学
微课程具有时空灵活性和层次多样性的特点,教师把学习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程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情况随时点播学习内容,还能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次数,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微课程是根据所学知识点的不同和学生学习能力层次的不同来进行制作,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学困生反应慢而又羞于发问的问题,较好地帮助学困生的转化,也可以使优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到更多新的知识,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例如“地球运动”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个知识点仅靠课上的学习很难掌握清楚,于是把相关的微课程资源存放到电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定步调,反复地学习和观看微视频,直到掌握学习内容,并结合经典微练习,最后突破难点。
基于微课程的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是在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还能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灵活学习,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微课程部分环节的实施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由于教室网络不通畅导致课堂时间拖延;再者微课程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备课组的老师之间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师,将微课程与差异性教学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叶回玉.地理微课程设计与案例——基于逻辑思维训练的微课开发[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3]张柳青,吕惠进.微课与高中地理课堂的耦合研究[J].地理教学,2015(10):35-37.
[4]张兴.地理差异教学的研究與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2.2.
[5]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4):95+127.